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蓉;郜娜;贾琳静;田鑫;赵永星
本院1997年6月至2002年6月,对112例踝关节骨折脱位行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德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新生大鼠离体胰岛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途径.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川芎嗪处理组,川芎嗪处理不同时间组及不同浓度维拉帕米与川芎嗪共同处理组培养的大鼠离体胰岛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和高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结果:①川芎嗪1.0 mmol/L、2.0 mmol/L、4.0mmol/L作用于胰岛24 h,其基础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而高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无明显改变(P>0.05);②川芎嗪1.0 mmoL/L分别作用于胰岛12 h、24 h、36 h后,基础胰岛素分泌量高于对照组(P<0.05),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③维拉帕米25μg/L、50μg/L、100 μg/L与2.0 mmol/L川芎嗪联合作用后基础胰岛素分泌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川芎嗪能促进离体培养大鼠胰岛基础胰岛素分泌,其作用可能与激活钙通道有关.
作者:邢莹;许继田;张卫红;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PGE1)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C组)、AMI模型对照组(M组)、小剂量PGE1(25 μg·kg-1)预适应早期(L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LD组)、大剂量PGE1(150 μg·kg-1)预适应早期(HE组)及延迟保护作用组(HD组).C、M组经静脉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各PGE1预适应组给予PGE1对大鼠进行预适应.除C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预适应后20 min或24 h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诱发AMI.腹腔注射Isop后24 h测定左室内压的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及左室发展压(PLVD),测定并计算心电图Ⅱ导联J/R比值,并对心肌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M组左室内压的大上升速率、大下降速率和PLVD均降至C组的30%左右(P<0.01),而PGE1各处理组此3项指标均较M组显著改善(P<0.01);M组J/R值较C组剧烈上升(P<0.01),PGE1预适应各组则较M组显著下降(P<0.01);M组出现较严重的心肌梗死病理改变,PGE1预适应各组心肌坏死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PGE1预适应具有保护AMI大鼠心脏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病理改变的作用.
作者:冯国清;吴红霞;王振基;付润芳;翁世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婴儿期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常因大量的左向右分流而反复出现肺炎、心衰,继发肺动脉高压,需早期手术.2000年11月至2003年3月,作者共施行1岁以下婴幼儿VSD并肺动脉高压纠治术56例,疗效满意.
作者:范太兵;李群;徐红亮;石磊;范顺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鼠哮喘气道重塑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以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方法:将39只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以卵蛋白致敏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病理观察3组气道壁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Caspase-3在气道壁和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哮喘模型组气道壁、气道周围及肺泡区细胞PCNA阳性表达(13.00±1.87,20.46±4.1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00±2.20)及(15.00±4.83)(P<0.05),且与气道上皮层、黏膜层厚度及胶原沉积面积呈正相关(r=0.67,0.66,0.57;P<0.05).地塞米松干预组PCNA表达(9.54±2.15,13.08±3.40)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Caspase-3表达(5.38±1.45,3.82±1.70)高于哮喘模型组(4.92±1,85,5.62±1.56)(P<0.05).结论:细胞增殖过度和凋亡异常是哮喘气道炎症和重塑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地塞米松可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阻止气道重塑发生.
作者:贾天明;乔俊英;栾斌;邹丽萍;冯剑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细胞周期分布情况以及P53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增殖指数(PI)与P53蛋白表达.以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结果:各临床手术分期及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组织PI值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但在不同手术分期及组织学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细胞增殖活性增加,P53蛋白表达增高,但与子宫内膜癌临床进展程度及恶变程度无显著关系.
作者:孟君;李英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从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分离并鉴定神经干细胞.方法:利用无血清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齿状回神经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巢蛋白(Nestin)并鉴定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分离的细胞群可不断增殖形成神经球,并能自我更新,表达Nestin.自神经球分化出的细胞分别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结论:自海马齿状回分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
作者:刘廷磊;章茜;杨春;王书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是一种超短效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常被用于危重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2003年1月至6月,本院ICU采用该药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危重患者45例,总结如下.
作者:杨彩浮;李保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42例食管鳞癌中HCG、CD44v6的表达.结果:HCG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85.71%(18/21),高于无转移组57.14%(12/21),P<0.05.CD44v6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71.43%(15/21)也高于非转移组的38.09%(8/21),P<0.05.从Ⅰ级到Ⅲ级癌,HCG的阳性率依次为84.62%(11/13)、70.59%(12/17)和58.33%(7/12),各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的阳性率依次为76.92%(10/13)、52.94%(9/17)、33.33%(4/12),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和CD44v6的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无相关关系.癌栓中的癌细胞和浸润血管壁的癌细胞HCG和CD44v6均呈强阳性表达.结论:HCG和CD44v6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有关,但2者的作用机制和途径不同.
