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17例临床分析

徐培元;乔保平;赵高贤;周四维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临床病理分型
摘要: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主要原因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n,ACTH)分泌过多,由于ACTH的长期慢性刺激而引起皮质束状带增生突出,有明显的柯兴综合征表现;部分肾上腺皮质增生的患者血浆ACTH水平未见明显升高,但有临床症状和肾上腺的病理改变,多以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生为主,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1].作者对17例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腮腺肿瘤区域性切除36例

    腮腺肿瘤区域性切除术是指在保证面神经不受损伤的前提下,不结扎腮腺主导管,将腮腺肿瘤及其周围0.5~1.0cm正常腺体组织切除的一种手术方式[1].本院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行腮腺肿瘤区域性切除36例,总结如下.

    作者:刘玉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63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肺外并发症越来越多[1].作者对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本院确诊的MPP63例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高东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腰椎骨折脱位内固定术中手法复位185例

    经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骨折和脱位后,常遗留椎体高度恢复不全、后凸畸形矫正不理想、前脱位和侧方移位校正不全等后遗症[1,2].1997年7月至2003年10月,作者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185例,术中首先进行脊柱过伸牵引等手法复位,然后通过内固定器械进行进一步矫形复位,骨折脱位矫正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书连;刘志成;高延征;刘涛;赵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前列腺素E1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AMI模型对照组(M组)、小剂量PGE1(25 μg·kg-1)预适应早期(L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LD组)、大剂量PGE1(150 μg·kg-1)预适应早期(H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HD组).C、M组经静脉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各PGE1预适应组给予PGE1对大鼠进行预适应.除C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预适应后20 min或24 h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诱发AMI.腹腔注射Isop后24 h测定左室内压的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及左室发展压(PLVD),测定并计算心电图Ⅱ导联J/R比值,并对心肌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M组左室内压的大上升速率、大下降速率和PLVD均降至C组的30%左右(P<0.01),而PGE1各处理组此3项指标均较M组显著改善(P<0.01);M组J/R值较C组剧烈上升(P<0.01),PGE1预适应各组则较M组显著下降(P<0.01);M组出现较严重的心肌梗死病理改变,PGE1预适应各组心肌坏死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PGE1预适应具有保护AMI大鼠心脏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病理改变的作用.

    作者:冯国清;吴红霞;王振基;付润芳;翁世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核性脑膜炎与囊虫病患者脑脊液酶活性与免疫球蛋白检测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CT)与脑囊虫病(CC)患者脑脊髓液(CSF)蛋白及酶类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测定CT患者(25例)与CC患者(25例)CSF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门东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活性与前白蛋白(PA)、IgG、IgA等浓度,并以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功能神经症状患者30例为对照.结果:2组患者CSF中4种酶活性与2种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A低于对照组.CT组NAG、AST酶活性与TP(总蛋白)、IgG、IgA水平高于CC组,CK-MB与LD酶活性及PA水平则低于CC组.结论:同时测定上述指标对临床鉴别诊断CT和CC疾病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陈会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肽精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中NO、NOS和AChE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肽精(BPC)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2只.Ⅰ~Ⅶ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AD模型+生理盐水组,AD模型+脑复康0.3 g/kg治疗组,AD模型+BPC15 mg/kg治疗组,AD模型+BPC 30mg/kg治疗组及AD模型+BPC 60 mg/kg治疗组.向SD大鼠的海马注射5μg鹅膏蕈氨酸(ibotenicacid,IBO)建立AD模型后,分别用生理盐水、BPC或脑复康连续灌胃20 d治疗,1次/d,每次2 ml.灌胃期满后将大鼠断头处死,并立即在冰盘中开颅取脑做成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检测NO、NOS和AChE的含量.结果:①与Ⅰ组比较,Ⅱ组大鼠脑中NO、NOS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但AChE显著降低(P<0.05);②与Ⅱ组比较,Ⅲ组大鼠脑中的NO、NOS、AChE均无明显改变(P>0.05);③与Ⅱ组比较,脑复康组及BPC各浓度组大鼠脑中NO、NOS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AChE无明显改变(P>0.05);④BPC各浓度组NO、NO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hE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BPC能够显著降低AD模型大鼠脑中NO、NOS的含量.

