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幸;孙慧如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抑制作用.方法:56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除B组(该组小鼠不致敏,也不诱发ACD)外,其他6组均建立ACD模型.A组每d腹腔注射20 ml/kg的PBS,B、C、D、E、F、G组分别每d腹腔注射OMT 50 mg/kg、12.5 mg/kg、25 mg/kg、50 mg/kg和100 mg/kg及氢化可的松25 mg/kg,均给药28 d.于给药第8 d、14 d、29 d测各组小鼠左、右耳厚度,计算2耳差值.实验第1 d、7 d、14 d、21 d、28 d小鼠尾静脉采血三色免疫荧光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4+CD25+T细胞数.第29 d处死全部小鼠,测量胸腺及脾脏质量.结果:OMT具有强烈抑制DNFB诱发的小鼠耳部ACD作用,且OMT可增加各剂量组小鼠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小剂量的OMT可以使小鼠胸腺和脾脏质量增加,而大剂量的OMT对小鼠脾脏质量的影响不明显,但能降低小鼠胸腺的质量.结论:OMT显著升高小鼠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数,可能是OMT抑制ACD的免疫学机制之一.
作者:伍斌;任学群;谢红付;张江林;陈明亮;杜乾君;杨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998年3月至2005年3月,作者应用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5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重;田克;张立贵;朱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精氨酸胶囊治疗男性少弱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男性少弱精症不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安慰剂组,各40例.分别给予复方精氨酸胶囊和安慰剂,共服药60 d.于停药后第10 d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有效率(63.64%,21/33)明显高于安慰剂组(31.43%,11/3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复方精氨酸胶囊能有效治疗少弱精症,短期用药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苏迎春;孙莹璞;郭艺红;辛志敏;董悦芝;熊承良;尹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脑星形细胞瘤(Ⅰ~Ⅱ级22例,Ⅲ~Ⅳ级18例)组织中MMP-9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Ⅲ~Ⅳ级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VD为63.96±18.29,MMP-9的表达为65.34±7.76;Ⅰ~Ⅱ级MVD为34.73±12.56,MMP-9为48.13±9.74.Ⅲ~Ⅳ级中MVD和MMP-9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Ⅱ级(P<0.01);脑星形细胞瘤中MVD和MMP-9呈正相关关系.结论:MVD和MMP-9的表达与脑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相关,MMP-9在脑星形细胞瘤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万娅敏;高剑波;王振豫;杨学华;陈学军;郭华;周志刚;岳松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临床常见急症,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凶险,进展快,病死率高,早期易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其原因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d syndrome,SIRS)密切相关,且细胞因子的过度生成导致内稳态的失衡在AP的病程发展中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1].作者回顾分析了172例AP患者中发生SIRS 71例患者的转归情况,为临床提高AP致SIRS治愈率提供有益的资料.
作者:杜正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3年至2005年,作者采用吡格列酮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22例,并与常规方法及单用吡格列酮相比较,以探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方案.
作者:王建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自体肺移植治疗合并心内癌栓的左中央型肺癌的可行性.方法:左肺上叶中央型肺癌并左房内癌栓1例,正中入胸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摘除左房内癌栓,然后右侧卧位,左后外入胸,心包内外联合切除左全肺,体外修剪去除病变的上叶及下叶局部,将无癌残留的下叶重植于左胸腔.结果:患者术后15h二次开胸止血,机械辅助通气25 h后拔除气管插管,重植肺膨胀良好,术后48 h纤支镜吸痰1次,72 h下床活动.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肺血管灌注、回流良好,支气管通畅.随访28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并恢复正常工作.结论:合并心内癌栓的晚期中央型肺癌,可以通过体外循环下自体肺移植达到根治性切除.
作者:赵高峰;秦建军;赵松;齐宇;胡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并以36例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角膜损伤、虹膜前后粘连、前房角关闭、白内障形成或加速原有白内障发展、视力下降等[1].因其形成浅前房原因不同,轻、重不同,其处理方法与预后各不相同.现将本院近年收治的青光眼手术患者139例(212眼)发生浅前房的比例、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路剑英;张清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作者根据2004年由省老干部局组织的在本院体检的省直机关干部资料完整者的体检结果,分析了该群体的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患病情况以及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
作者:刘桂芝;张会芹;邢玉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987年10月至2004年5月,作者采用腹横筋膜层修补及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及复发疝79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49例,现将其疗效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周忠;王永歧;陈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外周血T淋巴细胞初步纯化方法.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在低剂量IL-2维持下,利用细胞培养淘汰法筛选纯化T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表面标志的改变.结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B淋巴细胞于第1周时基本死亡,第3周时完全消失;NK细胞于第1周时明显增加,第4周时大部分死亡;第4周时,所培养的细胞绝大多数为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的整体变化趋势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D4+百分数稍增加,CD8+百分数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3+CD16+CD56+百分数明显增加.结论:在IL-2维持下,人PBMCs培养4周时,收获培养细胞为初步纯化的T淋巴细胞.
