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凌
目的:观察应用药物缓释剂和卡介苗构建大鼠局限性炎性肉芽肿模型的效果.方法:正常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3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对照组每组4只,注射药物分别为0.1 mmol/L PBS(对照1组)、10 g/L明胶(对照2组)和体积分数为25%的泊洛沙姆407(P407)(对照3组).实验组每组8只,注射药物分别为卡介苗(BCG)(BCG组)、BCG-明胶(明胶组)和BCG-P407(P407组).开腹直视下肝内和皮下分别注射药物0.1 ml.术后4周、8周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析.结果:各对照组肝脏和皮下均未见明显变化.术后8周时,BCG组肝脏和皮下结节已经明显发生纤维化;明胶组和P407组仅见少量纤维组织增生,但明胶组有腹腔粘连发生.结论:应用BCG-P407可在大鼠肝内和皮下建立持续的局限性炎性肉芽肿模型.
作者:马毓梅;翟佳;林萍萍;张小平;赵松;王恒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48例ACS患者、28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CRP、VCAM-1、ICAM-1、肌钙蛋白T(cTnT)、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测定冠脉造影积分.结果:ACS组血清CRP与VCAM-1、ICAM-1水平均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ACS组中血清CTnT阳性者CRP、ICAM-1、VCAM-l浓度均高于阴性者(P<0.01);ACS组与SA组冠脉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冠脉狭窄程度和TC水平呈正相关(r=0.550,P<0.01),与血清CRP、ICAM-1、VCAM-1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炎性标志物对ACS患者临床危险分层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许爱国;孙荣青;黄振文;刘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呕吐、喂哺困难、奶量不足、胃潴留、腹胀等,常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而完全静脉营养价格较贵,且易导致肠黏膜萎缩及乳糖酶缺乏[1].作者应用小剂量琥乙红霉素胃管内注入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袁焕珍;孙君轶;张永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舌癌癌变过程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的表达特点.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动物(n=30)的饮水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001%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水溶液7 mg/(kg·d).对照组(n=12)则仅给予饮用水.实验第2周、4周、8周、12周、16周和26周末,处死大鼠,其中实验组各5只,对照组各2只.处死动物后,从会厌部至口底前缘整体分离舌体,观察其大体形态,常规组织处理,免疫组化法检测舌黏膜组织内GST-P.结果:对照组大鼠未出现任何舌黏膜病变,舌体标本均呈GST-P阴性.实验第8周末,实验组大鼠舌黏膜开始出现上皮异常增殖,实验第16周末即有1只大鼠发生舌癌,26周实验组大鼠均出现舌癌.2周时实验组大鼠舌黏膜内开始出现GST-P阳性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GST-P阳性灶数目和大小逐渐增加.结论:GST-P可能与舌癌的发生有关.GST-P阳性反应早于大鼠舌黏膜的形态学改变,可作为反映癌前细胞代谢特点的良好标记.
作者:耿建华;刘兴国;管泽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焦化厂焦炉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焦化厂185名焦炉工进行测试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焦炉工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因子(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全国常模.结论:焦化厂焦炉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变化,可能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工作方式有关.
作者:李时恩;李春阳;徐玉宝;杨胜利;王新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IL-1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及IgE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8例哮喘患儿(发作26例,缓解32例;轻度发作16例,中、重度发作10例)、33例正常对照及40例肺炎患儿血清IL-13、SccAg及IgE水平.结果:哮喘组血清IL-13、SccAg及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哮喘发作组血清IL-13、SccAg水平均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0.001),但缓解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血清IgE水平高于缓解组,2组均高于对照组(P<0.001).哮喘患儿发作期血清IL-13与SccAg、IgE水平呈正相关(r=0.958,r=0.955,P均<0.01).中、重度组血清IL-13、SccAg及IgE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或0.01).肺炎组血清IL-13、SccAg及Ig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3、SccAg在哮喘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IL-13、IgE及SccAg水平对病情发展及转归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艳;栾斌;张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作者采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血β-HCG≥10 000 IU/L未破裂型异位妊娠2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肖芙姣;李梅玲;范银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构建re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RET,为制作转基因动物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HandⅢ及Not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pSK-RET及pcDNA3.0空质粒,获得目的基因及相应载体;通过T4连接酶重组DNA;通过氨苄青霉素(Amp)抗性、酶切鉴定及DNA序列分析,确定阳性克隆.通过脂质体包裹转染NIH3T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载体的瞬时表达状况.结果:Amp抗性筛选阳性;酶切片段电泳分析在5 400 bp及3 300 bp处有明显条带;DNA序列分析提示重组基因与实际序列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75 000处有明显条带.结论:ret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RET构建成功,并可瞬时表达.
作者:郭小兵;张钦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999年12月至2003年6月,本院共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2例(84膝),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遂柱;郑稼;赵永强;高延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与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肾脏穿刺获得LN肾组织标本25例,其中LNⅡ6例,LNⅢa 7例,LNⅣa12例;以肾脏肿瘤摘除后远离肿瘤的正常肾组织6例作对照.应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2组肾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正常肾组织中COX-2主要表达于致密斑、髓质间质细胞、肾血管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LN组织中,除上述部位外,肾小球的系膜区、足突细胞、肾小管间质组织中亦有COX-2的表达.LN肾组织中的COX-2蛋白表达较正常肾组织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LN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的加重,COX-2的表达增加(P<0.01).结论:COX-2可能参与LN的发生、发展.