    作者:王志超;孟庆瑞;安玉会;张维娟;张善锋;杨松华;毛红丽;马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郑州市区739名儿童发铜分析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铜缺乏不仅能造成低色素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骨质疏松,还可能与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的发病有关,增加成人病的发病率[1~3].作者于1997年4月至2001年10月,对郑州市739名2个月~7岁的儿童进行了发铜测试,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莹;梁军;宋红;李志洁;常雪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常用根管消毒药物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毒性

    目的:观察根管消毒药物甲醛甲酚(FC)、樟脑酚(CP)、氢氧化钙饱和液、氢氧化钙药尖及中药制剂洁尔阴的细胞毒性及毒性的可逆性.方法: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于含不同浓度的5种消毒药物中体外培养,通过MTT法测细胞增殖率、回复度及ALP活性.结果:①FC、CP对HGF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药物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细胞的回复度和ALP活性降低.②洁尔阴、氢氧化钙饱和液、氢氧化钙药尖对HGF增殖及ALP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FC、CP细胞毒性大,且细胞毒性不可逆.洁尔阴、氢氧化钙饱和液、氢氧化钙药尖无细胞毒性.

    作者:吴东红;许东亮;李亚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尿中微量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DM)肾损害早期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尿常规蛋白检查阴性,但若进行尿微量蛋白检测则可发现早期的肾小管和肾小球功能异常[1].作者对63例DM患者进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包括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以了解各种微量蛋白变化对发现DM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

    作者:崔允霞;常虹;徐雪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食管鳞癌组织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D44v6的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42例食管鳞癌中HCG、CD44v6的表达.结果:HCG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85.71%(18/21),高于无转移组57.14%(12/21),P<0.05.CD44v6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71.43%(15/21)也高于非转移组的38.09%(8/21),P<0.05.从Ⅰ级到Ⅲ级癌,HCG的阳性率依次为84.62%(11/13)、70.59%(12/17)和58.33%(7/12),各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的阳性率依次为76.92%(10/13)、52.94%(9/17)、33.33%(4/12),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和CD44v6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无相关关系.癌栓中的癌细胞和浸润血管壁的癌细胞HCG和CD44v6均呈强阳性表达.结论:HCG和CD44v6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有关,但2者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不同.

    作者:李道明;李珊珊;张云汉;张会娟;高冬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孕症合并卵巢囊肿136例临床分析

    不孕症妇女中卵巢囊肿较为多见,对囊肿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是治疗不孕症的关键.作者观察了本院不孕症门诊就诊的660例患者中卵巢囊肿的发病情况、囊肿的病理类型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翠莲;高航云;贾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内皮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四氯化碳诱导产生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内皮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四氯化碳组、正常对照组、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ETRA)治疗组、内皮素B受体拮抗剂(ETRB)治疗组,后2组在四氯化碳灌胃的基础上2次/d(间隔10 h)分别皮下注射BQ-123(12.5μg/kg)和BQ-788(15μg/kg);RT-PCR测定大鼠肝组织ETRA mRNA及ETRB mRNA表达水平.结果:内皮素A、B受体拮抗剂治疗组ETRA mRNA表达与四氯化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TRB mR-NA表达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够部分调节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肝组织内皮素受体mRNA表达水平.

    作者:许冰;赵春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腔内留置深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56例护理体会

