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刺次髎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机理探讨

林广华;赵斌斌

关键词:次髎穴, 机理探讨, 中风, 便秘
摘要:对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分析,从中、西医角度探讨深刺次髎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机理,为其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40例普外科患者及15例护士为观察组,另选取风险管理以前的40例普外科患者及15例护士,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宣教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有利于规避护理中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谭莉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肛周脓肿的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42例肛周脓肿患者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通过有效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选取的42例肛周脓肿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进行随访仅有3例患者发生复发.结论 给予肛周脓肿患者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感染复发率.

    作者:赵林;朱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泌乳的影响

    产妇由于没有一定的泌乳经验,再加上刚刚分娩完,体力和精神的双重的消耗,在开始之初泌乳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进行干预母亲的泌乳的状态,本文通过研究利用心理疗法来促进母亲功能的恢复和泌乳的正常,并且着重分析母乳分泌不足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提高泌乳的效率,证实心理疗法在实际中的重大的作用.

    作者:白涛;孙素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均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本次结果显示,锁孔手术操作过程中肿瘤及周围结构均清晰显示,无因病情变化或手术困难扩大骨窗和切口的病例,显微镜下颅内肿瘤全切39例,侧脑室体部肿瘤行大部分切除1例.术中出血145-400ml,无手术致残及并发症发生,行平均6个月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神经外科颅内肿瘤采用锁孔手术治疗,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无致残率的特点,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康复进程,提高了手术疗效,有效预防复发,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贺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舌侧矫正的护理配合

    舌侧矫正技术治疗过程中护士的工作十分关键,它不仅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行为指导,而且要求护士在实际操作中配合、协助医生完成整个操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使矫正效果更加完美.

    作者:张齐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洮县一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调查报告

    目的 查明本次中毒事件发生的经过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现场采集到的可疑中毒样品进行检验,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所采集的可疑中毒食物等标本中未检出食物中毒致病源.结论 该事件为4名学生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居室中就寝,有明确的一氧化碳接触史,确认为一氧化碳中毒.

    作者:张彦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经鼻置管引流治疗14例临床分析

    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其发生率为3.4%-4.8%[2],由于瘘口周围及邻近组织弥漫性炎症反应、漏液积聚,使瘘口难以愈合,进食障碍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危及患者生命,是食管癌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充分的漏液引流和良好的营养支持是吻合口瘘发生后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3].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对食管癌术后并发胸内吻合口瘘的患者,行DSA下经鼻放置瘘口引流管行充分引流,有效的治疗了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现报道如下.

    作者:闻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教育社区定位

    1 对象选择社区健康体检发现血糖升高至诊断水平以及糖耐量受损即空腹血糖明显升高的人群,包括已经明确诊断[1]并接受治疗者.2 方法糖尿病教育的具体形式根据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方式,力求达到佳效果.

    作者:宋桂英;杨凤霞;徐晓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改良式额肌瓣悬吊术矫正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及护理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常见的眼部病变,多由于上睑提肌发育不良或支配上睑提肌的中枢、周围神经缺陷造成上睑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的颜面部畸形[1],重度上睑下垂者,上睑提肌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上睑遮盖整个瞳孔,可导致患儿形成剥夺性弱视,不仅严重影响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发育,而且此类患儿常呈现耸额扬眉、仰头视物等特殊体态,会影响到容貌和患儿的心理发育[1].手术是该病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目的是提高下垂的上睑,恢复正常的睑裂高度,使视轴摆脱下垂上睑的干扰,防止弱视,既要达到生理功能的恢复,又要达到美容的目的.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治疗应选择在儿童时期进行,2-4岁时手术较为恰当.传统的手术方法繁琐、创面大,术后反应重,易复发.对儿童先天性重症上睑下垂行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及规范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旭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5例不可触及病变的乳腺微钙化X线诊断

    目的 探讨临床上不可触及病变的X线片上乳腺微钙化灶对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35例不可触及病变的乳腺微钙化的特征,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 35例女性患者中,病理诊断良性病变的30例,占85.7%,其中纤维腺瘤伴钙化2例,腺病伴纤维瘤形成,内伴钙化8例,腺病伴钙化并导管扩张9例,腺病伴不典型增生6例,腺病伴积乳囊肿5例.乳腺微钙化的特点,钙化呈针尖样,粗糙不均匀,不定形,并呈段,区域,成簇及弥漫等分布.病理诊断恶性病变的5例,占14.3%,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例,原位导管癌3例,原位癌伴浸润性导管癌1例.钙化的呈细小多形性,粗糙不均匀伴线样等特点,并呈成簇、段、线样分布.结论 乳腺微钙化的特点对判定不可触及病变的良恶性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文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大黄

    大黄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材,在全世界范围内分布极广,通过对其功效、成分及各种特性的不断深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并能正确应用于医药领域,达到为医患服务的目的.

