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鳞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检测

尚育红;王进;李继昌

关键词:胸苷磷酸化酶, 食管肿瘤, 癌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P)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经病理证实的48例食管鳞癌组织、24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4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TP的表达.结果:①食管鳞癌组织中TP阳性表达率(81.25%(39/48))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8.33%(2/24))和不典型增生组织(41.67%(10/24,P<0.01)).②TP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均无关(P>0.05);但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TP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抑制TP的表达能抑制肿瘤的血管形成,阻断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为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帮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12例治疗体会

    乳糜胸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6月行食管癌手术608例,术后发生乳糜胸12例,发生率1.97%,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尚长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微血管密度测定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脑星形细胞瘤(Ⅰ~Ⅱ级22例,Ⅲ~Ⅳ级18例)组织中MMP-9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Ⅲ~Ⅳ级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VD为63.96±18.29,MMP-9的表达为65.34±7.76;Ⅰ~Ⅱ级MVD为34.73±12.56,MMP-9为48.13±9.74.Ⅲ~Ⅳ级中MVD和MMP-9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Ⅱ级(P<0.01);脑星形细胞瘤中MVD和MMP-9呈正相关关系.结论:MVD和MMP-9的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相关,MMP-9在脑星形细胞瘤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万娅敏;高剑波;王振豫;杨学华;陈学军;郭华;周志刚;岳松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2例手术治疗体会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临床少见,仅占全身肿瘤的0.07%~0.2%[1].由于其部位特殊、手术难度大,且早期诊断困难、术后易复发等特点致使临床疗效不甚理想.为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作者总结了1997年1月至2005年1月本院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32例PRT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霍志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对大鼠缺血脑损伤后海马 CA1区神经元凋亡及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大鼠缺血脑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制作缺血脑损伤模型)、利多卡因治疗组,每组10只.手术后24 h分离右侧海马组织.TUNEL法检测3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细胞色素C(Cyt C)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凋亡细胞数明显降低(P均<0.001).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yt C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Bax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Cyt C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Bax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001).结论:利多卡因可减少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Cyt C的释放并降低Bax蛋白的表达,对海马CA1区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作者:高立新;王志举;李怀洲;杨松华;王明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α与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检测

    目的:探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其中星形细胞瘤18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0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2例)石蜡标本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TGF-α蛋白表达和PCNA标记指数(PCNA-LI),并随访比较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1 a的生存率.结果:10例正常脑组织中TGF-α、PCNA-LI蛋白无表达;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TGF-α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为60.0%(30/50),总PCNA-LI为(67.86±28.68)%;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TGF-α蛋白表达和PCNA-LI也显著增高,各级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α蛋白表达和PCNA-LI呈正相关(r=0.864,P<0.01),TGF-α蛋白表达强弱和PCNA-LI高低反映患者预后(P<0.01).结论:人脑星形细胞瘤中存在TGF-α和PCNA蛋白高表达,联合检测TGF-α蛋白和PCNA-LI对评估人脑星形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滨;宋来君;徐国本;张智峰;辛志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膜瘤56例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膜瘤56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福生;阎长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红细胞保存液中腺嘌呤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

    输血用红细胞保存液(MAP)为枸橼酸钠、枸橼酸、葡萄糖、磷酸二氢钠、氯化钠、甘露醇和腺嘌呤的灭菌水溶液.国家药品标准规定MAP中腺嘌呤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本中心于2003年3月探索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MAP中腺嘌呤的含量,经特异性、灵敏度及可靠性检测,认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稳定可靠的优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陶玉生;张淑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微创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23例

    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作者采取微创下经胸内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2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周中华;赵鹏飞;张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下消化道出血106例诊治体会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但病因复杂,诊断也有一定困难,特别是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病情凶险,处理困难.作者总结了近年来本科诊治下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报道如下.

    作者:苏建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异体肺移植治疗后移植肺水肿的防治体会

    儿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行性恶化的终末期肺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肺移植术.术后移植肺水肿的防治,是手术成败的关键.2004年12月22日,作者开展了国内首例儿童肺移植术,将患儿父亲的左肺下叶移植到该患儿的右胸腔,以求纠治其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患儿因严重肺水肿所致的并发症,于术后2 d死亡.现总结如下,以探讨理想的移植肺水肿的防治措施.

    作者:赵高峰;赵松;赵文增;胡伟;李昂;秦建军;齐宇;李向楠;王铁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蝶窦手术48例治疗体会

    蝶窦位于颅底,位置深、隐匿,与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相毗邻.传统的鼻外进路或鼻中隔蝶窦进路手术复杂、出血多、危险性大.鼻内镜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蝶窦手术的难度,提高了安全性.2003年5月至2005年8月,共完成鼻内镜蝶窦手术48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罗晓幸;孙慧如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喉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编码外显子纯合性缺失检测

    目的:探讨喉鳞癌(LSCC)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编码外显子纯合性缺失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外显子特异PCR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LSCC(肿瘤发生部位位于声门上15例,声门24例,声门下2例;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13例,Ⅲ期15例,Ⅳ期3例;病理分级:高分化15例,中分化18例,低分化8例;淋巴结转移阳性15例,阴性26例)及其相对应的喉正常黏膜组织中FHIT基因全部编码外显子E5~E9纯合性缺失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PCNA的关系.结果:41例喉正常黏膜组织中,E5~E9无1例发生纯合性缺失.LSCC组织中,E5~E9纯合性缺失率分别为26.8%(11/41)、14.6%(6/41)、9.8%(4/41)、29.3%(12/41)和7.3%(3/41).FHIT基因编码外显子总纯合性缺失率为41.5%(17/41),且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有关(P<0.05).FHIT基因编码外显子纯合性缺失与PCNA标记指数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LSCC组织中FHIT基因编码外显子纯合性缺失可能为其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可作为检测LSCC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标志.

