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因枪介导人精子顶体膜相关蛋白32基因疫苗在小鼠骨骼肌中的表达

臧卫东;陈雪梅;任秀花;石冰涛;郝莉

关键词:hSAMP32, 基因疫苗, 基因枪, 骨骼肌, 避孕
摘要:目的:观察pcDNA3.1(+)-人精子顶体膜相关蛋白32(hSAMP32)基因疫苗经基因枪介导肌肉接种后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方法:BALB/c雌性小鼠6只,实验组鼠(4只)经后腿股内侧肌以基因枪多点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SAMP32 5μg,空载体对照组(1只)注射pcDNA3.1(+)载体5 μg,空白对照组(1只)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00μl.接种后第7 d取小鼠股内侧肌注射部位肌肉,RT-PCR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以自制抗血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目的基因蛋白的表达.取小鼠心、肝、脾、脑、肾、胚胎组织,PCR扩增,行基因疫苗的安全性检测.结果: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注射部位肌肉组织有目的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对照组未见表达.实验组小鼠心、肝、脾、脑、肾、胚胎的基因组DNA均未扩增出目的基因条带,说明外源性基因没有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结论:该基因疫苗可在小鼠骨骼肌内有效、安全地表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河南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

    目的:研究河南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方法:随机选择HBV表面抗原携带者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应用PCR方法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进行血清HBV基因分型.结果:HBV携带者76例中,43例HBV DNA定量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HBV DNA定量均为阳性.HBV DNA定量阳性的123例中,B型65例(52.85%),C型38例(30.89%),B、C混合型5例(4.07%),B、D混合型3例(2.44%),C、D混合型4例(3.25%),未分型者8例.结论:河南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B、C型为主.

    作者:邹祺;张善锋;毛红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re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瞬时表达

    目的:构建re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RET,为制作转基因动物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HandⅢ及Not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pSK-RET及pcDNA3.0空质粒,获得目的基因及相应载体;通过T4连接酶重组DNA;通过氨苄青霉素(Amp)抗性、酶切鉴定及DNA序列分析,确定阳性克隆.通过脂质体包裹转染NIH3T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载体的瞬时表达状况.结果:Amp抗性筛选阳性;酶切片段电泳分析在5 400 bp及3 300 bp处有明显条带;DNA序列分析提示重组基因与实际序列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75 000处有明显条带.结论:re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RET构建成功,并可瞬时表达.

    作者:郭小兵;张钦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人慢性阻塞肺疾病不动杆菌感染20例临床分析

    不动杆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可引起多种临床感染.作者对本院近5 a来收治的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368例进行分析,确诊不动杆菌感染20例,占5.4%,现将临床及药敏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明亮;谭伟丽;王丽华;蒋军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三维DSA栓塞治疗脑动脉瘤32例

    脑动脉瘤(cerebral aneurysm,CA)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主要原因.以往,DSA是诊断CA的金标准,但由于血管重叠和位置关系,有时会发生漏诊.近来,随着三维DSA的应用,CA的检出率和栓塞治疗成功率越来越高[1,2].2004年11月至2005年6月,作者采用Philips Alleura型三维DSA系统诊治SAH患者40例,报道如下.

    作者:翟水亭;宗登伟;李天晓;曹会存;王子亮;白卫星;孟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56例观察

    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作为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微创疗法,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恢复快等优点[1].2002年至2004年,作者应用UAE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5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贾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山萸肉醇提液对大鼠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及致畸胎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山萸肉醇提液对大鼠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和致畸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萸肉提供毒理学资料.方法:采用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方法规定的急性毒性试验、致畸胎试验以及蓄积毒性试验方法,对山萸肉醇提液进行检测.结果:山萸肉醇提液的LD50>10 g/kg,蓄积系数>5;山萸肉醇提液对实验小鼠无致畸胎作用.结论:山萸肉醇提液无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对脊椎动物胚胎无致畸作用.

    作者:张慧珍;巴月;程学敏;范清堂;崔留欣;呼世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非诺贝特对LPC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生、凋亡、NO生成及XIAP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LPC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生、凋亡、NO生成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株CRL-1730,分为正常对照组、LPC组、低浓度非诺贝特组(10 μmol/L)、中浓度非诺贝特组(50 μmol/L)、高浓度非诺贝特组(100 μmol/L).分别观测内皮细胞增生、凋亡、NO生成及XIAP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C抑制CRL-1730细胞增生,促进凋亡,降低NO浓度,减弱XIAP mRNA的表达.非诺贝特干预后,CRL-1730细胞增生增强,凋亡减少,NO浓度升高,XIAP mRNA表达增强,且其作用呈时间-效应、浓度-效应依赖关系.结论:非诺贝特可通过促进XIAP表达,干预LPC对HUVECs的影响,使内皮细胞增生增强,凋亡减少,NO浓度升高,从而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

    作者:孙国举;谢秀梅;邢莹;鄢文海;韩雪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子宫畸形晚期妊娠75例分析

    子宫畸形是生殖道畸形中常见的疾病,在妊娠后期,对胎位及分娩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1997年至2002年,本科共收治子宫畸形晚期妊娠75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孟彩;赵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自控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的影响

    硬脊膜外阻滞无痛分娩(LEA)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无痛分娩方法之一.由病人自控的硬膜外麻醉(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是否会对LEA有负面影响,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尤其是否会延长第二产程是争论的焦点之一[1].作者观察了罗哌卡因PCEA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王璐;王锐;贾艳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丘脑、基底节区脑出血60例

    脑出血,特别是部位较深的丘脑、基底节区(包括尾状核、豆状核等)血肿,手术创伤大,预后欠佳[1].2003年3月至2004年6月,作者采用立体定向置管尿激酶注入溶解引流血肿方法治疗丘脑、基底节区脑出血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胡炜;张士中;王献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食管鳞癌分化相关基因表达谱及其染色体精确定位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食管鳞癌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cDNA基因芯片分析15例食管鳞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筛选食管癌分化相关基因,并在染色体上精确定位.结果:与食管鳞癌分化直接相关的基因有16条,包括MET,KRT4,EGFR,KRT13,CSK,EGR1,CCND1,EPHA2,CEACAM1,PTPN2,HSPBP1,CDKN1B,BCL2L2,SDC1,CDH1,CTNNA1;主要集中在染色体1p,2p,5q,7p,7q,11q,12p,12q,14q,15q,16q,17q,18p,19q.结论:食管鳞癌发生和演变涉及多条染色体异常的积累.

