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安氟醚复合麻醉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姜丽华;邱林;郭萍

关键词:异丙酚, 安氟醚, 静吸复合麻醉
摘要:目的:观察异丙酚-安氟醚复合全麻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0例食管癌患者在异丙酚、芬太尼诱导,异丙酚、安氟醚、维库溴铵麻醉维持下施根治术.观察诱导前、后及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患者清醒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诱导前后血压变化有显著差异,诱导后血压一过性下降;术中血压平稳.手术时间(174±26)min.异丙酚总用量(166±63)mg.手术结束至清醒时间在10min之内,无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安氟醚复合麻醉两药具有协同作用,使麻醉维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迅速完全,无不良反应.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鼠伤寒沙门菌L型变异引起细菌质粒和外膜蛋白的丢失

    目的:了解鼠伤寒沙门菌L型变异对细菌质粒和外膜蛋白的影响.方法:在鼠伤寒沙门菌L型的诱导传代过程中,取传不同代的L型细菌提取质粒,观察质粒图谱的变化.提取鼠伤寒沙门菌稳定L型的外膜蛋白,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外膜蛋白的变化.结果:鼠伤寒沙门菌L型在诱导传代过程中原菌的质粒逐渐以致全部丢失,大多数外膜蛋白亦丢失.结论:鼠伤寒沙门菌发生L型变异后,原菌的质粒不能稳定遗传,且有外膜蛋白的丢失.

    作者:骆卫锋;胡志荣;赵凤兰;胡军;徐友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11例治疗体会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慢性炎症性脱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由Hinman等(1967年)正式命名[1].作者1983年3月~1997年2月共收治11例患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例患者均附合Hinman提出的CIDP诊断标准,男6例,女5例,年龄23~63岁,平均(43±3.5)岁.其中缓慢进展型9例,病程短者3个月,长者2a;复发型2例.2例有发热、上感,余均无诱因.以双下肢麻木起病者5例,以四肢麻木无力起病者4例,以双上肢麻木无力起病者1例,双下肢浮肿起病者1例;肌力在Ⅱ~Ⅳ级不等;球麻痹者6例;阳萎者2例;有末稍型感觉障碍者6例;肌萎缩5例;四肢腱反射减弱4例,消失7例;脑脊液细胞数1例为14×106L-1,余均正常;蛋白质低59mg/L,高300mg/L.肌电图运动传导速度减慢1例,感觉传导速度减慢6例,失神经传导2例.

    作者:刘惠萍;陈攸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异丙酚-安氟醚复合麻醉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异丙酚-安氟醚复合全麻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0例食管癌患者在异丙酚、芬太尼诱导,异丙酚、安氟醚、维库溴铵麻醉维持下施根治术.观察诱导前、后及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患者清醒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诱导前后血压变化有显著差异,诱导后血压一过性下降;术中血压平稳.手术时间(174±26)min.异丙酚总用量(166±63)mg.手术结束至清醒时间在10min之内,无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安氟醚复合麻醉两药具有协同作用,使麻醉维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迅速完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姜丽华;邱林;郭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密县金银花及其茎、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密县金银花及其茎、叶中绿原酸含量.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仪进行氯原酸含量测定.结果:金银花、茎、叶中氯原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5%、0.48%、1.75%.结论:用其叶可替代金银花,能够提高药用价值,扩大药用资源.

    作者:张雁冰;寇娴;王桂红;赵清治;武雪芬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Ⅳ型胶原测定

    目的:探讨监测肝纤维化程度敏感的血清学指标.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40名正常人及125例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a)、Ⅳ型胶原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组、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组、肝硬化组血清TNF-α、Ⅳ型胶原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急性黄疸性肝炎(急黄肝)组(均P<0.01),其中肝硬化组较慢迁肝组、慢活肝组又显著升高(P<0.01),而急黄肝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随肝纤维化进展,血清TNF-α、Ⅳ型胶原水平均呈上升趋势,验证了肝纤维化程度与Ⅳ型胶原间定量关系,且发现TNF-α可能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又一个良好指标.

    作者:郑素军;葛松华;李丽平;张秀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鼻腔原发恶性淋巴瘤5例

    鼻腔恶性淋巴瘤较少见.作者统计了1993~1998年间原发于头颈口腔鼻腔恶性淋巴瘤148例,其中原发于鼻腔并波及患侧面颊部者5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鼻腔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男3例,女2例,年龄在18~32岁.病理诊断全部取材于鼻腔瘤体,经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确诊为恶性淋巴瘤.其病理组织分型:淋巴母细胞性恶性淋巴瘤2例;多型细胞性恶性淋巴瘤2例;透明细胞性恶性淋巴瘤1例.均为高度恶性淋巴瘤.

