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李珊珊;张红燕;高冬玲;任秀花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情况以及P53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增殖指数(PI)与P53蛋白表达.以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结果:各临床手术分期及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组织PI值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但在不同手术分期及组织学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加,P53蛋白表达增高,但与子宫内膜癌临床进展程度及恶变程度无显著关系.
作者:孟君;李英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糖尿病发病率日益增高[1]。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进展性发展,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作者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造影特点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范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鼠哮喘气道重塑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方法:将39只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以卵蛋白致敏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病理观察3组气道壁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Caspase-3在气道壁和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哮喘模型组气道壁、气道周围及肺泡区细胞PCNA阳性表达(13.00±1.87,20.46±4.1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2.20)及(15.00±4.83)(P<0.05),且与气道上皮层、黏膜层厚度及胶原沉积面积呈正相关(r=0.67,0.66,0.57;P<0.05).地塞米松干预组PCNA表达(9.54±2.15,13.08±3.40)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Caspase-3表达(5.38±1.45,3.82±1.70)高于哮喘模型组(4.92±1,85,5.62±1.56)(P<0.05).结论:细胞增殖过度和凋亡异常是哮喘气道炎症和重塑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地塞米松可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阻止气道重塑发生.
作者:贾天明;乔俊英;栾斌;邹丽萍;冯剑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无心跳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04只,随机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N组),另96只随机分为供、受体组,两两随机配对后再分为6组.C1、C2、C3组为实验对照组,E1、E2、E3组为实验组.C1与E1、C2与E2、C3与E3分别行活体供肝肝移植和心跳停搏后30 min、45 min供肝肝移植;N组仅于开腹后抽取下腔静脉血及切取肝组织备检.其中各实验组供肝保存液中加入L-Arg(1mmol/L),受体鼠在移植后门静脉(PV)复流前10 min从尾静脉注射L-Arg(100mg/kg);各实验对照组则用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移植完成后,于PV复流后1 h、3 h、24 h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N组相比,各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大鼠PV复流后1 h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ET水平、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应实验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在PV复流后1 h、3 h、24 h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ALT、AST、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实验对照组之间相比,C3、C2组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C1组(P<0.05),C3组明显低于C2组(P<0.05);C3、C2组血清ALT、AST水平、血浆ET水平明显低于C1组(P<0.05),C3组明显低于C2组(P<0.05);电镜下,实验对照组及实验组肝组织病理损害较N组为重,实验组病理损害较实验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NO/ET失衡是造成无心跳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L-Arg预处理能够改善NO/ET的平衡关系,从而减轻无心跳供肝在移植过程中的损伤.
作者:张水军;龚瑾;朱长举;宋燕;吴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经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骨折和脱位后,常遗留椎体高度恢复不全、后凸畸形矫正不理想、前脱位和侧方移位校正不全等后遗症[1,2].1997年7月至2003年10月,作者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185例,术中首先进行脊柱过伸牵引等手法复位,然后通过内固定器械进行进一步矫形复位,骨折脱位矫正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书连;刘志成;高延征;刘涛;赵永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2年5月至2002年12月,作者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36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程四国;王存丰;李启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高三尖杉酯碱(Homohrringtonine,HHT)对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HHT作用于HL60细胞12 h及0.02 mg/L HHT作用HL60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TRAP-PCR-ELISA检测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HHT浓度增加至0.04 mg/L和0.05 mg/L时,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与0 mg/L组相比明显下降(P均<0.05).0.02 mg/L HHT作用HL60细胞18 h、24 h、30 h后,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0 h组(P均<0.05),且低于空白对照(P均<0.05).结论:HHT是一种有效的端粒酶活性抑制剂,其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作者:孟小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6年至2002年,本院行急性左半结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253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5例,发生率为9.88%.现着重对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陈健民;朱长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KAI1/CD82蛋白表达与大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41例大肠癌中KAI1/CD82蛋白的表达.其中高分化腺癌74例,中分化腺癌90例,低分化腺癌42例,未分化腺癌35例;肿瘤位于黏膜层(T0)88例,黏膜下层(T1)19例,肌层(T2)55例,浆膜层(T3)42例,侵及外周组织(T4)37例.血道转移14例,淋巴道转移44例,种植性转移4例.结果:KAI1/CD82蛋白的表达随大肠癌恶性程度、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的增高而降低.临床分期有淋巴道和血道转移者KAI1/CD82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无转移者(P<0.01).结论:大肠癌浸润和转移可能与KAI1/CD82基因的低表达或失表达有关.