    作者:李沛;凌志强;杨洪艳;黄幼田;赵明耀;马俊芬;董子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VEGF和MVD测定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及MVD,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9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VEGF和MVD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1/9 vs 28/45)、VEGF(1/9 vs 23/45)和CD34(2/9 vs 40/45)阳性表达率均增高(P均<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s=0.585,P<0.01),且COX-2和VEGF均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组织MVD(64.0±25.4)高于2者均阴性者(30.7±11.5)(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呈高表达,并通过增加VEGF表达而促进肿瘤血管形成.

    作者:王玉萍;徐晓辉;申爱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不同症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pH值、卵磷脂小体与白细胞数比较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pH值、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计数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症状将15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3组,即排尿症状组52例,疼痛或不适组74例,混合组25例.正常对照组23例.通过直肠按摩取得EPS标本后立即用pH试纸测定pH值,高倍镜下计数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结果:排尿症状组EPS的pH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3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EPS中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卵磷脂小体计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EPS标本中pH值与白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r=0.334,P<0.001),与卵磷脂小体计数呈负相关(r=-0.447,P<0.01),白细胞计数与卵磷脂小体计数呈负相关(r=-0.443,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排尿症状组EPS中pH值升高,而疼痛或不适组与混合组患者pH升高不明显,可能与EPS中高浓度的尿酸影响有关;EPS中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计数与症状类型无关,提示除了炎症反应外尚有其他因素影响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作者:王瑞;郑涛;王祖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康复指导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指导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CRF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55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临床治疗结合康复指导)和对照组75例(临床治疗).治疗前及治疗0.5 a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CRF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收缩压(pSB)、舒张压(pD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量(VU)、血红蛋白(Hb)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Scr、BUN、pSB、pDB均下降(P<0.05),VU增多(P<0.05),而Hb无改变(P>0.05).结论:对CRF患者采用康复指导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岳玉桃;王青苗;高雪霞;徐家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

    目的:制备雌二醇-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ES-PBCA-NP).方法:以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为载体,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ES-PBCA-NP.采用U5(53)均匀实验设计优化制备条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形态;HPLC测定载药量及包封率.结果与结论:综合考虑选用二乙胺乙基葡聚糖(DEAE-Dextran)作为实验用表面活性剂,制备优化条件:pH 2.0,稳定剂和表面修饰剂质量比为1:1,BCA用量终质量浓度为12 g/L.以上述条件制备的纳米粒,稳定性好、形态规整、大小均匀,粒径(115±7)nm,Zeta电位为(43.6±3.2)mV,载药量为61 mg/g,包封率为78.0%,适合作为雌二醇的给药载体.

    作者:周建超;周天洋;张振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全凭静脉麻醉复合持续输注高渗糖切除胰岛细胞瘤8例观察

    胰岛细胞瘤是一种胰腺内分泌瘤,临床上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血糖明显下降,产生一系列低血糖的综合征,手术切除瘤体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1].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作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复合持续输注高渗糖切除胰岛细胞瘤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秦秉玉;张加强;刘贺;孟凡民;赵素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Survivin和P53测定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大肠癌(直肠癌22例,结肠癌29例;Dukes分期:A期13例,B期14例,C期15例,D期9例;高分化16例,中分化25例,低分化10例)组织中Survivin、P53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Survivin、P53的表达与大肠癌的部位无关(P>0.05),而与组织分化程度、Dukes分期相关(P<0.05).Survivin、P53阳性的大肠癌组织MVD(36.56±7.81,35.44±10.42)明显高于阴性者(19.81±9.27,22.17±9.54)(P<0.05).Survivin、P53均为阳性时MVD值高(39.78±7.88),高于其他各组(P<0.05).Survivin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957,P<0.05),MVD与Survivin、P53同时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787,P<0.05).结论:Survivin和P53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作者:郭长青;刘文静;刘国永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学表型分析

    目的:分析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细胞的免疫学表型.方法:取3例LGLL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液涂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免疫学表型进行分析,同时用瑞-姬混合染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过碘酸-雪夫反应(PAS)等细胞化学染色对其进行观察.结果:3例白血病细胞形态均呈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样,胞浆内有数量较多的或大或小的紫红色颗粒,MPO染色和PAS反应均为阴性.3例LGLL均表达CD56,其中1例还表达CD3,为T细胞型LGLL;另2例不表达CD3,为NK细胞型LGLL.T细胞型LGLL型患者白血病细胞同时表达B细胞抗原CD20.结论:通过免疫学表型分析可以区分T细胞和NK细胞型LGLL,LGLL细胞存在抗原表达紊乱的现象.

    作者:岳保红;高福莲;孙玲;王清霞;张秋堂;刘帅;张钦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重症心脏瓣膜病108例外科治疗体会

    1993年9月至2005年9月,作者共收治心脏瓣膜病236例,其中重症心脏瓣膜病108例,现将该108例的外科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石秀霞;雷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切除术术式探讨

    作者运用改良式子宫全切术[1]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共手术50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阎晓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