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郭晨阳;叶柯;胡洪涛;黎海亮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类以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疾病,目前临床治疗以类固醇抗炎药(NSAID)和慢作用抗风湿药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白芍总苷(TGP)不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1],同时具有保肝作用[2],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作者比较了TGP、甲氨喋呤和雷公藤对RA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轶;吴强;魏佳熙;沈海丽;王丽萍;朱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作用.方法: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19例(根据慢性活动性胃炎炎症活动度分级:Ⅰ级6例,Ⅱ级5例,Ⅲ级8例),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18例,正常胃黏膜11例,均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16例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均接受1周抗HP治疗.取胃窦部活检组织培养,用RT-PCR检测TNF-α mRNA表达水平;利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蛋白的水平.结果: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黏膜组织TNF-α蛋白分泌水平及组织内mRNA水平均高于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和正常组(P<0.05).Ⅲ级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组织TNF-α蛋白分泌水平高于Ⅰ、Ⅱ级患者(P<0.05).HP(+)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经抗HP治疗后,胃窦黏膜组织中TNF-α分泌量降低(P<0.05).结论:HP感染可明显诱导胃窦黏膜组织TNF-α表达;TNF-α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占举;王修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四硫化四砷(As4S4)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内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2例APL患者给予As4S4(2.5 g/d,分3次口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7 d及14 d,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NB4细胞与2μmol/L的As4S4共同培养24 h.取APL患者的PBMNC和处理前后的NB4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亚二倍体细胞数,用荧光分析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经As4S4处理的NB4细胞,亚二倍体细胞数(58.9±5.2)%,高于处理前的(1.2±0.5)%(t=23.616,P<0.05);Caspase-3活性为(21.5±3.1)×106s-1,高于处理前的(8.7±1.2)×106s-1.治疗后APL患者的PBMNC内Caspase-3活性较治疗前升高,2例患者均获血液学缓解.结论:As4S4通过激活Caspase-3诱导NB4细胞凋亡,这可能是As4S4治疗APL的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刘延方;陆道培;江滨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pH值、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计数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症状将15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3组,即排尿症状组52例,疼痛或不适组74例,混合组25例.正常对照组23例.通过直肠按摩取得EPS标本后立即用pH试纸测定pH值,高倍镜下计数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结果:排尿症状组EPS的pH值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3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EPS中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卵磷脂小体计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EPS标本中pH值与白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r=0.334,P<0.001),与卵磷脂小体计数呈负相关(r=-0.447,P<0.01),白细胞计数与卵磷脂小体计数呈负相关(r=-0.443,P<0.01).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排尿症状组EPS中pH值升高,而疼痛或不适组与混合组患者pH升高不明显,可能与EPS中高浓度的尿酸影响有关;EPS中白细胞和卵磷脂小体计数与症状类型无关,提示除了炎症反应外尚有其他因素影响慢性前列腺炎症状.
作者:王瑞;郑涛;王祖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作者总结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1995年至2005年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96例的资料,结合核素心血池显像所测心功能的有关参数及冠脉造影结果,着重分析了AIMI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对心律失常发生和心功能的影响,以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作者:云琳;赵洛沙;张静华;毋淑珍;杨文;薛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如何从水华期采集的水样中有效地分离溶解蓝藻的细菌.方法:从富营养化池塘中采集表层水样,采集的水样分3等份,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经0.8 μm纤维滤膜过滤处理.②0.22 μm纤维滤膜过滤,氯仿剧烈震荡处理5 min.③103.42 kPa、121.5℃条件下灭菌20 min.将3种处理水样分别与液体培养供试蓝藻共培养,通过溶藻试验、富集培养和平板划线法筛选溶藻细菌.结果:筛选出7株能够抑制供试蓝藻生长或者溶解供试蓝藻的细菌.结论:本方法能有效地分离溶藻细菌,值得推广.
