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毕璇

关键词:公共场所, 卫生监督, 检测工作
摘要:公共场所作为人们进行日常社会交际、商业交易和旅游娱乐等活动的地方,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怎样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成为当务之急.虽然我国根据社会现状修改颁布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我国的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2000年,Pappone等首创了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经过环肺静脉口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获得成功,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1].

    作者:张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给予参考.方法 对2009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超急性期给予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结果 42例患者中,出现T波高尖26例,有ST段抬高22例,有缺血性J波14例,急性损伤阻滞13例,无明显变化3例.结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超急性期心电图会出现有T波高尖、ST段抬高,有缺血性J波和急性损伤阻滞,部分患者也会无明显变化,需要医生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赵淑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肛肠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肛肠手术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进行治疗的1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的服务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自理能力.结果 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97.23±2.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55±4.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肠手术的患者采取优质的服务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的痛阈,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桂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呼吸内科病房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将我院88例临床上患有呼吸疾病并由真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把病因、诊断依据、治疗方案及其效果作出分析,并对其作出数据分析.结果 在这88例患有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痊愈患者40例,显效患者21例,无效患者11例,恶化患者2例,死亡14例,总疗效效率为81.82%,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治疗前.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因抗生素使用的增多应该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使用良好的治疗方案减少死亡率.

    作者:史序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的医疗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妇产科护理更是得到了大家的高度重视.妇产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妇产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新生儿和女性,刚刚生产后的女性在心灵和身体上都比较脆弱,年轻的父母对与新生儿的护理基本上没有任何经验.因此,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要比一般的护理工作更加的细心和耐心.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作者:孟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上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为6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抗感染、吸氧、支气管扩张等常规综合性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组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观察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在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状态,有效的缩短病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且能有从多个环节对气道炎症进行抑制,是治疗和预防支气管哮喘的首选药物,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运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取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吴焕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疗效

    目的 探讨使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30例(33眼)白内障青光眼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手术前和手术后的视力、房角、前房深度以及眼压,随访3-6个月.结果 30例患者在手术后眼压明显下降,视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房角有所增宽并重新开放,前房深度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加深.结论 对白内障青光眼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使前房加深、眼压下降、视力提高、房角增宽.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ICU综合症的常见原因及护理

    目的 ICU综合症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方法 选择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ICU治疗的4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ICU综合症的患者120例,未发生ICU综合症的患者310例,将这两组患者就性别、ICU治疗时间、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环境影响、有无精神类疾病、肝肾功能、家庭经济情况、治疗药物等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ICU治疗时间、环境影响、有无精神类疾病、肝肾功能、家庭经济情况、治疗药物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其他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ICU综合症是多因素作用产生的一种临床表现,造成患者形成ICU综合症的因素很多,以上均是较为常见的因素.患者通过合理的护理、改善周围环境、有效护患沟通、满足老年患者合理的要求、适当减少治疗费用等均可有利于减少ICU综合症的发生.

    作者:张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防治24例分析

    目的 分析讨论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结果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6例、迟发血肿10例、重度肺挫伤肺水肿2例,腹腔内脏破裂2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4例.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有弥漫性脑肿胀、颅内血肿、脑水肿等,提高术前认识,加强手术期的管理,时机的把握,正确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不同的病因采取行对应的治疗措施,可以降低急性脑膨出的重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刘文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睫状体冷冻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疼痛比较

    目的 比较小梁切除联合睫状体冷冻术和单纯睫状体冷冻术的术后疼痛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9年2月--2012年5月所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0例(50眼)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两组,单纯组采用单纯睫状体冷冻术,联合组采用小梁联合睫状体冷冻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状况.结果 联合组在术后1d和3d的术后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1周和1个月的术后疼痛情况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的疼痛时间为(1.5±0.7)d,单纯组疼痛时间为(3.8±1.2)d,两组疼痛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显著低于单纯组.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睫状体冷冻术相较于单纯睫状体冷冻术是一种较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江毓玲;廖春明;唐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体会

