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斌;薛武军;田普训
儿童突眼的病因与成人有所不同.作者收集了本院CT室1987年4月至2003年3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及临床随访的45例突眼儿童的CT资料,旨在探讨不同病因突眼的CT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高雪梅;周志刚;赵艺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8年9月至2000年12月,作者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郑若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0年1月至2002年11月,作者完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LAVH)术53例,并与同期经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21例作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富梅;段社教;王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咽喉部开放性损伤常损伤咽、喉、气管及颈部的重要血管及神经,处理不当可因病情加重而危及患者生命或引起并发症导致病情迁延,畸形愈合,甚至导致功能障碍或组织变形[1].本科1990年至2001年共收治咽喉部开放性损伤患者56例,报道如下.
作者:宋喜成;张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方法:20例PDR伴不同程度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人及无眼病的尸体眼10眼为对照,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及玻璃体切割物中IGF-1及EGF的含量.结果:PDR患者血清及玻璃体切割物中IGF-1及EGF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玻璃体与血清中IGF-1及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R患者血清及玻璃体切割物中高表达IGF-1及EGF,IGF-1及EGF在PDR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宏;王新;朱冬梅;高延庆;张蕾;李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9年4月至2002年1月,本院收治5例进行全面部除皱手术的中老年患者,经手术治疗与精心护理均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谭伟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1年3月至2001年12月,本科应用输尿管镜(URS)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70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王梅;王友志;时秋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本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经肛门内括约肌纵切结肠直肠心形吻合术治疗短段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9例.现对其手术操作过程、疗效及近期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超;王爱芳;李志猛;顾玉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扩增盐藻肌动蛋白基因3'旁侧序列的2种PCR方法.方法:用pvuⅡ、EcoRV和Stu I 3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盐藻基因组DNA后,供2种PCR用,一种是连接介导法PCR(LMPCR),与用人工合成的适配子相连并用适配子引物和盐藻肌动蛋白基因特异引物扩增未知序列;另一种是反向PCR(IPCR),酶切后的DNA自身环化做模板,用2对基因特异引物反向扩增.结果:2轮PCR后,LMPCR中得到大量的非特异扩增产物,测序结果发现许多产物是由适配子引物AP2单独扩增引起.而反向PCR在得到pvuⅡ和Stu I消化的自连文库中扩增得到2.5kb特异产物,经测序发现,片段两侧为基因特异引物,部分序列与已知序列相一致.Southern也进一步证实了IPCR扩增片段来源于盐藻基因组DNA.结论:IPCR技术在克隆基因旁侧序列时优于LMPCR方法.
作者:姜国忠;谢华;郭玉忠;范天黎;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drome,OHSS)已成为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和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主要的医源性疾病,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重度OHSS可并发多种疾病[1],但并发休克目前尚未见报道.现将本中心在控制性超排卵过程中发生的重度OHSS并发休克1例抢救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艺红;孙莹璞;乔玉环;苏迎春;陈秋菊;陈爱军;刘新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以往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很难彻底清除病灶.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开展,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疗效有了很大的提高.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作者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患者142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玉林;朱洪海;娄卫华;董明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胸腔积液(胸液)的病原学诊断对其治疗具有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作者对年龄在60岁以上的胸液患者,联合应用胸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胸膜活检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原学诊断阳性率达87.5%,报道如下.
作者:张罗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有很高的病死率,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本科采用持续引流与尿激酶脑室内注射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1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卫斌;林泽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亚低温应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6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降温对照组.亚低温组33例,均于术后2 h内进行亚低温治疗,持续38~72 h,肛温维持在35.0~35.5℃.对照组32例,体温维持在37.0~37.5℃.2组其他治疗相同.监测降温期间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颅内压、血糖、血电解质和血气.2组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术后高颅压、高血糖、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无严重并发症,病死率明显降低,预后显著改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适时恰当应用亚低温辅助治疗,可降低术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新军;赵普学;寿纪新;李培栋;单峤;赵忠伟;刘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免疫标记物穿孔素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AR)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肾移植手术后近期稳定患者30例,AR 18例,肾移植手术后长期稳定患者10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应用聚蔗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L,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检测PBL中穿孔素表达.结果:AR患者PBL穿孔素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肾功能近期与长期稳定组(60.95%vs 16.66%),并且穿孔素表达出现的时间可比AR的临床表现出现早2~3 d,AR时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显著降低PBL穿孔素阳性细胞数.结论:穿孔素是一种有价值的AR标志物,对PBL中穿孔素表达的动态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肾移植术后可能发生的AR.
