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咽喉部异物治疗体会

陈春光;张莹;刘伟林

关键词:咽喉部, 异物, 治疗, 体会
摘要:咽喉部异物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我科采用多种方法行咽喉部异物267例取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合理用药分析及不良反应

    近年来,我国病人对药物的不良反应逐步增多,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威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我国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现象高达25%,远远超过全球药物不良反应7%的比例.看病、吃药在人民生活当中是不可避免的,合理的用药对于百姓的生活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医院合理用药提出合理意见.

    作者:陈向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一例原发性、同时性左乳癌﹑左肾透明细胞癌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一例原发性、同时性左乳癌﹑左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护理中的心理干预.方法 通过对病人的术前、术后心理干预和出院后的心理支持.结果 减轻了两次手术的心理压力,融洽了护患关系,减轻了治疗副反应,促进患者的康复.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这种罕见恶性肿瘤患者以佳的心态接受治疗,促进康复,提高了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桂英;张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2例丙泊酚静脉麻醉行无痛人流术者(实验组)和140例行传统人流术者(对照组)的疼痛情况,术中出血量、发生人流反应综合征例数比较.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人流反应综合征发生率则少于对照组.结论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已成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有效的镇痛药,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厚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低剂量螺旋CT进行健康体检的方法及其可行性探讨

    目的 分析和探讨低剂量螺旋CT进行健康体检的方法及其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期间收治的4298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剂量组,约为2182例,一组为低剂量组,约为2116例,在研究过程中,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电流对两组体检者实施螺旋CT扫描,并且针对两组患者的病变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1].结果 经对两组患者体检结果的评价分析,低剂量组检出率为34.31%,而常规剂量组的检出率为35.65%,对两组受检者的检出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健康体检,完全可以满足疾病的筛选要求,其方法具有可行性,可在健康体检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世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在手术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对缓解患者手术时紧张恐惧的心理的影响和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病人及手术特点,结合护理工作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对病人进行访视并对手术方式、方法及结果等与病人沟通.结果 患者以佳的心理状态获得佳的手术,提高了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结论 加强术前访视、术后随访,能够提高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牛铁铮;韩玉顺;薛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治疗1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经皮肾镜取石组和后腹腔镜组各60例,经皮肾镜取石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腹腔镜组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果 后腹腔镜组显效54例,显效90.0%,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经皮肾镜取石组显效52例,显效86.7%,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皮肾镜取石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平片显示术后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后腹腔镜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相差不大,而经皮肾镜取石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平片显示术后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方面明显减少,值得推广.

    作者:齐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徒手旋转胎头术在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徒手旋转胎头法,降低胎先露异常引起的胎儿性难产,通过缩短产程,减少对母体、胎儿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4487例住院病例中持续性枕后位262例,持续性枕横位1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2例持续性枕后位旋转成功244例,成功率93.1%.184例持续性枕横位旋转成功181例,成功率98.3%.结论 及时发现胎先露异常,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不仅大大降低胎儿性难产,降低手术助产及剖宫产,减少对母体、胎儿的影响,而且方法简单易行,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推广应用.

    作者:吴翠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析CT影像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CT影像检查在诊断肠胃间质瘤时的应用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3月到2012年11月进行手术确诊的肠胃道间质瘤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资料和其他临床资料.结果 60例肠胃道间质瘤患者中,良性21例,交界性与恶性39例;肿块横径在3-20cm之间,形状包括圆形、分叶形及类圆形;肿瘤边界清楚41例,边界模糊19例;患者术前诊断显示,良恶性准确率86.7%,诊断有无转移符合率94.4%.结论 CT检查比较清晰的显示肿瘤部位、生长方式、形态大小、内部结构特征等,并能及时对转移情况进行分析;详细观察及深入分析胃肠道间质瘤CT影像特征,有益于患者手术前诊断.

    作者:王良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及展望

    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是胎儿畸形中常见的一种胎儿,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及预后,随着超声心动图的不断发展,其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超声心动图可较清晰显示心脏四腔心、房室瓣膜、房室间隔、大血管等结构及其活动情况,对严重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有较大帮助.