作者:陈壬寅;李珊珊;高冬玲;任秀花;阎爱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自2000年8月至2002年8月,采用去甲长春花碱(NVB)联合顺铂(DDP)、反应停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26例,近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广志;岳文彬;陈社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p53基因杂合性缺失(LOH)与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上皮各30例进行p53基因LOH检测.结果:p53基因LOH检出率在正常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鳞癌组织中分别为0,16.7%(5/30)和63.3%(19/30),逐渐增高(P<0.05).结论:p53基因杂合性缺失是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学事件.
作者:李卫江;段金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肝门部胆管癌,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起病隐匿,误诊率高,手术切除率低,引流术是重要的解决黄疸及内毒素血症的方法[1].本院1981至2002年间,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67例行各种引流术,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范正军;吴阳;王陆林;谢志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脑肽精(BPC)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2只.Ⅰ~Ⅶ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AD模型+生理盐水组,AD模型+脑复康0.3 g/kg治疗组,AD模型+BPC15 mg/kg治疗组,AD模型+BPC 30mg/kg治疗组及AD模型+BPC 60 mg/kg治疗组.向SD大鼠的海马注射5μg鹅膏蕈氨酸(ibotenicacid,IBO)建立AD模型后,分别用生理盐水、BPC或脑复康连续灌胃20 d治疗,1次/d,每次2 ml.灌胃期满后将大鼠断头处死,并立即在冰盘中开颅取脑做成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检测NO、NOS和AChE的含量.结果:①与Ⅰ组比较,Ⅱ组大鼠脑中NO、NOS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但AChE显著降低(P<0.05);②与Ⅱ组比较,Ⅲ组大鼠脑中的NO、NOS、AChE均无明显改变(P>0.05);③与Ⅱ组比较,脑复康组及BPC各浓度组大鼠脑中NO、NOS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AChE无明显改变(P>0.05);④BPC各浓度组NO、NO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hE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BPC能够显著降低AD模型大鼠脑中NO、NOS的含量.
作者:王志超;孟庆瑞;安玉会;张维娟;张善锋;杨松华;毛红丽;马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高校新生肥胖状况对体能素质的影响.方法:对郑州某大学医学院952名2000级新生以问卷方式进行普查,填表合格860人.对此860人的体重与铅球、短跑、长跑、立定跳远及引体向上/仰卧起坐5项体育达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肥胖前期及肥胖大学生除铅球掷远项目外,其他项目达标成绩随体重级别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不及格率逐渐升高.肥胖大学生达标不及格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大学生(P<0.01),肥胖前期大学生除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项目达标不及格率高于体重正常大学生外,其余项目不及格率2者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肥胖较肥胖前期对大学生体质有更大影响.大学生肥胖者体能素质较差,应加强营养健康教育,通过合理饮食、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及改进体育课教学方式加以改善.
作者:韩萍;王玲;吕全军;王旗;裴迎新;时宝庆;朱明君;江苏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NO与氟喹诺酮类药物(FQs)致痫的关系.方法: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诺氟沙星组、联苯乙酸(BPAA)-生理盐水组及BPAA-诺氟沙星组,分别灌胃BPAA 100mg/kg或生理盐水30min后腹腔注射诺氟沙星25 mg/kg或生理盐水.连续记录各组大鼠的EEG,分析痫样放电,用Racine's标准观察行为学改变,RT-PCR测定给药后大鼠额前区、海马不同时间iNOS mRNA的表达.结果:诺氟沙星-BPAA组大鼠EEG示痫样放电,并伴有局部抽搐和全身强直痉挛发作等行为学改变;给药后30 min和60 min在额叶皮层和海马iNOS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而其他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3组大鼠行为学、EEG及iNOS mRNA均无改变(P>0.05).结论:NO可能参与诺氟沙星合用联苯乙酸所致的痫样发作,其参与了痫性发作的始动机制,但对癫痫的维持作用不重要.