    作者:郭晶;马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切内注扎加断桥术配合中药熏疗治疗环形混合痔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外切内注扎加断桥术配合中药熏疗治疗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外切内注扎加断桥缝合术治疗环形混合痔80例,术后配合科室协定熏洗方熏洗.结果 80例全部治愈,平均疗程21d.随访1-3年,无复发,术后无肛管皮肤缺损、直肠黏膜外翻、肛管狭窄等后遗症.结论 该方法既能将环状痔核彻底处理,又能保持肛管解剖生理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后遗症,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疗效确切,无后遗症,远期疗效肯定.

    作者:戈锐;于文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图像分阶段方法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

    目的 探讨分阶段方法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的异位妊娠图像进行分阶段分析.结果 第一阶段:单纯盆腔积液阶段5例;第二阶段:孕囊样阶段5例;第三阶段:孕囊内见卵黄囊阶段9例;第四阶段:孕囊内见胎芽阶段15例;第五阶段:混合性回声团块阶段67例.101例中手术证实异位妊娠96例占94.1%,误诊5例占5.9%.结论 图像分阶段诊断异位妊娠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作者:邢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和药理作用

    目的 分析研究奥曲肽的不同给药方法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药理作用.方法 将84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胰腺炎患者采用静脉滴注奥曲肽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胰腺炎患者采用皮下注射奥曲肽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胰腺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胰腺炎患者经过相应治疗,症状体征均有所好转,但实验组患者的症状好转时间,血淀粉酶的消退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静脉滴注疗法所取得的效果更为明显,能够在保证获得较好临床效果的同时使患者的症状改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优于皮下注射方法.

    作者:卢利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信息化时代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工作策略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医院综合档案的管理带来许多便利,也给管理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医院综合档案室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分析了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实现综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工作策略.

    作者:曾洁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3例颅脑创伤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各不同类型的颅脑创伤患者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希望能够使目前国内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有所帮助.方法 对抚顺市中心医院2012年3月到2013年1月共10个月内收治的13例颅脑创伤病患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死亡病历包括死亡患者及自动出院放弃治疗者).结果 13例患者中青少年和儿童伤员共2例,占总体的13.1%;65岁以上老年伤员共3例,占总体的23.1,其中坠落伤和摔伤3例,占老年颅脑创伤的75.0%;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型颅脑创伤共6例,占总体的46.2%;多发颅脑创伤中四肢骨折及骨盆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共3例,其中进行内固定手术和早期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共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例,占总体的7.69%,数据显示开放性颅脑损伤死亡率明显低于闭合性颅脑损伤[1].行规范化分级胃肠内管饲营养患者共5例,其平均带气管套管时间比单纯鼻胃管肠内管饲有所缩短(P<0.05).13例创伤病患中1例死亡,总体的死亡率为7.69%.结论 开放性颅脑损伤、老年伤、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内开放性颅脑损伤(脑脊液漏)及儿童伤等特殊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案、临床特点及临床效果皆各有特点,对特殊类型的颅脑损伤应根据病患个体进行相应个性化治疗方案,这样有助于颅脑创伤患者救治水平的整体提高.

    作者:陈明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和措施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疾病预防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层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以较低的投入获取高效益的重要卫生保健手段,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加以介绍,对二者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具体的开展与落实措施加以探讨.

    作者:李东会;刘明涛;陈春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调中汤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调中汤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脾胃不和型厌食症患儿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以及健胃消食片,观察组给予调中汤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儿进行D-木糖实验、唾液淀粉酶和微量元素锌的检测,两组患儿均有升高,但观察组其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中汤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对于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建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处理体会

    甲状腺肿瘤临床上比较多见,多采用手术治疗.而手术作为一种有创伤的治疗手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术后并发症,有些并发症对病人的影响较小,而有些并发症则是致命的.针对我院2004年6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73例和24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显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职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职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对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工作意义重大,参与式教学法可激发护生见习中积极性,驱动护生自主学习,培养护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见学成效.

    作者:刘兴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