路平;苗战会;陆志红;朱艳丽;郁小兵(Shouhei IKU)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 介导的寡脱氧核糖核苷酸(ODNs)在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方法: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的介导下将人工合成的FAM荧光标记的ODNs转入人RPE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20 min、1 h、2 h、4 h、6 h、12 h、24 h其在细胞内的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在RPE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并用MTT法检测脂质体处理组、脂质体-ODNs复合物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细胞增生活性,观察脂质体的毒性.结果:LipofectamineTM 2000能迅速将FAM-ODNs转入人RPE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内,4~6 h达高峰,转染效率高达(85.85±5.75)%,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后其转染率还有(70.11±5.81)%;且脂质体对RPE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3组间细胞增生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pofectamineTM 2000能有效地将FAM-ODNs转入人RPE细胞中,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基因转移载体用于基因治疗.
作者:李晓青;曾水清;徐莉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5品系近交系小鼠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方法:选择位于3号、6号、7号染色体上的6个STR位点,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方法对5品系近交系小鼠(BALB/C、豫医无毛小鼠、C57、DBA/2、FVB/NJ)各5只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不同品系近交系小鼠在6个位点(D3Mit15、D3Mit85、D3Mit21、D6Mit81、D7Mit164、D7Nds1)上均出现一清晰条带,不同品系小鼠之间有4个位点(D3Mit15、D3Mit21、D6Mit81、D7Nds1)表现为多态性,2个位点(D3Mit85、D7Mit164)表现为单态性.结论:筛选出4个近交系小鼠STR多态性位点.
作者:宋国英;杨卫红;王纯耀;陈华艳;刘华;张广政;杨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垂体瘤起源于腺垂体,约占颅内肿瘤的8%~15%[1].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垂体瘤可分为非侵袭性垂体瘤(non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NIPA)与侵袭性垂体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s,IPA),一般认为IPA介于恶性的垂体癌与良性的腺瘤之间[2].IPA与术后复发率和病死率都有着重要关系[3],术前MRI检查可以判断垂体瘤是否具有侵袭性,从而指导选择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措施.作者采用MRI诊断IPA患者28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晋晖;程敬亮;杨涛;刘予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檗胺(BBM)对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K562细胞分为5组,前4组为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8、8.0、40.0、80.0 mg/L的BBM,对照组加入等量RPMI 1640,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检测BBM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各组Caspase-3蛋白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BBM能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BBM作用24 h后K56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BBM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高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申琦;赵攀;付春景;黄幼田;张艳艳;李继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临床上喉部良性病变治疗方法很多,支撑喉镜下治疗喉部良性病变已广泛应用,但在支撑喉镜下摘除喉部良性病变临床实际工作中,仍存在钳取病变组织边缘不整齐、病变暴露不充分等问题[1].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作者在支撑喉镜下使用电动切割吸引摘除喉部良性病变22例, 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高春生;杨琼;李烁;戴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健康SD大鼠63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肠功能恢复汤组(每组21只).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建立MODS模型,造模后24 h肠功能恢复汤组给予中药(10 mL/kg)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取肠组织,观察各组肠黏膜损伤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黏膜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的含量和分布;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和肠黏膜组织中二胺氧化酶(DA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肠功能恢复汤组光镜下肠绒毛脱落、上皮细胞水肿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和电镜下超微结构改变均减轻.肠功能恢复汤组肠黏膜组织中Occludin蛋白相对表达量(158.90±6.21)介于正常组(151.30±4.86)和模型组(164.40±8.36)之间(P均<0.01).3组比较,血浆及肠黏膜组织DAO、SOD、MDA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肠功能恢复汤对感染性MODS大鼠肠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春荣;刘学飞;程永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联合促性腺激素(Gn)进行超排卵(CO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2例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ICSI)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1)和对照组(n=21).实验组应用GnRH拮抗剂抑制垂体,对照组应用GnRH激动剂垂体降调节,长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卵巢刺激效果、种植率、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2组取卵数、受精卵数、移植胚胎数、获得胚胎总数、冷冻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巢刺激效果相同;2组种植率和妊娠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无患者出现流产,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流产(P<0.05).结论:GnRH拮抗剂能够取得与GnRH激动剂垂体降调节长方案超排卵相同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冬梅;谭丽;李月白;项云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15(KLK15)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20例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KLK1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组织中KLK15的表达阳性率(45/60,75%)高于正常(1/10,10%)及良性卵巢组织(8/20,40%)(P<0.01),在后2者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LK15表达阳性率随卵巢癌细胞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P<0.05),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增高(P<0.05);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其表达阳性率增高(P<0.05).KLK15阴性表达者生存时间较KLK15阳性者延长(P<0.05),KLK15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相关(χ2=5.96,P=0.014 6).结论:KLK15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及评估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巍;史惠蓉;纪妹;卫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致感染性脑水肿模型大鼠脑组织中TLR4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TLR4在感染性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1月龄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只)颈内动脉注射0.1 mL生理盐水,颈外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6 h后断头处死;LPS组(20只)颈内动脉注射100 μg LPS,颈外静脉注射EB,分别于注射6、12、24、48 h后各取5只大鼠断头处死.取脑,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甲酰胺法测定EB含量,RT-PCR 法检测脑组织TLR4 mRNA的表达量.结果:LPS注射后大鼠大脑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炎性细胞浸润;胶质细胞肿胀,神经元周隙增宽.对照组无上述水肿表现.LPS注射6 h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升高,TLR4 mRNA表达降低;12 h时脑组织含水量、EB含量升高达峰值,24 h、48 h时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注射LPS 12 h后,脑组织TLR4 mRNA表达量降至低,24 h和48 h时逐渐恢复.大鼠脑组织EB含量、含水量与TLR4 mRNA表达量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04,-0.535,P均<0.05).结论:TLR4在脑水肿发展过程中可能有特殊的保护作用.