作者:张莉蓉;郜娜;贾琳静;田鑫;赵永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入选标准患者73例,按就诊顺序双盲随机分为受试组(n=37)和对照组(n=36).受试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泵入安慰剂,所有患者均静脉应用普通肝素和口服阿司匹林,疗程均为2.0~4.5 d.观察2组心电图改变、血小板聚集率、主要终点事件(顽固性缺血状态、新近心肌梗死和死亡)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受试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5),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主要终点事件有下降趋势,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胜利;党瑜华;黄振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四氯化碳诱导产生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大鼠内皮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四氯化碳组、正常对照组、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ETRA)治疗组、内皮素B受体拮抗剂(ETRB)治疗组,后2组在四氯化碳灌胃的基础上2次/d(间隔10 h)分别皮下注射BQ-123(12.5μg/kg)和BQ-788(15μg/kg);RT-PCR测定大鼠肝组织ETRA mRNA及ETRB mRNA表达水平.结果:内皮素A、B受体拮抗剂治疗组ETRA mRNA表达与四氯化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TRB mR-NA表达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够部分调节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肝组织内皮素受体mRNA表达水平.
作者:许冰;赵春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Bcl-2、Bcl-xl与神经细胞凋亡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栓线法阻断健康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MCA)血流2 h后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0.5 h,3 h,6 h,12 h,24 h和48 h断头取脑,在前联合处连续切片,分别进行TUNEL染色及Bcl-2、Bcl-xl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以假手术组作对照.结果:①脑缺血区部分神经细胞发生凋亡,再灌注0.5~48 h,凋亡细胞逐渐增多,凋亡指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至48 h时达高峰.②Bcl-2、Bcl-xl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开始表达,3~6 h达到高峰,24 h开始逐渐降低,至48 h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凋亡细胞,Bcl-2及Bcl-xl蛋白均分布在脑缺血梗死灶的周边,梗死中心区及正常区无表达.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神经细胞凋亡起着重要的作用,而Bcl-2及Bcl-xl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作者:蒋杞英;王志新;符风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AMI模型对照组(M组)、小剂量PGE1(25 μg·kg-1)预适应早期(L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LD组)、大剂量PGE1(150 μg·kg-1)预适应早期(H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HD组).C、M组经静脉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各PGE1预适应组给予PGE1对大鼠进行预适应.除C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预适应后20 min或24 h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诱发AMI.腹腔注射Isop后24 h测定左室内压的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及左室发展压(PLVD),测定并计算心电图Ⅱ导联J/R比值,并对心肌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M组左室内压的大上升速率、大下降速率和PLVD均降至C组的30%左右(P<0.01),而PGE1各处理组此3项指标均较M组显著改善(P<0.01);M组J/R值较C组剧烈上升(P<0.01),PGE1预适应各组则较M组显著下降(P<0.01);M组出现较严重的心肌梗死病理改变,PGE1预适应各组心肌坏死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PGE1预适应具有保护AMI大鼠心脏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病理改变的作用.
作者:冯国清;吴红霞;王振基;付润芳;翁世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肿瘤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扩增hTERT基因并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中,然后再亚克隆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用PCR扩增及限制性酶切法筛选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以DNA测序鉴定.结果:PCR扩增及限制性酶切法证实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成功.测序表明,hTERT基因片段与GenBank公布的相应基因同源性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7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68%.结论:成功构建了hTERT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与hTERT相关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红梅;赵国强;杨胜利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