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周健;胡杰英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占新生儿外科死亡总数的75%~80%[1].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并适时手术对于该病的治疗十分关键.2000年至2005年,本院共收治NEC患儿81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根岭;景登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分离培养水囊引产4~5个月龄胎儿来源的骨髓MSC和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作为供体细胞.23只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作为受体,随机分成4组,137Cs全身照射350 cGy后,在4 h内从尾静脉输入供体细胞.①阴性对照组:5只,不输入任何细胞.②阳性对照组:6只,单纯输入HSC 5×106ml-1.③实验Ⅰ组:6只,输入HSC5×106ml-1和MSC 5×106ml-1.④实验Ⅱ组:6只,输入HSC 5×106ml-1和MSC 5×108ml-1.输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情况;每周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总数;移植后第7周,PCR检测外周血人体细胞DNA,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供体骨髓人源细胞嵌合比例.结果: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小鼠均于10 d内死亡,骨髓病理切片提示小鼠死于骨髓衰竭.实验Ⅰ、Ⅱ组小鼠均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皮肤黏膜无溃烂、出血,毛发无缺损.实验Ⅰ、Ⅱ组外周血象逐渐回升,第3周,实验Ⅱ组外周血MNC数量(2.63±0.32)×109 L-1,高于实验Ⅰ组的(1.33±0.21)×109L-1(P<0.01),第5周即恢复正常水平.第7周,实验Ⅰ、Ⅱ组小鼠外周血均检测出供体细胞;实验Ⅱ组人源细胞嵌合比例为(7.41±0.79)%,高于实验Ⅰ组(5.11±0.07)%(P<0.05).结论:SCID小鼠致死剂量照射后,联合输入HSC和MSC可明显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且不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
作者:汪萍;呼莹;姜学英;马冠杰;宋永平;赵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子宫畸形是生殖道畸形中常见的疾病,在妊娠后期,对胎位及分娩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1997年至2002年,本科共收治子宫畸形晚期妊娠75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孟彩;赵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作为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微创疗法,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恢复快等优点[1].2002年至2004年,作者应用UAE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5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贾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基因芯片技术对15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进行VEGF mRNA检测.结果:15例食管鳞癌组织中有8例VEGF mRNA上调表达,其平均表达水平,cDNA微阵列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分别为(3.82±0.75)和(4.11±0.89);VEGF 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大 小、形状、病理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与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有关.结论:VEGF在食管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 mRNA水平对预测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沛;凌志强;杨洪艳;赵明耀;黄幼田;马俊芬;董子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恶性心包积液多系恶性肿瘤心包转移所致,临床上常易导致急性或慢性心包填塞[1,2].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作者采用经皮导管介入引流术并在心包腔内注入抗癌药局部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5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遴;孙予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山萸肉醇提液对大鼠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和致畸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萸肉提供毒理学资料.方法:采用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方法规定的急性毒性试验、致畸胎试验以及蓄积毒性试验方法,对山萸肉醇提液进行检测.结果:山萸肉醇提液的LD50>10 g/kg,蓄积系数>5;山萸肉醇提液对实验小鼠无致畸胎作用.结论:山萸肉醇提液无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对脊椎动物胚胎无致畸作用.
作者:张慧珍;巴月;程学敏;范清堂;崔留欣;呼世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晚期胆管癌手术治疗难度大,切除率低,仅为15%~64.1%[1],且预后较差,术后复发率高,未行外科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仅为3个月[2].本院2002年10月至2004年11月,采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PTCD)加胆管内置入支架并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胆管癌1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葛红;郭晨阳;叶柯;胡洪涛;黎海亮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膝关节是全身大关节中易发生化脓性炎症的关节.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传统常采用关节切开关节内病灶清除并关节腔内置管冲洗术,该方法疗程长且易出现关节强直等并发症[1].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作者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1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谭洪宇;殷力;许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EP破裂或流产可导致腹腔内大量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作者:李先锋;吴瑾;张小娥;段素静;李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SS)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纹状体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余5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PSS大、中、小剂量组)均以线栓法制作急性大鼠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栓塞前30 min,PSS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PSS 10 mg/kg、5 mg/kg和2.5 mg/kg及尼莫地平3 mg/kg,缺血1 h再灌注4 h后进行神经病学评分.另取大鼠60只,分组及处理方法同上,各组大鼠缺血2 h再灌注1 h后断头取脑,分离大脑皮层、纹状体,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出现神经运动功能障碍,PSS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障碍均明显改善,PSS各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皮层及纹状体5-HT、DA、NE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SS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各单胺类递质含量均升高(P<0.05).结论:PS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改善单胺类递质的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高远;姬汴生;巴玉峰;贾丹辉;胡香杰;张贵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cDNA基因芯片2种技术分析食管癌细胞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应用cDNA基因芯片筛选15例食管癌基因表达谱,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其中16个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cDNA基因芯片技术对16个基因的检测结果一致,不仅变化方向相同,而且表达值非常接近.结论:cDNA基因芯片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基因表达变化都是可信的,基因芯片筛选基因表达谱具有高通量大规模的特点,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则适合单个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两者互为补充和印证.