    恶性胸腔积液是由原发于胸膜腔的恶性肿瘤、肺癌胸膜转移及其他脏器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引起的一种胸部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反复多次抽胸水,在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以达到减少渗出,促进胸水吸收,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这种方法需反复作胸腔穿刺,对患者的创伤大,而且易发生胸膜反应、化疗药物外渗、气胸等并发症[1].本科自2002年4月至2003年6月,对5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深静脉导管留置胸腔,持续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并在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宫颈鳞癌组织中E-钙粘附素的表达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E-钙粘附素(E-cad)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12例正常宫颈上皮、46例宫颈鳞癌和2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中E-cad的表达.结果:从正常宫颈→CIN→宫颈鳞癌组织,E-ca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63.6%和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6,P<0.01).宫颈鳞癌病理Ⅰ、Ⅱ、Ⅲ级E-ca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4%、25.00%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0,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30.77%,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的18.18%(χ2=13.33,P<0.001),临床Ⅰ~Ⅱ期与Ⅲ~Ⅳ期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8,P>0.05).结论:E-cad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判断宫颈鳞癌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丹;李珊珊;张红燕;高冬玲;任秀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疆O139群霍乱弧菌93006菌株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目的:构建我国新疆分离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93006菌株)的基因组文库,为研究我国O139群霍乱弧菌的来源及其基因组特征提供资料.方法:制备霍乱弧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基因组DNA,用Sau3AI酶将基因组DNA部分酶切成平均大小为32~40kb的片段,将部分酶切并经碱性磷酸酶(CIAP)处理的DNA片段与经XbaI、CIAP、BamHI处理的粘粒载体SuperCos1的载体臂相连接,连接产物经体外包装并转染大肠杆菌XL-Blue1 MR,经氨苄抗性筛选得到阳性克隆,构建霍乱弧菌的基因组文库.结果:该文库共获得了1 200个单克隆,平均插入片段的大小为32kb,空载率为0.05%,相当于9个库容量,从本文库中筛选到任一霍乱弧菌的DNA单拷贝序列的机率为99.98%,该文库能承受7次反复冻溶.结论:成功构建了我国新疆分离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93006的基因组文库,为进一步克隆霍乱弧菌的基因和研究我国O139群霍乱弧菌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作者:谢婧;段广才;郗园林;范清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16例体会

    本院从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对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使用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骨肉瘤组织中抑癌基因P27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人骨肉瘤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和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骨软骨瘤组织和30例骨肉瘤组织(骨母细胞型14例,软骨母细胞型5例,纤维母细胞型8例,混合型3例;高分化7例,低分化23例)中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骨肉瘤组织中P2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3.33%(10/30),低于骨软骨瘤中的80%(8/10)(P<0.05).骨肉瘤高分化组P2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43%(5/7),高于低分化组的21.74%(5/23)(P<0.05).骨肉瘤各病理亚型间P27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27蛋白表达与骨肉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骨肉瘤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作者:李月白;张岩;王义生;许建中;卢中道;王秀利;殷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对缺血缺氧新生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对缺血缺氧新生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9只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缺氧组、激光穴位照射组,每组3只.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不缺氧,后2组均制作缺血缺氧模型,缺血缺氧组动物不加任何治疗,激光穴位照射组于缺血缺氧后2 d,采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常规饲养22 d后,取海马区脑组织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清晰,细胞核膜光滑,胞浆内细胞器丰富,结构完整;缺血缺氧组神经细胞胞体水肿,核膜模糊,细胞器明显减少;激光穴位照射组神经细胞水肿减轻,核膜较清晰,细胞器较丰富.结论:氮氖激光穴位照射具有减轻缺血缺氧对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的作用.

    作者:刘伟;李宛青;吴爱群;曾光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食管癌细胞DNA聚合酶β的表达

    目的:了解食管癌细胞分化过程中DNA聚合酶β(polβ)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分化,应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分化和polβ基因的表达.结果:ATRA作用5 d后可以诱导Eca109细胞分化.wt-polβ和mt-polβ(截短的)基因的表达随着Eca109细胞的分化而降低.结论:ATRA可下调Eca109细胞wt-polβ和mt-polβ的表达,促使其分化.

    作者:金戈;赵继敏;吴景兰;杨红艳;赵勤;赵国强;郑乃刚;董子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宫腔镜经宫颈切除子宫肌瘤术98例分析

    传统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方法为开腹挖除瘤体或切除子宫.随着宫腔镜手术的问世,经宫颈切除子宫肌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不开腹、安全、简便、恢复快等优点,手术的预后可以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媲美[1].现对本中心采用TCRM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98例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申爱荣;杨淑玲;封全灵;白桦;李根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