    作者:殷德涛;王庆兆;董明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精子顶体膜相关蛋白3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人精子顶体膜相关蛋白32(hSAMP32)mRNA在体外细胞NIH3T3中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及亚克隆技术构建pcDNA3.1(+)-hSAMP32质粒,实验组以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法将pcDNA3.1(+)-hSAMP32真核表达载体导入NIH3T3细胞中,同时设置空白和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pcDNA3.1(+)).原位杂交检测hSAMP32 mRNA在3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①RT-PCR扩增产物与预期的目的基因hSAMP32长度一致.亚克隆酶切鉴定可见目的片段.②实验组阳性细胞胞浆中可见hSAMP32 mRNA的表达,镜下可见蓝紫色阳性颗粒,空白和阴性对照组未见蓝紫色阳性颗粒.结论: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法能够将pcDNA3.1-hSAMP32真核表达载体高效导入NIH3T3细胞中,实现了hSAMP32基因的体外表达.

    作者:臧卫东;陈雪梅;任秀花;赵青赞;曹静;郝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35例疗效观察

    作者自1998年至2004年对本科收治的35例甲状腺癌转移患者采用大剂量131I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煤工尘肺患者TGF-β1基因与环境暴露因素的交互作用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与环境暴露因素交互作用对煤工尘肺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病例研究方法,对110例汉族煤工尘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其TGF-β1基因-509位点多态性,对煤工尘肺患者TGF-β1基因-509位点基因型与环境暴露等因素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煤工尘肺患者TGF-β1基因-509位点C/T和T/T基因型在吸烟组中的比例高于不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adj=2.357,95%CI1.254~4.430,P<0.05);在接尘工龄≥20 a组中的比例高于接尘工龄<20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adj=3.022,95%CI 1.645~5.553,P<0.05).结论:TGF-β1基因-509位点多态性与吸烟、接尘工龄存在交互作用,增加了煤尘接触者发生煤工尘肺的危险性.

    作者:毋小玉;姚武;李丽;郝长付;王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联合经腹部推胎背纠正持续性枕后位54例

    持续性枕后位(persistent occiput posterior posterior,POPP)是头先露中一种常见的头位异常,占头位难产中的首位,降低POPP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1].作者选择进入活跃期产程阻滞的POPP 54例,采用经阴道徒手旋转及经腹部推胎背为脊前方位的联合手法纠正POPP,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陈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郑州地区夏初尸食性麻蝇生长发育规律观察

    目的:探讨郑州地区夏初尸食性麻蝇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该地区该季节人体死亡时间推断提供法医昆虫学依据.方法:以人肝组织作为诱饵和培养物,观察郑州地区夏初尸食性麻蝇的生长演变过程及特点.结果:在郑州地区夏初,尸食性麻蝇首先飞临尸体产蛆,培养物放置48 h见麻蝇幼蛆,幼蛆体长在幼蛆出生后的72 h内与生长时间呈近似的直线关系.幼蛆出生后144 h变蛹,19 d变蝇.结论:郑州地区夏初季节尸食性麻蝇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可为该地区推断人体死亡时间提供依据.

    作者:郑旭东;张广政;孟宪生;阎红涛;张书红;郭克民;葛秀峰;杨卫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腰椎骨折87例椎弓根螺钉治疗体会

    20世纪80年代脊柱外科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是以椎弓根螺钉技术为代表的脊柱内固定技术,现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类脊柱疾病[1].该类手术需要X线透视辅助定位,传统置钉方式易产生误差甚至损害神经根,而导航技术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使手术更快、更准、更安全[2].本科从2005年4月以来采用德国SIEMENS IsoC-3D X光机结合美国Metdtronic导航系统(FluoronavTM实时定位导航系统),完成87例共158枚椎弓根螺钉的植入,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罗汉文;关宏刚;陈志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64例社区干预疗效分析

    近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且发病年龄提前,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2].2003年至2004年,作者采取社区干预及合理用药指导综合治疗高血压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段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姜黄素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系膜细胞(MCs)为受试对象,将MCs分为7组:①正常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NG组),②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HG组),③高糖+6.25 μmol/L姜黄素组,④高糖+12.5 μmol/L姜黄素组,⑤高糖+25μmol/L姜黄素组,⑥高糖+50 μmol/L姜黄素组,⑦高糖+100μmol/L姜黄素组.分别作用24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内FN蛋白表达.结果:作用24 h后,高糖明显诱导MCs增殖并上调细胞内FN表达.不同浓度姜黄素均能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增生,并抑制FN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姜黄素能抑制高糖诱导的MCs增殖,并下调FN蛋白表达,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阻抑FN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从而发挥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崔冰;刘晓城;张俊;韩敏;李名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