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梅;赵红旭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饱和度影响及临床处置对策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2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分析雾化吸入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探讨临床针对性的处置对策,总结经验,指导临床雾化吸入相关实践.结果 经过针对性处王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在SaO2、残气容积(RV)、FEV1等方面均得到改善.结论 雾化吸入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饱和度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及护理措施,有利于阻止血氧饱和度的下降,使雾化吸入完整持续进行,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占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主动脉夹层分离临床特点及诊断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对1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部分主动脉夹层患者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缺血性胸痛,且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结论 临床医师应熟悉主动脉夹层的特点,早期诊断确诊,及时治疗.
作者:付丽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什么是科学检验理念?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去做检验.进一步解释就是根据药品检验标准的要求,用专业的药品检验理论去分析,用规范的操作方法去做检验,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检验理念,提高检验技术,来保证药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作者:姜启娟;王冰冰;谭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后的干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6例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3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焦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组患者抑郁现象发生率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焦虑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抑郁现象及焦虑现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妇女科的急性大出血采用动脉栓塞治疗相配合治疗的体会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保守方式治疗无效的急性大出血女性患者69例,对她们采取动脉栓塞治疗,抢救配合,同时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在采取动脉栓塞治疗之后,其子宫出血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制止,并且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 通过动脉栓塞术与影像技术相结合的形式,能对出血位置予以准确定位同时实行止血处理,它的疗效非常显著,并且具有并发症少、止血快速等优点,与此同时,它还能确保年轻患者具有生育能力,因而它在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钟丹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喉罩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将所有患儿平均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均给予芬太尼、咪达唑仑、司可林以及丙泊酚进行全麻诱导,在患儿使用药物见效之后分别进行气管插管与喉罩的置入,然后将植入前后及手术结束后拔出气管插管和喉罩的HR、MAP和Sp02数值进行详细记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在手术进行之前的诱导麻醉中,HR、MAP和Sp02数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置入气管插管和喉罩后与手术结束拔出时,喉罩组患儿的HR、MAP和Sp02数值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患儿(P<0.05).结论 喉罩在小儿麻醉中很适用,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邓一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12年05月间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 43例和行阴式子宫切除术(TVH)40例,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 LAVH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T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拓宽了手术适应症,具有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萌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发病原因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2例妊娠晚期产前出血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62例患者中,53.2%产妇采取期待治疗,46.8%的产妇行剖宫产术.其中有2例新生儿死亡,分别死于早产体重过低和肺透明膜疾病.结论 掌握妊娠晚期产前出血发病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诊治处理措施,能够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对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30例脾外伤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已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脾外伤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平扫后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 30例患者,平扫即可确诊脾破裂的23例,可疑脾破裂4例,未见异常3例,诊断敏感性90%,特异性76.7%.7例增加增强扫描,全部患者皆获得明确诊断.结论 CT平扫对脾破裂诊断快速有效,对可疑脾破裂患者,CT增强扫描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满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作者:肖古华;陈宝芝;姜晓燕;冯波;夏文骞;刘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脑出血病人术后鼻饲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07年2月——2011年8月住院的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鼻饲采用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结果 79例患者鼻饲后出现误吸1例,返流6例,胃潴留8例,腹泻31例,托管3例,堵管1例.结论 脑出血患者长期鼻饲出现并发症,不可避免.出现并发症可以通过护士和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共同干预,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高天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讨论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对4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手术治疗疗效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的术后疗效判定,优24例、良14例、可3例、差1例,总优良率90.48%,术后4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发生感染1例,固定螺钉松动1例.结论 踝关节骨折复位要获得良好效果,佳治疗为手术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可以得到提高,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强调外踝解剖复位的关键性,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质保量完成,才更有利于恢复踝关节的解剖关系和稳定性.
作者:张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比分析法是对应用呼吸机的治疗效果与不应用呼吸机的治疗效果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按照随即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不应用呼吸机进行治疗,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末正压进行治疗,通过呼气末正压降低患者肺水肿症状,并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各40例.结果 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末正压(PEEP)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与药物治疗的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其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程度、心率以及血压具有改善作用,在临床推广中值得借鉴与应用.
作者:潘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手术和治疗疗效,为治疗跟骨骨折提供了有力的临床依据.方法 通过对来我院进行跟骨骨折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共有64例,将6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成试验组(钢板内固定组)和对照组(闭合复位组)各32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观察讨论并作出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得出P<0.05,有明显性的差异.结论 治疗跟骨骨折的关键就是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而在对比试验中也体现出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方法是佳的选择,治疗的疗效、优势较为显著.
作者:孙文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1开展该技术的目的和意义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较常见的疾病,它破裂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出血量大时可导致病人的死亡,因此,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包括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特别是血压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2该技术的先进性目前,我省、地市级医院能独立开展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很少,随着我院的独立开展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已逐步成熟.
作者:杨彩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基于临床尿常规检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尿常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对尿常规检验中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原因与影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对措施的探讨.结果 充分了解临床尿常规检验中的影响因素,并在此指导下进行规范操作,以有效减少临床尿常规检验失误,全面提升尿常规检验科学化水平.结论 经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多集中于收集环节、运送保管、尿样分析环节中,临床探作人员应该强化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并强化技术学习与培训,以有效提升临床尿常规检验工作的科学标准水平.
作者:张晓华;封文媛;姚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二金排石汤治疗结石病4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结石病人45例.所有患者入院均进行详细的临床体征观察,同时经x线、B超检查确认为结石病.45例患者均采用二金排石汤进行治疗.结果 45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治疗有效,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6.7%.9例肾结石治疗有效率为88.9%;11例膀胱结石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11例胆结石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3%;10例尿路结石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4例胆管结石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结论 二金排石汤在结石病治疗中效果理想,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洪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规避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中的作用,分析这种护理方式是否具有临床的可行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收集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干预组44例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对于护理的管理模式、病区的整体环境、护士的知识指导以及人文氛围等方面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平均满意度超过26分,对照组的平均满意度仅为2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对有效规避神经外科中的护理风险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7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泮托拉唑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医院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诊疗的创伤患者共2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结果 全部患者中,经抢救脱险的患者共207例,死亡患者共9例,抢救的成功率达95.83%.结论 护理人员在针对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时,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服务计划,要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和理念,认真协调好创伤患者急救过程中的院前、急诊和病房监护等三个环节,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
作者:魏松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鼻骨CT扫描技术用于骨折诊断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临床确诊鼻骨骨折患者195例X线及CT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鼻骨骨折临床诊断准确度及骨折类型.结果 鼻骨骨折CT诊断准确度明显高于X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95例患者中经X线诊断单纯性鼻骨骨折92例,粉碎性骨折44例,复合性骨折7例,分别占总数47.2%,22.6%,3.6%;而经CT诊断单纯性鼻骨骨折117例,粉碎性骨折61例,复合性骨折3例,分别占总数60.0%,31.3%,1.6%;X线和CT诊断单纯性、粉碎性骨折及复合性鼻骨骨折准确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骨CT扫描技术用于骨折诊断准确度优于X线,可有效鉴别不同类型鼻骨骨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沈君;薄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