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奇;杜秋萍;杨建丽
目的:寻找一种适合于火棉胶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程序的廉价的粘片剂.方法:选用市售白乳胶、明胶作为粘片剂,观察火棉胶切片经过免疫组化染色程序处理后的脱片及染色情况.结果:以白乳胶、明胶作为粘片剂的脱片率分别是6.7%、100%.结论:白乳胶可作为一种廉价的粘片剂用于火棉胶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作者:陈向东;董雪蕾;董明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早产儿颅内出血是引起死亡或幸存者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据报道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40%~50%,病死率50%[1].为了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现将作者应用苯巴比妥联合立止血的预防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况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视网膜脱离状态下玻璃体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及视网膜细胞的动态变化,为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青紫兰家兔制备视网膜脱离模型,模型制备后8 h,1 d,4 d,7 d,14 d以夹心酶免疫反应方法检测玻璃体NGF的水平,同时制备视网膜光镜、电镜标本,观察视网膜细胞的动态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①家兔正常玻璃体NGF的水平为(16.48±2.52)ng/L.视网膜脱离后8 h玻璃体NGF水平已增加,1 d后达正常水平的126倍;脱离后第4 d为正常水平的4倍;第14 d降至正常水平.②视网膜脱离后第4~7 d变性及凋亡视细胞数增加,与玻璃体NGF水平显著负相关.③视网膜脱离7 d后神经节细胞层的厚度与玻璃体NGF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NGF对视网膜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提示外源性NGF可应用于治疗视网膜脱离.
作者:孙声桃;郭希让;吴景兰;鲍玉洲;王永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在早孕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药物流产(药流)中,即使它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较人流后时间长,量多.为了减少米非司酮抗早孕后阴道出血,作者加用了抗纤溶药物6-氨基己酸,并进行了临床观察.
作者:聂磊;宋淑欣;李焕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16、cyclinD1、CDK4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中的意义及其相互间的作用.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3例食管癌手术标本的p16、cyclinD1、CDK4蛋白进行标记.结果:在鳞癌组织中,3种抗体的阳性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和/或胞浆中,且从正常鳞状上皮→癌旁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p16的阳性率逐渐下降,而cyclinD1、CDK4的阳性率却逐渐上升.正常上皮与癌组织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癌分化程度下降,p16阳性率呈下降趋势,Ⅲ级与Ⅰ级鳞癌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未检出cyclinD1、CDK4与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论:p16、cyclinD1、CDK4蛋白表达的变化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三者构成的调节通路障碍可能参与了癌的发生.
作者:牛韵韵;李靖若;高巍;张蕾;高冬玲;张云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990年至2000年共收治外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46例,经尿道会师牵引术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作者对术后性功能情况进行了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浩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4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表面表达的情况.方法:采集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识别CD44分子的两种单克隆抗体(IM7和S5)结合的阳性率;并结合临床分析其意义.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表达CD44分子的多寡存在极大差异(0%~100%),不同FAB分型之间也存在差别,以M3及M5型表达率高.同时,两种单克隆抗体识别CD44分子的阳性率亦不同.结论:CD44分子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的表达存在异常,其构型可能发生改变,这可能是某些类型急性白血病易于发生髓外侵润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延方;李国玲;王锦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许多研究证明,孕妇的营养与新生儿体重有密切关系[1].为了解城市孕妇孕期营养素摄入状况与婴儿出生体重(mb)的相互关系,以便从营养学角度提出改进措施,作者从郑州市区在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做孕期检查的初孕妇中,随机抽取31人,进行连续追踪观察.
作者:付三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999年元月至2000年12月,应用MZ-V型碎石机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尿路结石1 00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李晋荣;张浩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在世界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1].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其死亡率居第4位(17.38/10万),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自1985年Greider等[2]首次发现端粒酶以来,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当今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激活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望成为食管癌诊断及预后的良好指标,并为食管癌的防治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蕾;张云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症状持续且对各种治疗反应较差的心力衰竭.本院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1月对50例临床上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缬沙坦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仲琳;刘文波;刘少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994年9月至2000年6月,作者在应用Ducke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的基础上,对某些细节进行了改良,行一期修复尿道下裂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昀;董青竹;樊福东;尹乾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国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地方株SH蛋白基因的遗传特点、变异特征.方法:从本室保存的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流行特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地方株中抽取7株,分别用RT-PCR扩增其SH蛋白基因并克隆到PTZ18R载体中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我国RSV地方株间SH蛋白基因相比较变异的部位及形式很相似,地方株间核苷酸全序列的同源性为97.0%~100%.结论:RSV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流行特征与SH蛋白基因的变异无明显关系.
作者:王予芳;王之梁;钱渊;耿学辉;万里涛;邓洁;刘成贵;常汝虚;刘常清;朱宗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使用催产素引产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1月~1997年10 月无任何异常因素的住院孕妇共738例,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催产素引产组,比较2组间分娩情况和母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引产组产程时间、羊水污染、软产道损伤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正常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而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急产率、剖宫产率均较正常组升高(P<0.05).结论:对于无引产指征的正常孕妇使用催产素干预分娩进程可能使母儿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应慎重使用.
作者:崔世红;封全灵;刘爱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刺激大鼠海马后脑干镇痛核团5-HT的变化,分析海马在镇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不给动物任何处理;B组:疼痛组,以大鼠右侧后脚掌注射 2.5g/L多聚甲醛0.4 ml作为疼痛模型;C组:谷氨酸钠组,将疼痛模型动物经腹腔注射20g/L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固定在脑立体定位仪上,按George Paxions定位图谱用微玻管将0.5μl(1 mg/L)L-谷氨酸钠(L-GLU)注射入大鼠右侧海马;D组:生理盐水组,同上向疼痛模型动物海马内注射0.5μl生理盐水.4组动物均于2 h后处死,常规灌注冰冻切片,采用SABC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缝大核(NRM)5-HT神经元阳性细胞个数及光密度等均值.结果:疼痛刺激后,PAG、NRM内5-HT水平较正常显著增高(P<0.05),谷氨酸钠组则较疼痛组进一步增加.结论:海马兴奋后,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使5-HT大量释放,参与镇痛.
作者:高艳;吴爱群;张静;方智慧;周延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罗哌卡因是一新型长效局麻药,作者通过分组对比观察,具体评价其硬膜外阻滞用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效果.
作者:郭萍;姜丽华;林河;赵保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986年7月至2000年7月,共收治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37例,其中26例行胆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制备食管癌cDNA探针用于Reverse Northern Blot筛选差异基因片段.方法:提取食管癌组织总RNA,通过逆转录反应,用地高辛标记为cDNA探针.结果:所制备的探针灵敏度高达0.0lng/L.结论:用该方法制备cDNA探针快速、经济,所需模板RNA量少,可用于大规模初筛差异基因片段的研究.
作者:陈东;陈奎生;张云汉;殷智榕;高冬玲;李文才;宋一民;马长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呼吸困难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见于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等,死亡率极高,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立,成功地将呼吸机应用于临床,使过去认为必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肺出血患儿获得了新生.作者于1999年5月至2000年3月,用德国产Babylog20lP型和美国产Bear CUB 750 vs型婴儿呼吸机对32例呼吸困难的新生儿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中奇;杜秋萍;杨建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近年来应用“化湿运脾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素血症,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耀生;牛保太;邹爱玲;李慧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