作者:杜斌;薛武军;田普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60例星形细胞,其中星形细胞瘤18例,间变星形细胞瘤24例,胶质母细胞瘤18例,另取因脑外伤需手术减压患者12例的脑组织做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星形细胞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0例星形细胞肿瘤组织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0%.其中星形细胞瘤bcl-2基因表达强度为0.030±0.006,阳性率为44.4%;间变星形细胞瘤bcl-2基因表达强度为0.090±0.003,阳性率为50%;胶质母细胞瘤bcl-2基因表达强度为0.16±0.01,阳性率为55.6%.不同类星形细胞瘤组织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强度却随着肿瘤恶性级别的升高显著增强,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脑组织中未能检出bcl-2基因表达.结论:bcl-2基因表达上调在星形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乃至间变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表达强度是反创映星形细胞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付振峰;王载;谭占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兔关节内注射放射性核素153钐-柠檬酸-羟基磷灰石(153sm-citrate-HA)制剂的生物学分布及病理学变化.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其中24只制作成抗原诱导关节炎(antigen induuced arthritis,AIA)模型(AIA兔).A组为正常兔6只,B组AIA兔12只,2组膝关节腔内注射153sm-citrate-HA 3.7×107Bq后分别于第3 d、第6 d显像,用SPECT获得放射性计数并计算核素在关节内滞留率及生物学分布、漏出率.C、D组均为AIA兔6只,C组不做任何治疗,D组关节腔内注射153sm-citrate-HA 3.7×107Bq,2组观察30 d后取滑膜、软骨行病理学观察.结果:A、B组关节腔内核素的滞留率分别为(97.7±1.2)%(3 d)、(93.5±0.9)%(6 d)和(98.4±1.4)%(3 d)、(95.1±0.5)%(6 d).关节外漏出率分别为0.17%(3 d)、0.31% (6 d)和0.07%(3 d)、0.09%(6d).病理学观察:D组较C组滑膜炎症明显好转,关节软骨未发现损害.结论:153sm-citrate-HA漏出率低,关节内分布均匀且滞留率高,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
作者:汤立新;陈安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HP)的方法除尿素酶试验外,还有细菌培养、胶体金免疫渗滤法、病理组织染色检查法、14C或13C尿素呼气试验及PCR检查等成熟方法[1].后几种方法或因操作繁杂,或费用较高,不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而尿素酶试验简便、价廉,其敏感性、特异性可达90%以上[2].作者采用本研究室研制的尿素酶试剂,试用于临床检测HP,并与PCR法及胶体金免疫渗滤法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林;蒋笑平;虎建恩;李靖若;段芳龄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克隆杜氏盐藻双拷贝碳酸酐酶(DCA1)和碳酸酐酶(CA1)基因跨内含子基因组DNA序列.方法:利用跨内含子PCR方法,从杜氏盐藻基因组中克隆DCA1和CA1基因跨内含子基因组DNA序列.结果:DCA1基因跨内含子长度为4 407 bp,含7个外显子,由此推定的氨基酸序列长度为555个氨基酸残基;而CA1基因跨内含子长度为4 473 bp,含8个外显子,其推定的氨基酸序列长度为498个氨基酸残基.这2种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内含子交接点处序列都遵守GT-AG规律.结论:首次克隆得到了杜氏盐藻DCA1和CA1基因跨内含子DNA序列.
作者:吕玉民;姜国忠;牛向丽;谢华;薛乐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放射治疗是肺癌现代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放射肿瘤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1年2月至2002年12月,作者采用立体定向伽马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简称全身伽玛刀)共治疗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单国用;庆明轩;陈永顺;宋淑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