作者:李付广;李沛;靳静;董子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999年2月至2005年10月,共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10眼,其中有15例17眼高度近视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袁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表达状态和机体特殊的免疫应答状态是两个主要因素[1].CHB重型的发生可能与HBV DNA的大量复制及免疫应答损害加重有关[2].因此,抑制HBV DNA复制是否有利于CHB重型的治疗,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存活率值得探讨.有研究报道拉米夫定具有抑制HBV DNA复制的作用[3,4],为此作者对拉米夫定治疗CHB重型的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凤;冯慧芬;张俊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风湿性心脏病遗留的慢性瓣膜病变,表现为瓣膜口的狭窄及(或)关闭不全,其中以二尖瓣病变为常见[1].对单纯二尖瓣狭窄的内科治疗以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效果好[2].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作者对接受PBMV的15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理体会;张素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海绵窦的结构十分复杂,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第1、2支、颈内动脉及其神经丛通过,并有许多小神经节的存在[1,2].海绵窦病变综合征的病因繁多且治疗措施、效果各异,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本科15a来收治的16例海绵窦病变综合征(包括非Tolosa-Hunt综合征7例;Tolosa-Hunt综合征9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病理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冯树涛;崔月梅;巴庆华;王惠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解本院患者在住院前经血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作者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9 800例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按年龄分组分别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苑新;李小芳;朱爱枝;吴小祯;邓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入手,筛选出食管癌高效细胞膜肿瘤抗原的大致范围.方法:采用敏感的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来确定Eca-109细胞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基因分型,用HLA血清学分型技术筛选健康志愿者;改良的Neville法结合超滤法纯化膜蛋白并分组:<3000、3000~10000、<10000、10000~30000、30000~100000、>100000、总膜蛋白共7个组,各组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C),以DC激活的T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Eca-109细胞为靶细胞,设效靶比为8:1、16:1、32:1,用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率.结果:Eca-109细胞HLA的基因分型为A*03,A*24;B*35,B*37;DRB1*01,DRB1*12;DR52;DRB3;筛选到1例表型为A03杂合子的健康志愿者.根据MTT检测,在效靶比为8:1、16:1和32:1时,膜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 000组的肿瘤细胞杀伤率与未使用去垢剂的总膜蛋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 000组的杀伤率高,与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a-109细胞膜蛋白中存在能引起特异性的抗肿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肿瘤抗原,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 000的膜蛋白成分中可能存在人食管癌的高效肿瘤抗原.
作者:李付广;杜英;孙涛;董子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衣原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因素干预,探讨并比较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红霉素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影响,探索新的抑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方法和思路.方法:用经过筛查的8~12周清洁级小鼠72只,制成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模型,分别用EGF及红霉素干预,统计并比较不同时间每组小鼠阴道感染率及阳性感染者阴道排菌量情况.结果:由对照组第8 d CT阳性感染率为79.2%可知沙眼衣原体动物感染模型制作成功;在感染第8 d、第18 d EGF干预组感染率分别为45.8%、33.3%,红霉素干预组为33.3%、4.2%,与对照组的79.2%、7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阳性感染者中阴道脱落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EGF及抗生素通过不同的抗菌机制降低小鼠生殖道CT感染的发生率并能降低衣原体的毒力,从而为预防衣原体感染找到浇新的策略打下了实验基础.
作者:王聪霞;陈红峰;李红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儿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行性恶化的终末期肺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肺移植术.术后移植肺水肿的防治,是手术成败的关键.2004年12月22日,作者开展了国内首例儿童肺移植术,将患儿父亲的左肺下叶移植到该患儿的右胸腔,以求纠治其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患儿因严重肺水肿所致的并发症,于术后2 d死亡.现总结如下,以探讨理想的移植肺水肿的防治措施.
作者:赵高峰;赵松;赵文增;胡伟;李昂;秦建军;齐宇;李向楠;王铁栓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