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草枯中毒14例肺部X线与CT表现

韩东明;王清华;孙建明;窦文广;孙凤霞;李玉侠;李长松

关键词:百草枯, 中毒, 肺, 放射摄影术, 断层摄影术
摘要: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是一种对人畜有很强毒性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误服或自杀性服用均可造成中毒.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1].百草枯中毒可引起肺、心、肝、肾等脏器严重损害,由于病变主要发生在肺,故又称百草枯肺.有关百草枯中毒的基础研究与治疗较多[1,2],而相关影像报道较少[3].作者总结了14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肺部的X线与CT所见,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红细胞锌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红细胞锌的方法.方法:取一定体积的红细胞,低渗破膜,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为0.86%~1.86%.回收率为94.67%~97.60%.结论:方法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为测定红细胞锌的良好方法.

    作者:张洪权;常爱武;吴予明;吴拥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生化修饰疗法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64例

    自1997年3月以来,本科采用生化修饰疗法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64例,现对其疗效及毒性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作者:杨家梅;田薇薇;刘萍;李海峰;李苏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持续引流与尿激酶脑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15例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有很高的病死率,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本科采用持续引流与尿激酶脑室内注射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卫斌;林泽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创

    目的:构建含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tk),并观察能否在食管癌细胞株中表达.方法:将HsV-tk的cDNA亚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上,构建pcDNA3-tk.后者经脂质体介导转染食管癌细胞株Eca-109,通过高剂量的G418选择培养,筛选出抗性克隆.经RT-PCR检测确定HsV-tk基因是否能在转染细胞内转录.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tk,并且在pcDNA3-tk转染的食管癌细胞内发现tk基因的mRNA.结论:含HsV-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能在食管癌细胞中表达.

    作者:李杰;郭玉忠;谢华;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不同状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

    目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不同状态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载量,为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病程判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病程状态的乙肝患者血清样本190份,其中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5例47份样品,HBeAg阴性的4例CHB患者4份样品,接受α-干扰素治疗后发生HBeAg血清学转归的患者5例40份样品,非活动性HBV携带者37例57份样品.由CHB康复患者21例42份样品.结果:HBeAg阳性的CHB血清中HBV DNA水平为8.3×108拷贝/m1,明显高于HBeAg阴性的CHB患者(7.0×106拷贝/m1)和HBeAg血清转归患者HBV DNA水平(6.2×103拷贝/ml)以及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V DNA水平(5.6×103拷贝/ml).乙型肝炎康复者中未检出HBV DNA.结论:定量PCR方法可以作为确认HBV感染不同状态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秦东春;巫光宏;曹孟德;郭小兵;梅园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婴幼儿哮喘并发支气管肺炎154例治疗体会

    1998年2月至2002年2月,作者采用复方丹参与小剂量肝素钙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并发支气管肺炎患儿15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海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布洛芬乙酯的微生物拆分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出能立体选择性水解布洛芬乙酯,并且水解产物为S-布洛芬的菌株.方法:土样通过吐温20培养基初筛到酯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并通过复筛测定菌株水解布洛芬乙酯的产物旋光度,从而得到活性菌株.结果与结论:用筛选到的菌株Candida sp.的培养物催化水解布洛芬乙酯所得产品的外观、熔点、旋光度和核磁共振色谱等各项检测指标与Sigma公司的标准品S-布洛芬基本一致,表明该菌株具有生产S-布洛芬的潜力.

    作者:谈重芳;王雁萍;吴健;史贤明;刘宏民;秦广雍;霍裕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郑州市某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某区10个居委会,对居委会内全部已确诊的227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饮食控制状况、用药情况、病情监测、体育锻炼等进行调查,并采空腹及早餐后2 h静脉血测血糖.结果: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较差的比例为32.2%,餐后2 h血糖控制较差的比例为41.4%;将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结合起来评价某区中的现症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达到病情控制良好标准者占全部患者的40.5%;37.9%的患者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67.8%患者一直坚持用药,绝大多数患者(85.5%)监测次数过少.结论:郑州市某区人群中的多数糖尿病患者(59.5%)的病情控制不良,同时对饮食治疗、病情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应针对性地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状况.

    作者:张卫东;袁媛;郗园林;胡东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170例护理

    2001年3月至2001年12月,本科应用输尿管镜(URS)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7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王梅;王友志;时秋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外科手术中新鲜冰冻血浆应用236例

    随着成分输血的开展,压积红细胞大量应用于临床,由于压积红细胞去除了血浆,大量输注,出现止凝血障碍,手术后伤口渗血、出血,止血效果差[1].而新鲜冰冻血浆(FFA),由于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止血效果好[2].现将236例FFA应用于外科手术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群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期唇裂修补76例

    先天性唇裂是一种口腔科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我国发病率高达1.82%[1].关于先天性唇裂的修补时间一直存在争论,传统的观点认为唇裂修补术的佳时间为出生为3~6个月,也有学者主张在新生儿期施术[2].作者对本院1992年至2002年间收住的新生儿唇裂患儿76例行唇裂修补术,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建华;苏智勇;王永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肾移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穿孔素的表达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免疫标记物穿孔素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AR)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肾移植手术后近期稳定患者30例,AR 18例,肾移植手术后长期稳定患者1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L,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检测PBL中穿孔素表达.结果:AR患者PBL穿孔素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肾功能近期与长期稳定组(60.95%vs 16.66%),并且穿孔素表达出现的时间可比AR的临床表现出现早2~3 d,AR时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显著降低PBL穿孔素阳性细胞数.结论:穿孔素是一种有价值的AR标志物,对PBL中穿孔素表达的动态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肾移植术后可能发生的AR.

