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近端骨折采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不同效果观察

贾海英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3例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患者,对照组35例患者,实验组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结果采用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4%,采用保守治疗的治疗有效率为82.9%。结论对股骨近端出现骨折的患者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预防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位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体位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预防体位并发症中的循证护理。结果本组病人通过积极治疗和循证护理,均未出现体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在输尿管结石病人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祥英;周木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通过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60例,采用腹腔镜超声检查患者肝胆组织,术中在腹腔镜超声的指导下进行肝胆肿块切除。结果60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超声辅助检查,明确肝管走向指导手术。其中14例行囊肿开窗手术,17例行肝穿刺活检术,10例行肝肿块切除手术,11例行胆囊切除术、8例行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在腹腔镜超声的辅助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腹腔镜超声具有定位准确、利用率高的特点,值得在腹腔镜肝胆手术中推广应用。

    作者:合贝尔江·力提甫;克比尔江·力提甫江;艾力·毛拉依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策略,选取我院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90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患者入院时采取自设的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入院前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实验组在住院期间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一个月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在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进程有积极意义。

    作者:何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肠内营养制剂蛋白源的营养评价研究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制剂蛋白源的营养评价。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100例危重症患者通过肠内营养进行支持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内营养治疗后100例患者在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血红蛋白(HGB)等营养指标方面均明显好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制剂营养均衡全面,能满足人体每天所需的营养要求,生物利用度高,能有效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受抑制的免疫功能。

    作者:滕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干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干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我单位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认知率、心理状态及家庭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对照组用药前后比较无差异,干预组健康教育后,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于干休所老年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好,建议推广。

    作者:姚雅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7例内瘘不良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17例内瘘不良患者的护理总结透析病人出现内瘘不良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7例患者进行宣教,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提出各种内瘘护理方法,对病人内瘘进行综合护理,使内瘘血流量提高,满足透析需要,达到正常透析的目的。结果17例患者或家属对透析及血管通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医生配合较好,护理过程较顺利,取得效果较满意,内瘘功能明显改善,流量明显提高,保证了透析效果。结论规范综合护理,可以改善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挽救即将破坏的内瘘或延长内瘘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马德升;刘凤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评价

    目的:对螺旋CT三期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l2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51例胃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手术前,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螺旋CT三期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实验中,51例患者CT检出率为100.0%;T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72.55%,N分期与病理分期符合率为52.94%。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三期扫描对于术前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燕;王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常规标本的保存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中血常规标本保存时间对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8个健康体检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观察其在全自动分析仪测定下,不同时段变化情况。结果8h范围内标本测定参数无明显变化,24h 范围内血常规标本的 MCV 参数、PLT参数、PDW参数及MPV参数均出现显著性变化情况,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标本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对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作者:吕正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探析

    目的:观察血常规检查中血涂片分析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00份正常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以1800份异常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利用血液分析仪对血涂片白细胞类型、形态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800例正常血液标本经血涂片检测后,12例存在异常,假阴性发生率为1.5%,而1800份异常血液标本血涂片检测后,784份为正常血液标本,假阳性率为43.5%。从血涂片检测过程中发现血液标本存在异常性的幼稚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现象。结论通过对血涂片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疾病确诊率,及时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赵嘉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90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前,90后大学生已逐步成为大学生的主流军,大学生是我国人才资源基础,其知识能力与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本身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某高校90后女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当前90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张家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如何做好卫生监督稽查工作

    目的:了解和掌握我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稽查工作的现状,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详细统计了我省各级卫生监督稽查科人员年龄、学历、专业、职称构成情况以及稽查工作开展情况。结果调查发现我省卫生监督稽查工作存在稽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及稽查文书使用率很低等问题。结论通过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加强稽查人员队伍建设等途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耿继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静脉穿刺易成功法的研究进展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常用的基础技术操作,也是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静脉穿刺易成功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伟连;苏晓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眼球摘除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

