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6例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患者的减压窗张力显著下降,偏瘫及意识状态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GCS评分明显提高,全脑室系统尤其是侧脑室明显缩小。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可有效治疗颅脑外伤并发脑积水,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死亡。
作者:郑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患者,对照组35例患者,实验组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结果采用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4%,采用保守治疗的治疗有效率为82.9%。结论对股骨近端出现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贾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合芒硝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用逍遥散加减内服合芒硝外用治疗。结果治愈25例,显效3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结论逍遥散加减合芒硝外用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
作者:李平;刘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腰椎骨质增生是一种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的腰椎骨质退行性病变[1]。因腰椎代偿性骨质增生,继发骨关节肥大出现骨关节边缘变尖、变锐呈唇样改变,形成骨刺样突起,由于增生压迫临近血管、神经,造成部分组织缺血、发炎、水肿致腰部疼痛、酸胀,功能活动受限[2],严重时可见下肢坐骨神经疼痛。其病程迁延、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轻微,不易引起重视,仅表现为腰腿酸痛,时轻时重,以久坐,劳累后或晨起时疼痛明显,适当活动或休息后减轻。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椎间盘的蜕变,症状逐渐重,腰部僵硬,疼痛无力;休息时加重,稍事活动后减轻;过劳加剧。蜕变后形成的骨赘可刺激或压迫相应的神经根,产生腰,臀,腿的麻木,疼痛等神经刺激或压迫症状,而使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 X 射线片能显示椎体有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等表现[3]。
作者:王文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物不良反应( ADR)报告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完善,随着报告数量的增多,医务工作者对ADR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儿科患者因其自身生理条件的特殊性,在ADR方面的表现与成人有较大区别[1]。尤其1-3岁的儿童各系统功能不健全,肝、肾功能低下,对药物的敏感与大龄儿童和成人有较大差异,易发生ADR。其中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多,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发生寻麻疹、斑丘疹、面部潮红及皮肤瘙痒等,重则累及消化、呼吸、神经系统,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何减少儿童ADR的发生,我们实施以下护理对策。
作者:刘冬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支气管炎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此病多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以冬季较常发病,春暖后缓解,本病进展缓慢,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我国90%以上的肺源性心脏病均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我院对37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了病床的周转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家属接受知识指导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 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名。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进行出院指导,而实验组患者由责任组长按照制定的脑梗死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模式要求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并在患者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后进行ADL得分评定。结果出院第4周、2个月及5个月实验组ADL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家属进行脑梗死偏瘫知识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ADL得分,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发生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采用小支架植入治疗措施、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积累临床经验。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患者资料共240例,其中小血管支架组患者96例实施了小血管支架植入手术;大血管支架组的144例患者,实施了大血管支架植入手术;对两组患者之间的手术方法、临床特点、预后等异同进行比较。结果小血管支架植入组成功率为97.78%,大血管支架植入组成功率为99.04%;小血管支架组的患者Ⅱ型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大血管组;手术过程中并发症及在随访期间的预后方面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在支架植入的成功率、预后方面,小血管支架组与大血管支架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可以在临床上安全应用以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狭窄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大连市公安司法机构劳改、劳教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情况,防止 HIV在监所中传播与蔓延,为今后制订该人群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进入大连市各公安司法机构的两劳人员进行了HIV感染情况调查;采集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试剂初筛,初筛阳性标本送确认实验室确认;对阳性感染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132名两劳人员中,检出 HIV 感染者9例,检出率为2.87‰,平均年龄29.33岁,均为男性;对9名感染者进行个案流调,其中7例有静脉吸毒史,1例有男男性接触史,1例有商业性行为史。结论两劳人员属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加强HIV的监测和控制不容放松。
