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及对策

邓晓霞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护理, 饮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严重者会致残或猝死,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的折磨,严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良好的心态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起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静脉输液已经作为一种临床基本的治疗手段,作为一名综合医院门诊注射室的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也要随之提高.输液能使机体获得水分营养和药物治疗,维持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1].静脉穿刺能否一次成功非常重要,小儿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将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治疗与抢救.

    作者:郝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推荐治疗方案

    关于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认识、管理、治疗共识不断更新.本文主要围绕2011年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发布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管理指南>[1]、2011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的<基因l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指南>[2]及2012年亚太肝病学会发布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治共识>[3],介绍CHC推荐治疗方案.

    作者:张满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灸对中风患者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 主要研究针灸对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8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非针灸治疗组.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1).结论 针灸对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武洪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眩晕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探讨老年眩晕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和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老年眩晕患者54例,按照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27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眩晕发生率与随访半年眩晕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眩晕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以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能够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对提高老年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预混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重组甘精胰岛素(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与预混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60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组(A组30例)和预混30R组(B组30例),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和胰岛B细胞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PGH)、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下降(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升高(p<0.01).A组降血糖达标更迅速,A组较B组发生低血糖率更低.结论 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作者:辛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社区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

    现阶段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重,糖尿病已成为各年龄段健康的隐形杀手.我国现有糖尿病人近4000万,其中2型糖尿病占95%以上.现在治疗糖尿病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约60%-70%血糖控制不理想.糖尿病本身的病程很长,难免给患病者带来身体的疲惫和心理上的惧怕,所以,在社区建立起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经济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对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负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

    作者:范小萍;梁宪春;叶东海;沈莉;王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妇产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创建与成效

    我们进一步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对护理职责强化,夯实基础护理,护理质量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保障,为患者提供满意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创建妇产科优质护理提供帮助.

    作者:杨国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门诊护理质量管理

    门诊是医院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窗口,做好门诊的导诊、疫情报告等工作,有效防范突发事件,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而且也将会给患者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

    作者:李锦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B超诊断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使用B超诊断的特点以及具体诊断价值,为后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工作提供合理性的参考意见.方法 对我院接受的9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B超诊断检查工作,诊断位置在患者的右下腹以及全腹,将诊断情况进行全面记录.结果 通过手术以及病理的全面证实接受B超诊断的9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终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已经达到了90%左右.结论 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B超检查俨然已经成为诊断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状态.

    作者:许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儿童哮喘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中、轻度哮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吸入激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口服,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儿咳嗽、睡眠、喘息、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根据儿童哮喘疗效判断标准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经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能够有效抑制患儿哮喘,起到收缩,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吸入激素的用量,疗效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许仙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短节段通用脊柱系统内固定加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短节段通用脊柱系统内固定加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5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5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骨折复位均良好,术后椎体平均高度、Cobb's角神经功能、神经功能都恢复良好.结论 短节段通用脊柱系统内固定加伤椎内植骨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颜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6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疤痕子宫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采用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mg后,予米非司酮150mg顿服.B组单纯注射依沙吖啶100mg.记录宫缩发动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引产成功率、清宫率、产后出血量及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引产成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A组在宫缩发动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清宫率及引产并发症情况等方面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桂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我市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状况的思考

    职业健康监护: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影响及其程度,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病的发生发展.职业健康监护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的管理是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作者:于久洪;关欣;任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11例溺水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溺水引起肺的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并窒息,导致缺氧,进而引发心跳、呼吸骤停,随之机体的呼吸、循环、血液、神经、物质代谢等均发生严重紊乱,如不及时抢救,将迅速危及生命[1].据WHO估计,2002年全球约38万人死于非故意溺水(除洪水、运输事故和水上运输事故引起外),溺水成为全球意外伤害中继交通伤害和跌落之后的第3位死亡原因[2].

    作者:许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与对策

    目的 对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及心理护理,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共收住108例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与对策.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58d,出院时精神状况良好.结论 患者及家属均感到满意.

    作者:曹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12年1-6月份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进一步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特点和趋势,从而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2012年1-6月我院排序前十位抗菌药物的消耗情况及消耗金额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并分析.结果 β-内酰胺类应用频率较高,硝基咪唑类和喹诺酮类使用频次较低,氨曲南、头孢他啶有盲目乱用现象,每月抗菌药物的前十位消耗金额占药品消耗金额的比例趋于平稳.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仍存在个别品种用药过度、集中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相关措施的落实.

    作者:武生芳;张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分时辩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采用中医分时辩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了我院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所收治的192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为64例患者,对患者分别采取基础治疗、西药治疗和中医分时治疗的方法.经过三周之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中医分时辩治治疗和医药治疗的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都显著的低于治疗前,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分时辩治治疗和医药治疗的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患者FPG、TG、TC明显低于西药组,HDL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采取中医分时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糖尿病患合并抑郁症的失眠、心烦等一些临床症状,并且有效的降低了患者血脂和血糖,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孙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60例

    目的 探讨四逆散加味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60例,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逆散加味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明显疗效,同时也能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男患者35例,女患者2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9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为其护理的时候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预防感染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周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当前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对卫生保健服务的需求,迫切要求对现行的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革的方向与举措.

    作者:王延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