    眼球摘除术是在患眼眼球的功能已经全部丧失或者即将全部丧失的情况下,为解除患眼剧烈疼痛而实施的治疗手段,手术虽有利于保护健眼或解除生命危险,但患者一般难以接受这种破坏性的毁容治疗措施[1]。眼球摘除影响患者的五官美容,患者承受着躯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和痛苦,绝大多数患者易产生严重的负性心理,不同患者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及心理自控能力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反应也有不同。我科对眼球摘除术患者采取安慰、解释和疏导的护理方法,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重建健康心理,积极配合医护,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眼球摘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仝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隐匿性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隐匿性甲状腺癌患者高频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隐匿性甲状腺癌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确诊断24例,声像图表现为实质性不均匀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边缘不规则,结节内或转移淋巴结内有微钙化灶。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隐匿性甲状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正雷;王华;石祥娜;宋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09例小儿上腹痛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109例上腹痛患儿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9例上腹痛患儿,对患儿进行胃镜检查、Hp(幽门螺旋菌)检测及病理检测,分析消化道疾病与Hp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109例患儿中,十二指肠炎15例,浅表性胃炎52例,消化性溃疡14例,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炎21例,食道炎3例。 Hp感染率31.2%,疾病检出率96.3%,Hp感染患儿的病理检测结果表现为组织明显损伤,两者为正比关系。结论上腹痛患儿多为消化道疾病,Hp感染率越大,消化道疾病发病率越高,Hp感染是导致患儿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

    作者:杨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4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充血、无水肿。术后病理检查,在增生的纤维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红细胞和炎细胞。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2-18个月,无复发病例,治愈率达100%。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一经明确诊断,应立即采取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病灶,避免病情复发;并且在剖宫产术中应积极采取防御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膳食钙骨密度与儿童肥肥胖关系剖析

    目的:了解膳食钙骨密度与儿童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某小学三年级学生600名进行调查,收集本组学生的基本资料,对学生实施体格检查,重点做好体重的记录,用食物频率表调查学生的钙摄入量以及实施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查,终对膳食钙骨密度与儿童肥肥胖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学生中有220名为超重肥胖,占总数的36.67%,其钙的摄入量为647mg/d,学生的超重肥胖发生率随着单位体重钙的摄入量成增高而降低,学生的超重肥胖发生率减少,膳食钙与骨密度成正相关关系。结论肥胖率与单位体重钙成负相关关系,乳钙占总膳食钙的百分比与骨密度成正相关关系,它能够促进骨密度,并且其效果会随着总钙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强。

    作者:鲍永霞;籍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2011年6月---2013年3月入院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详细观察患者住院时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类型、左心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值、脑钠肽浓度,研究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情况及疗效,并对出院1个月的患者进行心力衰竭用药与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分析。结果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发生室性心律失常,选取的50例患者中有21例(42%)普遍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随着心室扩大与心功能恶化不断提高。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值明显低于未发生者( P<0.05),而其脑钠肽值显著增高。临床上采用胺碘酮的患者与未采用相比,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明显减少β受体阻滞剂使用量。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患者预后、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衰治疗药物等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

    作者:冯国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式剖宫产手术432例分析

    目的:我院开展新式剖宫产术,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切口位于髂前上棘连线下3cm,仅切透皮下脂肪,直达筋膜,将筋膜切一小口,横向撕开皮下脂肪、腹直肌、腹膜,选择可吸收线150cm长的圆头针连续锁扣子宫全肌层,连续缝合腹膜层、筋膜层,不缝合皮肤与皮下脂肪,用皮肤缝合器直接粘贴于腹壁切口上下缘,调整缝合器上下缘间距对合腹部切口,与传统的改良式下腹弧形切口剖宫产术相比。结果新式剖宫产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进食早、疼痛轻、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腹壁光滑无瘢痕,伤口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结论新式剖宫产更接近自然,将损伤减少到低限度。

    作者:何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对策研究

    当前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越来越高,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公立医疗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了设计分级医疗制度、设计激励和约束机制、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的公立医改提供思路。

    作者:刘斌;裴庆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