作者:李道明;李珊珊;张云汉;张会娟;高冬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后骨愈合及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较高,其病因是由于局部血运不足所致.1995年以来作者采用带旋髂浅血管缝匠肌骨块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40例,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德;韩医峰;王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鉴定表达序列标签(EST)在肝细胞癌(HCC)和癌旁非癌组织表达,扩增其全长.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21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非癌组织EST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扩增、测序获得全长,Blast检索GenBank.结果:此EST在HCC癌组织中高表达,癌旁非癌组织中低表达(P<0.05);序列全长为1 333 bp,含有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和Poly(A)尾;Blast检索为一功能未知基因.结论:获得一个和HCC相关候选新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打下基础.
作者:陈香宇;李建生;段芳龄;李玉龙;马军;薛乐勋;曾艳丽;孙鄢;孙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院从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对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使用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对缺血缺氧新生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9只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缺氧组、激光穴位照射组,每组3只.假手术组仅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不结扎,不缺氧,后2组均制作缺血缺氧模型,缺血缺氧组动物不加任何治疗,激光穴位照射组于缺血缺氧后2 d,采用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常规饲养22 d后,取海马区脑组织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清晰,细胞核膜光滑,胞浆内细胞器丰富,结构完整;缺血缺氧组神经细胞胞体水肿,核膜模糊,细胞器明显减少;激光穴位照射组神经细胞水肿减轻,核膜较清晰,细胞器较丰富.结论:氮氖激光穴位照射具有减轻缺血缺氧对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损伤的作用.
作者:刘伟;李宛青;吴爱群;曾光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传统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方法为开腹挖除瘤体或切除子宫.随着宫腔镜手术的问世,经宫颈切除子宫肌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不开腹、安全、简便、恢复快等优点,手术的预后可以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媲美[1].现对本中心采用TCRM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98例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申爱荣;杨淑玲;封全灵;白桦;李根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和浸润性导管癌(IDC)中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cat、β-cat、γ-Ca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ILC(其中有淋巴结转移17例)和64例IDC(有淋巴结转移14例)组织中α-Cat、β-Cat、γ-Cat的表达,按阳性癌细胞占肿瘤细胞的比例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38例ILC中α-Cat、β-Cat、γ-Cat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者分别为32例(84.21%),22例(57.89%)和33例(86.84%),而64例IDC癌组织中3者的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者分别为50例(90.62%),5例(7.81%)和52例(81.25%),α-Cat与β-Cat在ILC和IDC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β-Cat的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者在乳腺ILC和IDC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性(P<0.05),而α-Cat、γ-Cat在乳腺ILC和IDC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α-Cat、β-Cat、γ-Cat在乳腺ILC和IDC中表达均明显减少和缺失,提示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在乳腺浸润性癌发生发展中丧失了其正常的细胞粘附功能.β-Catenin的表达缺失和低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陈壬寅;李珊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CT)与脑囊虫病(CC)患者脑脊髓液(CSF)蛋白及酶类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测定CT患者(25例)与CC患者(25例)CSF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门东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活性与前白蛋白(PA)、IgG、IgA等浓度,并以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功能神经症状患者30例为对照.结果:2组患者CSF中4种酶活性与2种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A低于对照组.CT组NAG、AST酶活性与TP(总蛋白)、IgG、IgA水平高于CC组,CK-MB与LD酶活性及PA水平则低于CC组.结论:同时测定上述指标对临床鉴别诊断CT和CC疾病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陈会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igh-dose Ara-C,HDA)作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缓解后的强化治疗,可使AML的长期疗效得到明显改善[1],但不良反应明显增加,使得部分患者不能顺利地完成化疗.因此做好大剂量HDA化疗期间和化疗后的护理工作,对保证大剂量化疗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2].从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本科共收治接受HDA治疗的AML患者58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秋霞;李清芬;李素娥;贾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bFGF真核表达载体导入MSCs,用抗药性标志选择方法筛选出阳性克隆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bFGF表达分泌情况.结果与结论:经转染bFGF真核表达载体的MSCs细胞呈阳性,说明经转染的MSCs表达并分泌bFGF蛋白.MSCs有望成为bFGF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理想载体.
作者:许予明;马兴荣;秦洁;宋波;张化彪;张博爱;张苏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食管癌细胞分化过程中DNA聚合酶β(polβ)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分化,应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分化和polβ基因的表达.结果:ATRA作用5 d后可以诱导Eca109细胞分化.wt-polβ和mt-polβ(截短的)基因的表达随着Eca109细胞的分化而降低.结论:ATRA可下调Eca109细胞wt-polβ和mt-polβ的表达,促使其分化.
作者:金戈;赵继敏;吴景兰;杨红艳;赵勤;赵国强;郑乃刚;董子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p53基因杂合性缺失(LOH)与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上皮各30例进行p53基因LOH检测.结果:p53基因LOH检出率在正常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鳞癌组织中分别为0,16.7%(5/30)和63.3%(19/30),逐渐增高(P<0.05).结论:p53基因杂合性缺失是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学事件.
作者:李卫江;段金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