    作者:王琳;姜红光;王天才;姜国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犬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实验研究与临床肝移植1例报告

    目的:探讨犬原位肝移植技术和临床肝移植术中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以及滚压式转流泵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滚压式转流泵进行静脉-静脉转流的情况下,进行15例犬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实验研究,并为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对术中及围手术期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和处理.结果:滚压式转流泵转流效果良好;15只犬肝移植存活9只;临床肝移植患者存活3.5个月,死于肺部感染,肿瘤无复发.结论:大动物的肝移植实验研究是临床肝移植的必要技术准备;在肝移植中用滚压式转流泵进行静脉-静脉转流安全可行;肝移植可用于肝癌的治疗.

    作者:张水军;邱全胜;许翠英;吕先萍;张继先;刘保平;叶学祥;许培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率降低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某医院1993年和1996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下降的原因.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年份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科室的分布,不同年份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构成比、不同危险因素的医院感染率,找出造成医院感染率下降的原因.结果:1993年和1996年住院患者性别分布无差别,不会引起2a感染率的差别.1996年住院患者中年龄≥60岁者(18.9%)多于1993年(17.0%),一般认为高年龄组医院感染率较高,可见该院不同年份患者年龄分布的差异不是造成医院感染率下降的因素.从科室分布来看,主要科室患者分布在2a间无显著差异,故科室分布与感染率的下降关系不大.患糖尿病、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引流的比例1996年高于1993年;使用免疫抑制剂、放疗、ICU、昏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因素的构成比1993高于1996年.危险因素构成比的变化亦不能合理地解释医院感染率下降的原因.患糖尿病、泌尿道插管、使用免疫抑制剂、ICU、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血液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化疗、手术9项因素1996年的医院感染率低于1993年,这些因素的医院感染率降低是医院总感染率降低的真正原因.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9项主要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医院感染率的降低.研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应以感染率为主要依据,不能只看构成比的变化.

    作者:张卫东;范秋萍;张会芹;袁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酶联免疫印迹法对弓形虫速殖子功能性抗原分析

    目的:研究弓形虫功能性抗原,为开发弓形虫病诊断试剂及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方法,对弓形虫抗原及弓形虫速殖子抗原中能与免疫兔血清和弓形虫抗体阳性人血清起特异性反应的抗原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弓形虫速殖子抗原的蛋白组分在SDS-PAGE中用125g/L的分离胶可产生较好的分辨率,分离出30多条区带.免疫印迹分析表明2种抗血清均能特异地识别弓形虫速殖子抗原,共同识别的抗原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43000、33000、27000、14000.结论:这些抗原组分是诱导宿主产生对弓形虫感染免疫应答的功能性抗原.

    作者:张艳;刘宗文;杨柳萍;冯祖梅;史崇敏;张维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的术中护理配合

    本院自1995年至1998年进行了15例同种异体犬肝移植,在犬肝移植实验研究成功的基础上,1997年8月为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获得成功,现将手术室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侯晓旭;张曾梅;张水军;段素君;毕惠萍;李荣花;孙荣燕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肺不张268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988年1月~1998年7月对268例肺不张患者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68例,男145例,女123例;年龄27~73岁,平均53.5岁,≥40岁189例,占70.52%.全部病例均经正、侧位胸片诊断,大部分经支气管体层摄片或胸部CT证实.对268例患者均实行纤支镜检查1~2次,结合临床抗炎或抗结核治疗观察及其他诊断方法,后诊断肺癌162例,炎症83例,结核14例,其他病因9例.

    作者:吴湘;刘敏先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He-Ne激光与化学药物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比较

    牙本质过敏是常见的牙体病,很多因素可导致该症发生,临床治疗多以化学药物脱敏[1],疗效不确定.作者采用He-Ne激光对20例牙本质过敏症患者行脱敏治疗,同时与40例牙本质过敏症化学药物治疗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学军;曹选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提供全面的身心照护与支持.其宗旨是减少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提高其生命质量,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让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内,安详、无憾地到达生命的终点.临终关怀同样包括对家属的安抚和关心,并做到日后随访,帮助其家庭正常生活的恢复.

