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寿敏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在儿童早期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其早期EEG改变.结果 35例患儿中,脑电图检查异常33例,异常率94%,异常脑电图多为多灶性或弥漫性中高波幅及慢波增多,α波节律减弱或消失,部分可见棘波、尖波、棘慢波;EEG异常类型:弥散性异常24例(73%);弥散伴局限性异常9例(27%).结论 EEG检查可作为儿童早期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依据,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丽红;何文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慢阻肺合并二型呼衰患者在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时所引起的并发症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28例慢阻肺合并二型呼衰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加强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28例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无并发症发生,均好转出院.结论 对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慢阻肺合并二型呼衰患者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宗秋梅;王巧云;戴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间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83例脑积水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照组于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积水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间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温瑞红;陈颖;赵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脑和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供血,当椎-基底动脉出现硬化,血管狭窄痉挛或由于颈椎退行性变或由于风寒湿侵入及长期颈椎姿势不当,导致椎动脉受压,使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临床上主要以改善血液循环及理疗康复为主.本院采用磁振热加颈牵引并空气压力循环,联合长春西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我部处于亚热带地区,在夏季环境温度高,空气湿度大,风力小.于今年举行为期8天三军联合演习,卫勤保障具有有别于单兵种演习的特点.现总结如下.1参演人员多,分散行军,不便保障本次演习参演人员多,参演军兵种多,包括海军、陆军、空军,又有装甲兵及高射炮兵.人员分散,保障难度大.二是长距离机动,生活规律被打乱,机动距离远,动用装备多,机动行军,睡眠严重不足,加上长途奔袭,运动强度大,路线长.身心疲劳,容易出现各种状况.三是野外驻地高温、高湿、饮食卫生、生活条件差.四是驻地条件复杂,杂草丛生,南方地区各种有害植物、昆虫多,易引起疾病.
作者:叶江枫;吴龙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朝阳市双塔区3-6岁1631例集体儿童微量元素锌现状调查,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儿童平均锌缺乏患病率为29.2%,药物治疗对纠正儿童锌缺乏效果可靠.结论 儿童锌缺乏与生长发育速度及膳食结构、摄入量、饮食习惯等相关,因此要加强营养,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防治儿童锌缺乏.
作者:孙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我院肾内科慢性肾衰竭(CRF)3-5期住院病人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临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法对13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患者评定营养风险,同时检测血清清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评价营养状态及调查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139例中存在营养风险81例,占58.27%.营养风险患者接受营养支持81例,占58.27%;无营养风险接受营养支持23例,占16.55%.轻-中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1.87%.结论 NRS2002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营养风险筛选可行.结合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筛查营养风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临床营养师定期对CRF患者饮食物的摄入、热能供给量及相应营养指标评价与跟踪凸显重要.可起到降低营养风险,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作者:徐凤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讨论,此组患者实施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密切的观察患者的临床病情变化,并针对性的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经中西医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心电图改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中西医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恢复接近正常值,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加快患者治愈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朴香兰;洪姬莲;严顺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半夏和胃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就诊我院消化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患者7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消炎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胃乃安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和胃颗粒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半夏和胃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卢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检测1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依据检测结果分为高血脂水平组和正常血脂水平组,比较2组颈动脉IMT.结果 高血脂水平组患者股动脉IMT高于正常血脂水平组股动脉IMT.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颈动脉IMT有关,应及时检测早期给予干预治疗.
作者:顾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静脉输入化学治疗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主要手段,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但是在给药过程中出现的化疗药物外渗问题有时难以完全避免又令人担忧,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一6.0%[1].化疗药物一旦发生血管外渗,需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深入探讨小儿时期肺门结核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小儿时期肺门结核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临床及X线透视和拍片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对本组19例小儿肺门结核,都做出了正确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结论 临床结合X线胸部透视和拍片是检查诊断小儿肺门结核的首选方法之一,可大大提高肺门结核的诊断率.
作者:王丽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16例胰腺癌与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临床及CT鉴别诊断,提高对二者的认识从而让胰腺癌的误诊现象得到减少.方法 研究对象为16例胰腺癌患者和42例反复发作性胰腺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及CT鉴别诊断.结果 入院时及24h后查血清淀粉酶、胰腺密度异常、胰管扩张、腹腔积液、十二指肠壁广泛均匀性增厚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胰腺弥漫性增大、胰腺肿块或结节状持续性弱强、胰周淋巴结增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发作性胰腺炎酶学改变对于胰腺癌两者相似度很高,不具有鉴别意义,反复发作性胰腺炎CT征象因与胰腺癌特点不同,具有鉴别意义.反复发作性胰腺炎的CT诊断,为其与胰腺癌的鉴别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石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抽血室护士操作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作为一名门诊抽血室护士,总结自身经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抽血室护士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经常暴露于各种危害因素之中,严重威胁看护士的身心健康,职业性损伤对护士危害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应提高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的职业防护能力.结论 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规范操作,提高医疗和护理技术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树立全面性防护概念.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妇产科围手术期的相关例子,研究在临床中对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8例患者进行抽样,以抗生素的使用时期为根据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人,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一般性护理除外,进行专业的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在体温、感染率、住院时长等方面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结论 通过对妇产科患者的相关预防、护理,能够加强患者对疾病感染的抵抗力,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还可以避免妇科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受到感染,推进患者病情好转和康复治疗的顺利.
作者:金凤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所设计多功能脑内引流管的颅内压监测功能的应用价值进行动物实验性研究.方法 选用体重20-30kg仔猪5只,将设计制作的脑内多功能引流管分别置于实验猪的脑内及硬膜下分别进行多次测压,以脑室压为标准进行比较,以检验其测压的准确性.结果 各组压力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综合各部位测试管所测得压力与脑室压的差异值的标准差约0.54-1.0.结论 本文中的多功能脑内引流管在颅内压监测方面具有简便实用特点,同时可提供压迫止血作用,防止颅内再次出血,并无需在颅内单独安置传感器具,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研究价值.
作者:庄汉亭;姜国萍;曹维;于广杰;刘隆熙;裘孝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急诊ERCP检查及经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5年至2011年8月诊治的5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急诊ERCP检查及经内镜治疗分为观察组,另23例行内科常规治疗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重症胰腺炎发生率、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及肝功能变化.结果 观察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对比手术资料显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急诊ERCP检查及经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患者恢复快,降低重症胰腺炎发生率.
作者:刘迎丽;邱新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及参考.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24例老年患者,其中单纯冠心病患者78例(对照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46例(观察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死亡率(17.39%)明显高于对照组(x2 =8.58,P<0.05).结论 老年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时其糖脂代谢紊乱,给予患者心脏治疗的同时需加强对患者血糖和血脂的有效控制.
作者:李青峰;徐金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血车上献血的不良反应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市某采血丰总献血6420人次进行分析,观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原因.结果 6420人次中共发生献血不良反应72例,发生率为1.12%,其中心理因素是造成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占55.6%.结论 心理因素是造成采血车上献血不良因素发生的主要原因,要加强采血车上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和干预,消除献血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安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专业素质很关键的一步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1],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临床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所培养护理人员的素质高低[2].NCU是对神经科疑难、危重病人进行病情监测和积极治疗、抢救的科室,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高危性、突发性等特点.2012-2013年我科在护生中尝试改进的带教方法,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颜美霞;程瑞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