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艮珍;张哲
目的 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疗效.方法 160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均来自我院产科,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在剖宫产术前、术中、术后均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160例剖宫产手术均顺利完成,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产生并发症,母婴平安,均如期痊愈出院.经过出院指导,出院后随访时产妇康复,婴儿发育正常.结论 给予剖宫产产妇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牛军莉;李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面部动力性皱纹是在皮肤衰老的基础上,由于面部相应部位表情肌反复地习惯性收缩而产生,典型如上面部抬头纹、鱼尾纹、眉间纹等.传统的美容除皱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有一定的风险,容易造成面部表情不自然等现象[1].埋线疗法作为非手术填充疗法中的一种,其应用于美容临床已得到广泛的认可.本文通过介绍埋线疗法治疗上面部动力性皱纹,并探讨埋线疗法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为广大同道提供参考.
作者:苏文武;郑照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并总结健康教育内容.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71例为本次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6例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护士健康教育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更高,焦虑抑郁程度降低,各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在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作者:张雪梅;刘丽娟;张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出血的原因分析.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08年2月-2012年2月入住我院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60岁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为老年组;年龄<60和≥18岁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为中青年组,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 老年组胃,食道肿瘤所致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的低于中青年组,有诱因和先兆症状的上消化道出血中青年组多于老年组;老年组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是上消化道溃疡或肿瘤的可能并伴有呕血,合并症多,故要尽快明确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计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滑膜炎颗粒治疗职业相关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治疗210例重体力劳动职业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男142例,女68例;年龄40-65岁,平均48.2岁.其中,运动员32例、矿工51例、搬运工44例、农民8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实验组用滑膜炎颗粒治疗,对照组选用酮基布洛芬治疗,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药物在治疗职业相关性膝骨性关节炎方面都有良好的疗效,在疼痛程度计分(VAS)、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率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试验证明,滑膜炎颗粒治疗重体力劳动职业相关性膝骨性关节炎局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的效果确切,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李鹏飞;靳宪辉;张庆胜;崔胜杰;代宏杰;魏巍;武佳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干眼症是角结膜干燥症的俗称,指的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泪液的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降低,以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同时伴有眼部不适[1].近些年,临床上儿童干眼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症状类似成年人的干眼症,而且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这对儿童视力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大大的降低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因此儿童干眼症的研究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
作者:漆文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针对近期有部分住院患者反映我院部分药品使用过于频繁,用量较大,而且存不良用药的情况;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情况,现对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部分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分析,对患者反映较多的几个品种进行重点抽查,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李勇波;黄志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将膀胱乳头状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方法 选择50位被诊断为膀胱乳头状肿瘤的病人的肿瘤的病理组织切片,由我院三位资深病理科医生分别独立阅片,做出诊断结果后,再通过讨论统一所有病例病理切片的诊断结果.结果 内翻性乳头状瘤有3例,乳头状瘤有2例,低恶性的潜能的乳头状肿瘤有13例,乳头状癌Ⅰ级有15例,乳头状癌Ⅱ级有9例,乳头状癌Ⅲ级有8例.和原来的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是72%.乳头状癌Ⅰ级和低恶性的潜能的乳头状肿瘤是诊断分析出现的主要分歧.结论 观察膀胱乳头状肿瘤的关键是其结构组织以及细胞的异型性,但各个病理医生的经验不同所下的诊断也不同,所以对于经验尚浅的病理医生来说尤须进行回顾性的总结才能下正确的病理诊断.
作者:宋聚星;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医院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护理模式.通过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建设人性化服务环境和人性化护理的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妇产人员的需求,而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改善护理质量,不但能够增强医院的竞争力,还能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
作者:赵淑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尿毒症终末期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的血液透析,我科在护理该类患者时,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显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护理贯穿整个血液透析过程.透析前为患者安排舒适的环境,给予心理指导.透析中熟练进行动静脉穿刺,密切关注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患者穿刺处有无渗血,及时有效处理.透析后指导患者正确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并加强家属的宣教,使患者有一个舒适的生理心理状态.
作者:张元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上虞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也日益增多,给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几点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思考.