    作者:韦丽鹤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硝酸甘油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9例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临床类型.由于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多,人类老龄化趋势明显,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1994年3月~1998年3月作者用硝酸甘油及复方丹参进行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玲;孟健;孙伟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犬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5次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犬原位肝移植的手术技术及严重循环生理紊乱的处理方法.方法:用15只杂种犬进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采用全麻及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在受体无肝前期及新肝期补给相当于1/2和1/4血容量的胶体液.结果:术中受体犬循环生理紊乱均得到纠正;术中死亡6只,存活9只.结论:肝移植术中的严重循环生理紊乱,可以经静脉-静脉转流及适量输血补液进行纠正;在静脉-静脉转流情况下进行原位肝移植是一安全的方法.

    作者:苟建军;张水军;金中奎;刘红春;李利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创伤性休克并发急性胃扩张1例

    1998年2月5日收治1例因炸药爆炸而致创伤性休克患者,虽经全科医务人员全力抢救,但终因合并急性进行性胃扩张而致抢救失败,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女,50岁,农民,于1998年2月5日上午在家自制儿童摔炮时,不慎导致1kg左右炸药爆炸,被炸伤头面部、左上肢及左大腿部,下午1时被紧急送至本院.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9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8/5kPa,神志恍惚,极度烦躁不安,头面部、左前臂、左手、左大腿部广泛炸伤.创面布满砂石粒弹孔,皮肤烧伤不明显,渗血不多,其中右侧额眶部有一3cm长不规则伤口,深达颅骨,未探及明显与颅内相通伤道.

    作者:刘军科;孙海玉;张华;张辉;钱旭晖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消炎痛对急性脑外伤家兔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消炎痛对家兔急性脑外伤后早期脑血流速度的影响,评价消炎痛在脑外伤治疗中对颅内压的作用.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家兔急性颅脑损伤模型,并于致伤后10min开始经静脉推注消炎痛4mg*kg-1.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监测其对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同时用颅内压监护仪观察其对脑外伤后颅内压的影响.结果:消炎痛可使脑外伤后心缩期脑血流速度显著降低(P<0.01),而对舒张末期脑血流速度影响不大(P>0.05).随着脑血流速度的降低,颅内压升高的速度及幅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炎痛可在不影响正常脑循环的基础上,降低脑血流速度,减少脑血流量,防止脑血流过度灌注,从而有效地控制颅内压的过度升高.

    作者:谭占国;冯祖荫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50例正常人和50例MI患者的左房收缩时间间期(LASTI).包括左房射血前期(APEP)、校正心房射血前期(APEPC)和左房射血期(AET);肺静脉S峰、D峰、A峰;二尖瓣血流E峰、A峰及E/A比值.MI组给予抗舒张障碍治疗3周后再测量各项指标.结果:MI组的APEP、APEPC缩短,AET延长;肺静脉S峰、A峰增大,D峰减小;二尖瓣E峰减小,A峰增大(P<0.01).MI组治疗3周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综合多指标分析能提高左室舒张功能评价的准确性.

    作者:刘沙;杨青;李越平;张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75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是再灌注并发症之一.由于成功的再灌注有可能导致致命性的RA,因此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作者对75例院前经静脉溶栓的患者进行分析,并观察其心律失常的特点.

    作者:逯锦涛;段宝民;李斌;王卫民;郭浩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先天性左膈肌缺损致膈疝1例

    1 病例介绍女婴,胎龄44周,二胎,于1997年4月6日自然分娩.其母36岁,农民,孕期经过良好.产程进展顺利,婴儿出生时呈苍白窒息状,Apgar氏评分:1min2分,在右胸部可听到不规则心音.给予清理呼吸道、保暖、吸氧、人工呼吸等综合治疗无效死亡.尸检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身长53cm,体重3900g,口唇、面部及四肢末端发绀,剖开胸腹腔,见左胸腔被小肠袢及脾脏充填.纵膈明显向右偏移,心脏大小正常,被膜下有散在出血点,右肺大小形态正常,呈淤血状,左肺体积较右肺明显缩小,质软,膈肌左侧正中有一卵圆形裂孔,大小为3cm×1.5cm,为小肠及脾脏进入左胸腔的通道,腹腔脏器除淤血外无异常.取两肺做浮扬试验结果阳性.

    作者:宁保玲;史玉勤;董保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