    手术室工作因其特殊性,是一个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一旦发生失误,轻则影响病人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重则病人致残甚至死亡.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是手术室管理工作者工作的重点,也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回首我们的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蒲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及人文护理

    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腔镜检查在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肠道镜检就是这一技术的具体应用.肠道镜检是利用电子结肠镜由肛管直肠,沿肠道逆行,经过全程结肠,可至回肠末端,从黏膜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佳选择,它是通过显示屏幕可清楚观察到大肠粘膜的细微变化如炎症、糜烂、溃疡、出血、色素沉着、息肉、癌症、血管瘤、憩室、粘膜下病变等.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通过肠镜的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部位及范围.特别是近年来对结肠微小病变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以及肠道息肉、肿瘤的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文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低压冲洗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研究

    低压冲洗治疗结直肠吻合口漏的治疗方法,运用引流,经导管冲洗等方法,显著缩短病程,避免二次手术,提高了疗效.研究将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探讨出一种治疗低位肠吻合口漏的新技术.具有疗程短,疗效好,痛苦小,经济方便,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育葵;许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8例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后低血氧饱和度的护理分析

    血氧饱和度SpO2是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约95%-97%,一般不低于94%,90%以下就存在缺氧.缺氧是机体氧供与氧耗之间出现的不平衡,即组织细胞代谢处于乏氧状态.机体是否缺氧取决于各组织接受的氧运输量和氧储备能否满足有氧代谢的需要.对手术后各种生理指标的监护可以加强医护对病情的了解,以往的临床观察方法不易识别早期缺氧,而应用血氧饱和度监护仪持续无创监测,能连续动态地观察机体氧合情况,及时发现早期低氧血症,为术后的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1].

    作者:韦凤莲;玉冰;江桂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普外术后患者舒适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普外术后患者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普通外科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共23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1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普通护理工116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为88.7%,对照组患者为79.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5.7%,对照组为87.9%,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普外科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帮助患者术后的恢复,间接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治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疾病,如何诊治本病已成为摆在医生面前的难题.西医在心衰的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也有比较满意的效果,故笔者将近年来各医家对心衰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辩证治疗进行总结.各医家比较认同的心衰病机为本虚标实,其分型及治疗基本是以其病机为依据展开的.

    作者:肖慧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糖尿病的饮食护理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施以饮食调养,使其在进食过程中保证所摄入食物含糖量处于低限度,在对机体正常需求予以维持的状态下,使胰岛B细胞负担相应减轻,促进B细胞恢复自身功能,进而促进患者餐后2h以及空腹血糖指数有效降低,接近或等同于正常水平.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院治疗的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结果 糖尿病患者在得到合理有效的饮食调养以及健康指导后,其机体营养平衡,营养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糖代谢紊乱症状得到有效纠正.结论 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需要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饮食控制,并持之以恒,方可对病情发展做出合理控制,对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做出有效预防.

    作者:张德兰;莽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评价结核感染斑点实验对肺外结核诊断的敏感性

    目的 评价结核感染斑点实验(T-SPOT.TB)对肺外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明确诊断的肺外结核患者36例,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后对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TB-Ab),PPD皮试3种方法诊断肺外结核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 T-SPOT.TB,PPD皮试,血清TB-Ab 3种方法敏感性分别是91.7%(95%CI,78%-98%),37.5%(95%CI,19%-59%),12.1%(95%CI,3%-28%),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病的敏感性与后2种方法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假阴性低,优于PPD皮试及TB-Ab检测,有助于排除结核感染,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周乐亮;马亚楠;艾飞艳;沈守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10年至2012年郑州市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至2012年郑州市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方法 对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构成比,对死亡原因构成及死亡地点和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金水区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乡镇有显著性差异,乡镇高于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是死亡的重要成因,途中死亡和发弃治疗的比例偏高,应提高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对儿童的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应变能力,新生儿死亡占46.5%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点人群,提示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工作中加强全区产科及围产期保健门诊的业务技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要加强Nicu和儿科抢救设备的更新及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全面提高婴幼儿的救治成功率,从而降低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吕全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