作者:李沛;凌志强;杨洪艳;黄幼田;赵继敏;郑智敏;董子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脑动脉瘤(cerebral aneurysm,CA)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主要原因.以往,DSA是诊断CA的金标准,但由于血管重叠和位置关系,有时会发生漏诊.近来,随着三维DSA的应用,CA的检出率和栓塞治疗成功率越来越高[1,2].2004年11月至2005年6月,作者采用Philips Alleura型三维DSA系统诊治SAH患者40例,报道如下.
作者:翟水亭;宗登伟;李天晓;曹会存;王子亮;白卫星;孟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焦化厂焦炉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焦化厂185名焦炉工进行测试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焦炉工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因子(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全国常模.结论:焦化厂焦炉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变化,可能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工作方式有关.
作者:李时恩;李春阳;徐玉宝;杨胜利;王新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pH值、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计数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症状将15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3组,即排尿症状组52例,疼痛或不适组74例,混合组25例.正常对照组23例.通过直肠按摩取得EPS标本后立即用pH试纸测定pH值,高倍镜下计数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结果:排尿症状组EPS的pH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3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EPS中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卵磷脂小体计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EPS标本中pH值与白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r=0.334,P<0.001),与卵磷脂小体计数呈负相关(r=-0.447,P<0.01),白细胞计数与卵磷脂小体计数呈负相关(r=-0.443,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排尿症状组EPS中pH值升高,而疼痛或不适组与混合组患者pH升高不明显,可能与EPS中高浓度的尿酸影响有关;EPS中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计数与症状类型无关,提示除了炎症反应外尚有其他因素影响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作者:王瑞;郑涛;王祖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及MVD,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9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VEGF和MVD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1/9 vs 28/45)、VEGF(1/9 vs 23/45)和CD34(2/9 vs 40/45)阳性表达率均增高(P均<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s=0.585,P<0.01),且COX-2和VEGF均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组织MVD(64.0±25.4)高于2者均阴性者(30.7±11.5)(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呈高表达,并通过增加VEGF表达而促进肿瘤血管形成.
作者:王玉萍;徐晓辉;申爱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pcDNA3.1(+)-人精子顶体膜相关蛋白32(hSAMP32)基因疫苗经基因枪介导肌肉接种后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方法:BALB/c雌性小鼠6只,实验组鼠(4只)经后腿股内侧肌以基因枪多点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SAMP32 5μg,空载体对照组(1只)注射pcDNA3.1(+)载体5 μg,空白对照组(1只)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00μl.接种后第7 d取小鼠股内侧肌注射部位肌肉,RT-PCR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以自制抗血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目的基因蛋白的表达.取小鼠心、肝、脾、脑、肾、胚胎组织,PCR扩增,行基因疫苗的安全性检测.结果: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注射部位肌肉组织有目的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对照组未见表达.实验组小鼠心、肝、脾、脑、肾、胚胎的基因组DNA均未扩增出目的基因条带,说明外源性基因没有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结论:该基因疫苗可在小鼠骨骼肌内有效、安全地表达.
作者:臧卫东;陈雪梅;任秀花;石冰涛;郝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15 d、术后30 d及20例对照的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5 d下降,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30 d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sP-selectin、sICAM-1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可成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王程虎;张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硬脊膜外阻滞无痛分娩(LEA)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无痛分娩方法之一.由病人自控的硬膜外麻醉(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是否会对LEA有负面影响,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尤其是否会延长第二产程是争论的焦点之一[1].作者观察了罗哌卡因PCEA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王璐;王锐;贾艳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作用.方法: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19例(根据慢性活动性胃炎炎症活动度分级:Ⅰ级6例,Ⅱ级5例,Ⅲ级8例),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18例,正常胃黏膜11例,均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16例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均接受1周抗HP治疗.取胃窦部活检组织培养,用RT-PCR检测TNF-α mRNA表达水平;利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蛋白的水平.结果: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黏膜组织TNF-α蛋白分泌水平及组织内mRNA水平均高于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和正常组(P<0.05).Ⅲ级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组织TNF-α蛋白分泌水平高于Ⅰ、Ⅱ级患者(P<0.05).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经抗HP治疗后,胃窦黏膜组织中TNF-α分泌量降低(P<0.05).结论:HP感染可明显诱导胃窦黏膜组织TNF-α表达;TNF-α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占举;王修齐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