    作者:杜斌;薛武军;田普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枢椎齿状突切除2例护理体会

    2002年本院成功实施2例经侧方入路枢椎齿状突切除手术,术后护理如下.

    作者:张振香;周文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57例护理体会

    本院神经内科自1997年10月至2002年2月,采用颅脑穿刺治疗脑出血57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且经系统、精心护理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活化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健康人血小板,经不同浓度ADP、凝血酶诱导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CD62P、CD154表达水平;同时共育血小板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应用RT-PCR法检测HUVECs MMP-1 mRNA表达,底物凝胶电泳酶谱法分析培养基中MMP-1活性.结果:ADP或凝血酶均呈浓度依赖方式增加血小板CD62P、CD154表达.以ADP(4 μmol/L)或凝血酶(1 U/m1)诱导的血小板与HUVECs共育后,均能显著增加HUVECs MMP-1 mR-NA表达(P<0.05),同时培养基中MMP-1活性与未刺激组相比也明显增强(P<0.01),使用特异性CD154单抗后可阻断上述作用.静息血小板、单纯等量ADP或凝血酶,对MMP-1 mRNA表达及MMP-1活性均无影响(P>0.05).结论:活化血小板可通过其表达的CD154分子诱导内皮细胞产生MMP-1,此效应对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菲斐;邵建华;黄振文;党瑜华;董建增;张彦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杜氏盐藻2种碳酸酐酶基因跨内含子DNA序列的克隆和鉴定

    目的:克隆杜氏盐藻双拷贝碳酸酐酶(DCA1)和碳酸酐酶(CA1)基因跨内含子基因组DNA序列.方法:利用跨内含子PCR方法,从杜氏盐藻基因组中克隆DCA1和CA1基因跨内含子基因组DNA序列.结果:DCA1基因跨内含子长度为4 407 bp,含7个外显子,由此推定的氨基酸序列长度为555个氨基酸残基;而CA1基因跨内含子长度为4 473 bp,含8个外显子,其推定的氨基酸序列长度为498个氨基酸残基.这2种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内含子交接点处序列都遵守GT-AG规律.结论:首次克隆得到了杜氏盐藻DCA1和CA1基因跨内含子DNA序列.

    作者:吕玉民;姜国忠;牛向丽;谢华;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脑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bcl-2基因的表达

    目的:观察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60例星形细胞,其中星形细胞瘤18例,间变星形细胞瘤24例,胶质母细胞瘤18例,另取因脑外伤需手术减压患者12例的脑组织做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星形细胞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0例星形细胞肿瘤组织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0%.其中星形细胞瘤bcl-2基因表达强度为0.030±0.006,阳性率为44.4%;间变星形细胞瘤bcl-2基因表达强度为0.090±0.003,阳性率为50%;胶质母细胞瘤bcl-2基因表达强度为0.16±0.01,阳性率为55.6%.不同类星形细胞瘤组织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强度却随着肿瘤恶性级别的升高显著增强,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脑组织中未能检出bcl-2基因表达.结论:bcl-2基因表达上调在星形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乃至间变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表达强度是反创映星形细胞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付振峰;王载;谭占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蝶骨嵴脑膜瘤23例外科治疗体会

    蝶骨嵴脑膜瘤起源于蝶骨大小翼部,肿瘤多侵犯脑神经、血管、海绵窦,手术全切较为困难,术后并发症多.现对本院1990年至2001年经手术治疗的蝶骨嵴脑膜瘤23例的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苏玉林;张鹏远;王建祯;陶胜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区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用核酸内切酶Not I和Kpn I酶切报告基因GFP,插入pcDNA3.1(+)载体,得到pcDNA3.1(+)-GFP(PG)载体;用PCR方法扩增hTERT基因ATG上游的启动子序列,测序后用核酸内切酶BglⅡ和Kpn I酶切插入PG载体,得到pcDNA3.1(+)-GFP-hTERT(PGT)载体.将PGT载体转染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系,经G418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克隆得到的启动子序列与文献相符,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方向正确,含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序列.经转染人食管癌EC9706细胞系,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的阳性克隆.结论:克隆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序列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启动子活性.

    作者:郭玉忠;李杰;姜国忠;王建民;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铜离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目的:研究铜绿微囊藻在铜离子胁迫下的生长及生理学效应和其培养的佳铜离子浓度.方法:根据铜绿微囊藻在不同浓度铜离子中的生长,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类金属硫蛋白(MTL)的变化进行实验.结果:①在10-5~10.mol/L范围内,Cu2+浓度越高,对微囊藻生长的抑制越强,铜绿微囊藻生长适的cu2+的浓度为10-6mol/L.②低浓度(10-7~10-6mol/L)的Cu2+对铜绿微囊藻SOD活性没有诱导作用,但可以作为微量元素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中浓度(10-5~10-4mol/L)的Cu2+能够诱导铜绿微囊藻SOD活性增强;而高浓度(10-3~10-2mol/L)的Cu2+对铜绿微囊藻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③10-5mol/L Cu2+能诱导铜绿微囊藻产生MTL,且量大;10-6mol/L Cu2+诱导铜绿微囊藻产生MTL的量较小;10-3mol/L Cu2+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诱导生成MTL的量少.6~9 d诱导MTL的量大,抗性株在相同时间内诱导MTL的量远大于野生株.结论: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可影响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生理活动,10-6moL/L的铜离子是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适浓度.

    作者:刘红涛;李杰;席宇;赵以军;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