作者:郑朝晖;赵占正;刘升云;刘章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抗在阻断小鼠慢性结肠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型(SCID)小鼠(n=24)体内植入同基因源性CD45RBhigh CD4+ T细胞,以诱导慢性结肠炎发生.SCID小鼠造模后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抗TNF-α单抗和大鼠免疫球蛋白治疗,剂量均为1 mg/只,1次/周,腹腔注射,连续治疗8周.每周记录小鼠的体质量、大便情况和脱肛症状等.SCID小鼠均于造模8周后处死,采集升结肠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肠黏膜内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小鼠均表现为体质量下降,发生腹泻和脱肛,结肠壁增厚,结肠黏膜组织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溃疡发生.观察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无腹泻和大便稀软现象,结肠黏膜组织结构完整,黏膜和黏膜下层仅有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观察组小鼠结肠黏膜组织内每高倍视野TUNEL阳性细胞数(56.5±8.2)高于对照组(4.3±0.6)(t=4.521,P<0.001).结论:抗TNF-α单抗可诱导结肠黏膜内淋巴细胞的凋亡,抑制淋巴细胞功能,从而阻断慢性结肠炎发生.
作者:刘占举;徐刚;崔静;唐芙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2002年5月至2005年7月,作者采用CAT方案(环磷酰胺(CY)加阿糖胞苷(Ara-C)加拓扑替康(TPT))联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AL)2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姜中兴;赵杰;孙玲;王芳;孙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医护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社会支持问卷(SSRS),对郑州市190名5所省市级医院的医护人员(医生87例,护士103例)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心理健康总分及消极应对分均高于医生(t=2.90,P=0.004 1;t=2.14,P=0.034 0),人格评分不同性别与常模比较,精神质分与神经质分均高于常模(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医生的复相关系数R=0.763 0,决定系数R2=0.582 1;护士R=0.685 6,R2=0.470 0,医生积极应对应激事件能力高出护士近1倍.医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受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个性的影响程度约为58.21%,而护士为47.00%.结论:护士要提高医学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面对应激事件才能改变消极应对方式.
作者:宋春花;李进峰;李永鑫;冯丽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pcDNA3.1(+)-人精子顶体膜相关蛋白32(hSAMP32)基因疫苗经基因枪介导肌肉接种后在小鼠体内的表达.方法:BALB/c雌性小鼠6只,实验组鼠(4只)经后腿股内侧肌以基因枪多点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hSAMP32 5μg,空载体对照组(1只)注射pcDNA3.1(+)载体5 μg,空白对照组(1只)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00μl.接种后第7 d取小鼠股内侧肌注射部位肌肉,RT-PCR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以自制抗血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目的基因蛋白的表达.取小鼠心、肝、脾、脑、肾、胚胎组织,PCR扩增,行基因疫苗的安全性检测.结果: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注射部位肌肉组织有目的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对照组未见表达.实验组小鼠心、肝、脾、脑、肾、胚胎的基因组DNA均未扩增出目的基因条带,说明外源性基因没有整合到宿主染色体.结论:该基因疫苗可在小鼠骨骼肌内有效、安全地表达.
作者:臧卫东;陈雪梅;任秀花;石冰涛;郝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河南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方法:随机选择HBV表面抗原携带者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应用PCR方法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进行血清HBV基因分型.结果:HBV携带者76例中,43例HBV DNA定量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HBV DNA定量均为阳性.HBV DNA定量阳性的123例中,B型65例(52.85%),C型38例(30.89%),B、C混合型5例(4.07%),B、D混合型3例(2.44%),C、D混合型4例(3.25%),未分型者8例.结论:河南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B、C型为主.
作者:邹祺;张善锋;毛红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987年8月至2004年12月,作者共收治新生儿肠套叠15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根生;宋翠萍;陈金兰;陈莹;吴曰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食管鳞癌分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cDNA基因芯片分析15例食管鳞癌细胞基因表达谱,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筛选食管癌分化相关基因,并在染色体上精确定位.结果:与食管鳞癌分化直接相关的基因有16条,包括MET,KRT4,EGFR,KRT13,CSK,EGR1,CCND1,EPHA2,CEACAM1,PTPN2,HSPBP1,CDKN1B,BCL2L2,SDC1,CDH1,CTNNA1;主要集中在染色体1p,2p,5q,7p,7q,11q,12p,12q,14q,15q,16q,17q,18p,19q.结论:食管鳞癌发生和演变涉及多条染色体异常的积累.
作者:李沛;凌志强;杨洪艳;黄幼田;赵明耀;马俊芬;董子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15 d、术后30 d及20例对照的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15 d下降,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30 d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血清sP-selectin、sICAM-1水平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sP-selectin、sICAM-1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可成为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王程虎;张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是一种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上较为少见.1987年至2003年,作者共收治IPH 20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冯留顺;段希斌;马秀现;叶学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作者分析了本院95例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5例进行对比,以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景颂恩;董长江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