作者:李永欣;韩绍印;席宇;吴刚;赵以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和盐酸吡格列酮(瑞彤)联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经诺和锐30强化血糖控制达标2周后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联合瑞彤观察组29例和诺和锐30单用对照组31例,比较2组各时段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和24 h胰岛素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早餐前和三餐后30 min、60 min、120 min血糖下降(P<0.05或0.01),HbA1C下降(P=0.042);且24 h胰岛素用量减少(P<0.000 1).结论:T2DM患者早期联合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可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控制.
作者:董健;代芳;王亚林;于瑞萍;刘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显微激光薄化人胚胎透明带进行辅助孵出的效果.方法:应用1.48μm二极管激光打孔仪对50个胚胎进行透明带薄化辅助孵出,另外51个胚胎作为对照,体外囊胚培养,观察囊胚形成及孵出情况.结果:薄化组囊胚形成率(50.0%)与对照组囊胚形成率(45.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薄化组囊胚发动孵出率和囊胚完全孵出率(88.0%,59.1%)均高于对照组(34.8%,12.5%)(P均<0.05).结论:显微激光薄化人胚胎透明带辅助孵出能提高囊胚孵出率,是优于传统辅助孵出技术的一个好方法.
作者:申霞;徐瑜;孙莹璞;苏迎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焦化厂焦炉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焦化厂185名焦炉工进行测试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焦炉工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因子(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全国常模.结论:焦化厂焦炉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变化,可能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工作方式有关.
作者:李时恩;李春阳;徐玉宝;杨胜利;王新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食管鳞癌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cDNA基因芯片分析15例食管鳞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筛选食管癌分化相关基因,并在染色体上精确定位.结果:与食管鳞癌分化直接相关的基因有16条,包括MET,KRT4,EGFR,KRT13,CSK,EGR1,CCND1,EPHA2,CEACAM1,PTPN2,HSPBP1,CDKN1B,BCL2L2,SDC1,CDH1,CTNNA1;主要集中在染色体1p,2p,5q,7p,7q,11q,12p,12q,14q,15q,16q,17q,18p,19q.结论:食管鳞癌发生和演变涉及多条染色体异常的积累.
作者:李沛;凌志强;杨洪艳;黄幼田;赵明耀;马俊芬;董子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48例ACS患者、28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CRP、VCAM-1、ICAM-1、肌钙蛋白T(cTnT)、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测定冠脉造影积分.结果:ACS组血清CRP与VCAM-1、ICAM-1水平均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ACS组中血清CTnT阳性者CRP、ICAM-1、VCAM-l浓度均高于阴性者(P<0.01);ACS组与SA组冠脉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冠脉狭窄程度和TC水平呈正相关(r=0.550,P<0.01),与血清CRP、ICAM-1、VCAM-1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炎性标志物对ACS患者临床危险分层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许爱国;孙荣青;黄振文;刘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子宫畸形是生殖道畸形中常见的疾病,在妊娠后期,对胎位及分娩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1997年至2002年,本科共收治子宫畸形晚期妊娠75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孟彩;赵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24)、磷酸盐缓冲液(PBS)组(n=24)和MSCs组(n=24).模型组、PBS组和MSCs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假手术组除不插尼龙线外,其余步骤相同.PBS组和MSCs组分别于建模成功后24 h分别经颈动脉注入等体积的PBS液和已制备好的同种异体MSCs悬液.每组于脑缺血2 h再灌注2 d、4 d、6 d、8 d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灌注固定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检测脑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及凋亡细胞数.结果:假手术组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为0分,无神经功能缺损,未见细胞凋亡,未见Bcl-2和Bax表达.