作者:任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11月于本院治疗的64例小儿腹泻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对64例患儿进行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并进行控制感染。结果64例小儿腹泻患者的平均病程为(6.2±1.4) d,64例满意临床护理,有64例患儿治愈出院,其中有15例为臀红患儿,占23.4%。结论在进行小儿腹泻患者的治疗时,应加强严密监护,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进行精心的临床治疗,进行正对性的护理,两者进行配合,可提高患儿治愈率,提高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贾海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显微手外科患者的护理管理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显微手外科的患者450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护理要点的护理管理方法,比较护士在实施护理管理后的护理考核和护理质量情况以及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此组患者实施针对护理要点的护理管理模方法后,护士疾病知识的普及、护理操作规范、病房管理以及护理文书的书写等方面均较实施前的合格率有所提高,前后比较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士的考核优秀率也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护理要点的护理管理方法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要点护理管理方法可以明显的提高护士的优秀率、护士个人素质、护理操作规范、病房管理、护理文书的书写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程玉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性脑梗死的患者8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其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康复训练、定期检查、戒烟酒、心理状态护理干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结果研究组规律服药的完全遵医率占50%,对照组完全遵医率占29%。研究组的 Barthel指数为75±10;对照组Barthel指数为40±10,有显著性差别意义(t=7.56,P<0.01)而且观察组的患者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性脑梗死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所提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孙利;宋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联合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方法及疗效验证。方法对31例患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产儿进行对照治疗,治疗组的17例患儿进行气管插管处理,将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滴入插管内,之后将插管取出,与NCPAP装置相连,接受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6小时后,有27例早产儿的呼吸窘迫现象得到改善;24小时后,经胸腔拍片,29例有效,有6例患儿采用机械进行通气。结论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上,肺表面活性物质与( NCPAP)联合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能安全快速地缓解早产儿呼吸窘迫的症状,增大了早产儿的存活几率,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阮榜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MMC)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收集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52例共183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共98只眼)和对照组(72例例共85只眼),两组均行相同的切除术,观察组在术中应用 MMC,对照组不予以MMC,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级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1%,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合理应用MMC,可提高疗效,并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包头医学院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进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量法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对380例包头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结果膳食结构方面男、女大学生对豆类、乳类、蔬菜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比较相对不足;大学生能量摄入量偏低;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例及三餐分配热能分配比基本合理。结论包头医学院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合理,某些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应加强大学生膳食营养教育,合理改进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量,以提高营养水平。
作者:高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喀左县2012年学校卫生工作的现状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学校卫生工作当前存在管理难以落到实处、部分工作开展困难、监督力量薄弱等三个方面的问题。结合日常卫生监督执法实践提出了四项建议:一是尽快修制订学校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工作规范;二是解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待遇低、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使农村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得到加强;三是完善学校卫生档案管理,创新学校卫生工作新模式;四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卫生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加强肠内营养配置室管理,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加强人员素质的培训,不断提高科室管理水平,采取各种有效预防措施。结果杜绝了医院感染发生。结论加强肠内营养配置室管理,细化各种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根本保障。
作者:徐少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及螺内酯片组成的神经内分泌拮抗疗法在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过程中治疗的意义。方法对我科实施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的强心、利尿基础治疗上加用以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及螺内酯片组成的神经内分泌拮抗疗法,通过定期测定左室射血分数评估其心功能恢复的程度,评估该神经内分泌拮抗疗法的临床意义。结果试验组43例患者经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恢复至40%以上(临床表现符合NYHAII级)的时长组较试验组43例明显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在强心、利尿的基础治疗上加用以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及螺内酯片组成的神经内分泌拮抗疗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心功能恢复的过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昂;梁法禹;梁智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9月期间于我院行开胸手术治疗且合并术后心肺并发症的1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7d出现气胸及皮下气肿6例,肺部感染5例、肺不张2例、胸腔积液1例、呼吸衰竭1例,发现7例心律失常;其中心律失常并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并肺不张1例,皮下气肿并肺部感染1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3例,终均顺利脱机,无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提高对老年患者开胸手术术后并发症的认识,早期发现、及时预防与救治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姝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科室检验的不合格血样30份和检验科采集的合格学样30份,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标本10项生化指标和正常标本测得值差异有显著性。结果高于或者低于正常值,酶类、电解质和胆红素影响大。结论溶血标本对生化指标项目有干扰,临床检验过程中应该采取措施避免标本溶血发生,减少生化检验误差,提高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姜汉天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