作者:高爱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在尿毒症长期颈内置管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分析尿毒症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在服用与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患者中出现的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差异.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结果 共20例患者平均年龄(56±10.2)岁,10例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10例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者半年内未有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者,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者半年内出现导管堵塞者2例,静脉血栓形成者3例.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在尿毒症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预防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圆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 4组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处理及重建处理.结果 VR法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重建时,370mgI/ml浓度对比剂效果更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mgI/ml浓度对比剂的使用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节约资源;采用5ml/s的注射速率相比3ml/s注射速率可得到更优的成像效果.结论 一般采用64排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急性肝动脉血管呈现扫描及处理时,采用370mgI/ml浓度对比剂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作者:温琳峰;贾月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关于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认识、管理、治疗共识不断更新.本文主要围绕2011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发布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指南>[1]、2011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的<基因l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指南>[2]及2012年亚太肝病学会发布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治共识>[3],介绍CHC推荐治疗方案.
作者:张满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辨证施护在带状疱疹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营养神经、抗病毒、中医中药等方法为90例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并对患者辨证施护,对患者神经痛缓解的程度以及带状疱疹的皮掘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患者经过一周的治疗后,疼痛消失并且皮疹消退的患者比例为90%,疼痛完全消失、全部皮疹均消退者为81例,疼痛基本消失、皮疹基本消退者有9例.结论 带状疱疹病人在接受了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后再配合完成辨证施护,患者疾病状况恢复良好,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邓元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7年6月到2010年6月肿瘤患者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就感染科不监控和认真监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传染病传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在预防传染病监控,有效地改变了现代肿瘤科注重疾病治疗而忽视传染病传播监控工作的局面,对于医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严德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和传播的风险进行评估,针对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 收集全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人群免疫状况、人群脊灰抗体水平、应急及快速反应能力、影响我市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因素等情况,评估哈尔滨市脊髓灰质炎疫情输入与传播的风险.结果 哈尔滨市AFP病例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国家标准;脊灰疫苗(OPV)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均大于98%以上;5岁以下儿童脊灰抗体阳性率大于98%,抗体滴度在较高水平;我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健全,具备处理脊灰病毒输入、防范脊灰疫情传播的能力.但是,以乡为单位,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个别地区未达95%以上,个别地区脊灰疫苗估算接种率较低;个别县近三年无AFP病例报告;我市人口流动性大,国际国内交通便利,毗邻俄罗斯等近期有脊灰流行的国家.结论 我市发生本地脊灰病毒传播流行的可能性较小,不排除有脊灰病毒输入的可能性.
作者:徐虹;高晓丽;孔晓红;孙东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以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0年9月行剖宫产手术出血病例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剖宫产术后出血中38例出血量500-1000ml,18例1000-2000ml,4例2000-3000ml,2例>3000ml.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居首位,占66.13%,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辨别出血的高危因素,术中正确使用宫缩剂、及时缝合和输血,可有效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并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刘碧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重度颅脑挫伤中应用去骨瓣减压手术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措施,为有效减低重度颅脑挫伤术后并发症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回顾性抽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确诊为重度颅脑挫伤期患者45例,采取去骨瓣减压手术及防护措施,观察记录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结果:V级(恢复良好)17例(37.8%),Ⅳ级(中残,但生活基本能自理)14例(31.1%),Ⅲ级(重残)5例(11.1%),Ⅱ级(植物生存)4例(8.9%),Ⅰ级(死亡)5例(11.1%).结论 去骨瓣减压手术能有效减轻重度颅脑挫伤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光峰;王勇;杨波;周紫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氧气驱动雾化与空气压缩泵雾化治疗儿童哮喘的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儿童哮喘治疗有效的吸入方法.方法 2012年1月到2012年11月科室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3天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2例(40.0%),好转17例(56.7%),总有效29例(96.7%),无效1例(3.3%);对照组显效9例(30.0%),好转18例(60.0%),总有效27例(90.0%),无效3例(10.0%).观察组SaO2在雾化吸入后为(95.0±4.0)%;对照组SaO2在雾化吸入后为(93.0±3.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均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法,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并且在疗程上提高哮喘患儿的SaO2,应作为首选的吸入治疗方法.
作者:赵欣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