作者:禚志红;樊香;王怀立;李玉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不同亚型的疗效.方法:选择ADHD患儿103例,其中注意缺陷组34例、多动-冲动组32例及混合组37例,采用Conners量表、韦氏儿童智力测试和TOVA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进行评定.结果:3组Conners量表各因子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或<0.01),12个月注意缺陷组和混合组仍有下降趋势(P<0.05或0.01),而多动-冲动组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P>0.05);除注意缺陷组错认评分外(P<0.05),3组TOVA 4项操作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个月注意缺陷组4项评分、多动-冲动组遗漏项评分、混合组除遗漏项外其他3项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0.01);3组韦氏儿童智力测验c因子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升高(P均<0.01),12个月注意缺陷组和混合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多动-冲动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对ADHD不同亚型的疗效是不同的;治疗前首先应进行分类诊断以确定不同的亚型.
作者:孔德荣;霍军;袁海;付慧鹏;刘俊德;邱松伟;张岩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野生型DNA聚合酶β(polbeta)转染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后对其增变基因表型的效应.方法:将经过鉴定的重组pcDNA 3.1质粒(插入野生型, wt)-polbeta转染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将Eca-109细胞分为3组:转染实验组(E)、空质粒转染对照组(C1)和未转染对照组(C2).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显示wt-polbeta和wt-p53的杂交信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OLB-免疫反应性(IR)和多药耐受(MDR1)-IR,免疫印迹显示wt-polbeta和突变(mt)-polbeta的带型,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比率.结果:polbeta免疫印迹结果显示E组呈现增强的wt-polbeta主带, C1、C2 组呈现很弱wt-polbeta主带和显著突变的(mt)-polbeta主带(P<0.01);polbeta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E组的强信号定位于细胞核内,C1、C2 组信号皆很弱(P<0.01).E组的wt-polbeta及 wt-p53原位杂交的信号强于C1、C2 组(P<0.01).E组MDR1的免疫反应性和增殖与分化细胞的比率低于C1、C2 组(P<0.01).结论:wt-polbeta转染的Eca-109细胞呈现wt-polbeta及wt-p53表达上调而mt-polbeta及MDR1表达下调的增变基因表型减弱.
作者:郑乃刚;高涵昌;吴景兰;裴迎新;王一菱;董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NR)基因5'上游序列(Pnr)是否可以驱动外源基因在杜氏盐藻中的表达.方法:利用改进的重叠区扩增基因拼接法(SOEing),将杜氏盐藻NR基因5'上游序列(Pnr)与除草剂抗性基因bar融合.同时将NR基因3'端序列(Tnr)与克隆载体pEGM-7zf连接,构成中间载体pEGM-7zf-Tnr.后将融合片段Pnr-Tnr与中间载体连接,构建含Pnr-bar-Tnr表达盒的盐藻真核表达载体p7NBT.电击法转化杜氏盐藻,通过草丁膦培养筛选转化藻株后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转化藻株总RNA的RT-PCR结果扩增出与bar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的目的片段.结论:杜氏盐藻NR基因Pnr能够驱动外源基因bar的转录.
作者:闫红霞;李杰;王莉莉;冯英才;曲东京;薛乐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梗阻性黄疸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A组)、梗阻性黄疸组(B组)、UTI干预组(C组).B组、C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C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腹腔注射UTI 40 000 IU/(kg·d),A组和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3、5、7、10 d,每组各取6只大鼠,取肠组织测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血浆内毒素水平,光镜观察末端回肠黏膜形态学改变,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肠绒毛高度及黏膜厚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各时间点和C组术后5、7、10 d时肠组织MDA含量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升高,SOD含量降低(P均<0.01).C组各时间点肠组织MDA含量及血内毒素水平较B组降低,SOD含量较B组升高(P均<0.05).C组肠组织MDA和SOD含量、血浆内毒素水平与A组术后3 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第3天即见肠黏膜受损改变,随时间推移进行性加重;C组较B组肠黏膜病理改变明显减轻.B组各时间点及C组术后5、7、10 d时小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均低于A组(P<0.01),C组则较B组升高(P<0.05),C组与A组术后3 d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TI可通过抗肠氧化应激保护梗阻性黄疸大鼠肠屏障功能,减轻内毒素血症,且对早期病变效果更好.