与模型组和PBS组比较,脑缺血2 h再灌注4 d开始,MSCs组神经细胞凋亡数、Bax蛋白表达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Bcl-2蛋白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改善脑损伤大鼠的功能;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黄月;许予明;宋波;方树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分离培养水囊引产4~5个月龄胎儿来源的骨髓MSC和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作为供体细胞.23只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作为受体,随机分成4组,137Cs全身照射350 cGy后,在4 h内从尾静脉输入供体细胞.①阴性对照组:5只,不输入任何细胞.②阳性对照组:6只,单纯输入HSC 5×106ml-1.③实验Ⅰ组:6只,输入HSC5×106ml-1和MSC 5×106ml-1.④实验Ⅱ组:6只,输入HSC 5×106ml-1和MSC 5×108ml-1.输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情况;每周计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总数;移植后第7周,PCR检测外周血人体细胞DNA,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供体骨髓人源细胞嵌合比例.结果: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小鼠均于10 d内死亡,骨髓病理切片提示小鼠死于骨髓衰竭.实验Ⅰ、Ⅱ组小鼠均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皮肤黏膜无溃烂、出血,毛发无缺损.实验Ⅰ、Ⅱ组外周血象逐渐回升,第3周,实验Ⅱ组外周血MNC数量(2.63±0.32)×109 L-1,高于实验Ⅰ组的(1.33±0.21)×109L-1(P<0.01),第5周即恢复正常水平.第7周,实验Ⅰ、Ⅱ组小鼠外周血均检测出供体细胞;实验Ⅱ组人源细胞嵌合比例为(7.41±0.79)%,高于实验Ⅰ组(5.11±0.07)%(P<0.05).结论:SCID小鼠致死剂量照射后,联合输入HSC和MSC可明显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且不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
作者:汪萍;呼莹;姜学英;马冠杰;宋永平;赵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应用药物缓释剂和卡介苗构建大鼠局限性炎性肉芽肿模型的效果.方法:正常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3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对照组每组4只,注射药物分别为0.1 mmol/L PBS(对照1组)、10 g/L明胶(对照2组)和体积分数为25%的泊洛沙姆407(P407)(对照3组).实验组每组8只,注射药物分别为卡介苗(BCG)(BCG组)、BCG-明胶(明胶组)和BCG-P407(P407组).开腹直视下肝内和皮下分别注射药物0.1 ml.术后4周、8周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析.结果:各对照组肝脏和皮下均未见明显变化.术后8周时,BCG组肝脏和皮下结节已经明显发生纤维化;明胶组和P407组仅见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明胶组有腹腔粘连发生.结论:应用BCG-P407可在大鼠肝内和皮下建立持续的局限性炎性肉芽肿模型.
作者:马毓梅;翟佳;林萍萍;张小平;赵松;王恒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脑出血,特别是部位较深的丘脑、基底节区(包括尾状核、豆状核等)血肿,手术创伤大,预后欠佳[1].2003年3月至2004年6月,作者采用立体定向置管尿激酶注入溶解引流血肿方法治疗丘脑、基底节区脑出血6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胡炜;张士中;王献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细胞的免疫学表型.方法:取3例LGLL患者的外周血和骨髓液涂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免疫学表型进行分析,同时用瑞-姬混合染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过碘酸-雪夫反应(PAS)等细胞化学染色对其进行观察.结果:3例白血病细胞形态均呈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样,胞浆内有数量较多的或大或小的紫红色颗粒,MPO染色和PAS反应均为阴性.3例LGLL均表达CD56,其中1例还表达CD3,为T细胞型LGLL;另2例不表达CD3,为NK细胞型LGLL.T细胞型LGLL型患者白血病细胞同时表达B细胞抗原CD20.结论:通过免疫学表型分析可以区分T细胞和NK细胞型LGLL,LGLL细胞存在抗原表达紊乱的现象.
作者:岳保红;高福莲;孙玲;王清霞;张秋堂;刘帅;张钦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作者运用改良式子宫全切术[1]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共手术50例,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阎晓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987年8月至2004年12月,作者共收治新生儿肠套叠15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根生;宋翠萍;陈金兰;陈莹;吴曰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998年2月至2004年12月,分别采用复方丹参与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害,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世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