    作者:徐伟林;林洁;陈金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体会.结果 46例患者全部顺利出院,效果满意.结论 采取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红彬;杨志敏;张晓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论儿童青春期健康保健指导

    青春期是由儿童逐渐变为成年人的一个过渡阶段,也是人生重要的阶段,此期的健康指导对于青春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发展,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儿童青春期健康保健越来越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进提高儿童青春期安全意识、关注儿童青春期日常饮食、定期全面体检和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进行阐述,指导儿童青春期健康保健.

    作者:何国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深刺次髎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机理探讨

    对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分析,从中、西医角度探讨深刺次髎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机理,为其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林广华;赵斌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在消化性溃疡病情观察中的价值

    目的 了解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能否作为消化性溃疡病情观察指标.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的方法,分别观察了解健康人、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以及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CRP的变化,比较它们的差别.结果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血清CR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溃疡性结肠炎组要高于消化性溃疡组和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消化性溃疡组治疗前后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血清CRP含量目前尚不能反映消化性溃疡病情的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姚路静;昝松波;杨花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5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予以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语对照组(P>0.05).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P>0.05).一年内观察组有25例患者溃疡愈合,对照组为8例,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黄丹妮;姜芳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门诊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门诊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50例在门诊需要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护理对象,对输液之前、穿刺过程进行护理的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对门诊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有效护理,患儿在输液过程以及穿刺过程中明显减少哭闹情绪,患儿康复质量优良,输液工作完成的比较顺利.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门诊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工作效率,保障医护质量,具有临床护理意义.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远洋船员膳食营养初探

    通过对远洋船员航海期间膳食研究,按照合理营养的要求对我国远洋船员各航海阶段食物构成和营养摄入量的分析对比,结合船员所处的特殊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提出改善其营养状况的措施.

    作者:孙建利;冯志;赵扬;刘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ECT联合X线、CT在腰腿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讨论ECT联合X线、CT在腰腿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腰腿痛患者均进行ECT、X线和CT检查,比较分析各单项检查以及联合检查对诊断的灵敏度、精密度.结果 在诊断腰腿痛患者中,ECT、X线、CT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92.5%、53.3%、70.8%,精密度分别为85.8%、61.6%、66.7%,特异性分别为59.1%、67.8%、71.7%,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精密度、特异性分别为95.0%、90.8%、98.3%.结论 ECT能更早显示出病灶,是腰腿疼较好的筛选方法,X线平片、CT检查特异性较强是腰腿痛常规的基本的检查方法,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更高,所以三种方法具有互补作用.

    作者:李明浩;崔时珍;玄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新生儿气胸的临床与X线分析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新生儿气胸以及X线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52例气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取患儿仰卧水平侧位以及仰卧前后为的胸片,对其胸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所有患儿的胸片检查结果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其主要表现有胸前部气胸、隔面气胸、内侧纵隔旁气胸、外侧肺气胸等.结论 在对存在气胸的新生儿进行临床诊断时,其具有一定的X线特征,对新生儿的气胸情况及早发现,对于患儿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来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生软骨瘤的X线和CT表现

    目的 探讨内生软骨瘤的X线和CT表现的特点,提高对内生软骨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内生软骨瘤的X线和CT表现.结果 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0-55岁,平均年龄34.4岁,8例见于手足短管状骨,4例位于干骺端,3例位于骨干髓腔.结论 位于干骺端或骨干髓腔内的内生软骨瘤X线呈囊状膨胀性骨质透光区,骨皮质变薄,内有不同程度的钙化;CT表现为瘤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其内可见点状,小环状或不规则钙化,CT能很好地显示病灶与骨髓腔的分界和骨皮质受累情况,对大多数可做出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范志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孕妇产后出血的抢救与护理.方法 通过我院产后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及护理.结果 大多数是由于产妇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结论 产后出血是一种凶险的产后并发症,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产妇的生命的安全.

    作者:赵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