作者:田延锋;李勇;赵增仁;赵群;范立侨;宋振川;张学明;李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食管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1×10-6、1×10-5、5×10-5 mol/L)ATRA体外处理人食管癌细胞EC9706(ATRA1、ATRA2、ATRA3组),并设不加ATRA的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细胞结构的改变,应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经ATRA处理后,ATRA3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群体倍增时间延长(P均<0.05);光镜下可见细胞形态趋向良性分化,细胞质内成熟细胞器增多,生长抑制率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3个ATRA组细胞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1),且以ATRA2、ATRA3组为明显(P<0.05).结论:ATRA能有效抑制EC9706细胞增殖,其机制与Bax及Bcl-2蛋白表达调控有关.
作者:路太英;杨成梁;王留兴;王瑞林;陆士新;高冬玲;张岚;樊青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27种南药有效部位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CVB3)的作用.方法:采用观察细胞病变效应法(CPE法)检测10种南药(岗梅根、溪黄草、南板蓝根、叶下珠、叶下珠(广西)、两面针、广藿香、土牛膝、沙姜和青天葵)的27个有效部位在HeLa细胞中的抗CVB3活性,从中筛选出有抗CVB3活性的有效部位.结果:从27种有效部位中筛选出土牛膝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和青天葵的甲醇提取物2种有抗CVB3活性的有效部位,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06 mg/L和77.67 mg/L.结论:27种南药有效部位中有2种具有抗CVB3活性.
作者:王亚峰;张美英;王小燕;郝静;任哲;王一飞;张颖君;杨崇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分化抗原(MyAg)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480例ALL患者,其中T细胞-ALL(T-ALL)92例,B细胞-ALL(B-ALL)388例,经血常规和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抽取肝素抗凝骨髓,加入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在480例ALL患者中,39.17%伴有MyAg的表达,常见为CD13(25.42%),其在B-ALL各亚型中表达依次为B-前体ALL(40.00%)、前B-ALL(29.93%)、普通B-ALL(22.22%)、B-ALL(20.98%);CD13在T-ALL的阳性表达率为20.65%.CD33(16.04%)在B-ALL阳性表达率(17.27%)与T-ALL(10.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117也表达于ALL(4.17%),尤其是T-ALL(14.13%),而B-ALL阳性表达率为1.80%(P<0.01).结论:ALL常表达的MyAg为CD13和CD33,CD117表达于T-ALL.
作者:张秋堂;时艳荣;刘延方;赵瑞;孙玲;孙慧;刘少君;邹典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建立疑难混合斑DNA提取和纯化的新方法.方法:从日常司法鉴定检案中收集现场严重污染的疑难混合斑12份,分别采用差异消化Chelex-100法、差异消化酚/氯仿法和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DNA,对D19S253、FGA和CSF1PO 3个STR基因座进行PCR-STR分型.结果:用差异消化Chelex-100法提取模板DNA,12份分型均失败;用差异消化酚/氯仿法提取模板DNA,5份分型成功,1份FGA和CSF1PO基因座分型成功,2份CSF1PO基因座分型成功,4份分型失败;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的模板DNA,12份分型均成功.结论:差异消化二氧化硅膜纯化法提取DNA 可有效用于疑难混合斑的个体识别.
作者:薛小琦;莫耀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克隆苦瓜MAP30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并在体外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体外测定MAP30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MAP30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861 bp的苦瓜蛋白MAP30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苦瓜MAP30原核表达质粒pET-28a-MAP30,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MAP30的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合层析纯化MAP30,并采用真菌抑制实验检测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Northern blot检测其表达模式.结果:克隆片段与基因库所登录的序列一致,表达的MAP30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000,MAP30体外能抑制镰刀菌的生长,镰刀菌能诱导MAP30基因的表达.结论:MAP30基因可能参与植物早期的过敏反应并在植物的抗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樊剑鸣;许君;张巧;姚武;徐玉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危症之一.多数鼻出血可自止或经常规治疗后停止,但仍有少数患者因处理不当,频繁出血,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有必要选择一种简单、有效而痛苦小的止血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2月本科收治42例难治性鼻腔深部出血患者,经鼻内镜下双极电凝出血部位及选择性鼻腔填塞,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秀芬;汤建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培养液中添加17β-雌二醇(17β-E2)对小鼠生殖泡期(GV)带卵丘细胞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其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小鼠生殖泡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1,TCM199基础培养液加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加75 U/L 卵泡刺激素加0.5 kU/L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0.05 g/L青霉素加0.075 g/L链霉素)和17β-E2组(n=66,对照组液加1 mg/L 17β-E2),培养后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行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观察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17β-E2组卵母细胞的桑葚胚、囊胚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熟培养液中加入17β-E2有助于小鼠未成熟有卵丘细胞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受精后胚胎发育.
作者:金海霞;孙莹璞;辛志敏;苏迎春;郭艺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