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展;张继红
目的 探讨螺旋CT平扫在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60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螺旋16排CT机(产品编号为85866),以OM线为基线,从患者的颅底到颅顶进行逐层扫20层,层厚为4mm,层距为6mm.结果 本组60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经CT扫描检查发现了腔隙灶为92个,有25例患者为患者为单发病灶,9例患者为患者为2个病灶,3例患者为患者为3个病灶,2例患者为患者为4个病灶.腔隙灶的直径范围为2毫米至20毫米之间,其中以8-12毫米所占比例大,有68个腔隙灶,所占比例谓73.9%.结论 CT检查能够显示脑深部的微小梗塞灶,特别是螺旋CT扫描,为临床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作者:白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对血浆BNP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5d.进行心脏功能治疗之前和之后的血浆BNP水平的检测.结果 治疗后,患者心脏功能均改善,两组较治疗前血浆BNP水平显着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疗效,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研究大学生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提高对大学生人群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水平,更好地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方法 在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开展本次实验,对8500名大学生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对结核病的健康教育需求.结果 8500例大学生对结核病危害了解4325例,占50.89%;对结核病预防了解4122例,占48.49%;对结核病患者有正确态度4126例,占48.54%;有良好的结核病预防生活习惯3762例,占44.26%.有4483例表示自己需要增加对结核病知识的相关了解,占52.74%.结论 我地区大学生结核病知识了解少,需要采用各项措施,积极增加结核病的相关知识.
作者:张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我院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改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接受我院骨密度测定的2500名7岁以下的儿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包括儿童的体重、身高、胸围、头固增长值等5项指标;将这些儿童分为两组,一组为男性,另一组为女性,每组大概1300名儿童,将这些儿童体格生长情况与WHO标准比较,并对儿童体格发育生长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我院7岁以下儿童的体重、身高与WHO标准相比明显增长;头围和胸围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结论 我院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生长状况及儿童健康状况与过去相比有明显的改善,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目前处于长期快速增长阶段,且我院调查的儿童平均生长水平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标准.
作者:罗雪;刘梅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在儿童早期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其早期EEG改变.结果 35例患儿中,脑电图检查异常33例,异常率94%,异常脑电图多为多灶性或弥漫性中高波幅及慢波增多,α波节律减弱或消失,部分可见棘波、尖波、棘慢波;EEG异常类型:弥散性异常24例(73%);弥散伴局限性异常9例(27%).结论 EEG检查可作为儿童早期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依据,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丽红;何文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中医祛腐生肌法对于感染性创面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肛肠科收治的肛瘘及肛周脓肿患者93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1例,A组给予15%的生肌红粉膏联合生肌玉红膏进行治疗,B组给予生肌玉红膏进行治疗,C组给予凡士林纱布换药.对比分析三组的疗效.结果 A组的痊愈率显著高于B、C组,创面面积缩小率、腐肉脱落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优于B、C组,P<0.05.结论 中医祛腐生肌法可促进感染性创面的愈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于文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MRI检查的30例四肢软组织脂肪s肉瘤患者情况与其病理学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30例患者中有14例为分化成熟型、黏液型6例,多形性6例,去分化型4例.四种类型的软组织脂肪肉瘤信号各有一定特征.结论 使用MRI对四肢软组织脂肪肉瘤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可显示脂肪肉瘤的大小、形状、边缘、肿瘤周边组织的情况,可初步用于诊断及鉴别诊断脂肪肉瘤的类型,但对于较难判断的类型,需要结合MRI表现和临床表现以便得出可靠的鉴别诊断.
作者:田爱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析临床应用间苯三酚联合盐酸利托君对先兆流产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40例先兆流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0例孕妇仅给予间苯三酚,治疗组7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利托君,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宫缩消失时间,保胎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孕妇临床症状以及宫缩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孕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间苯三酚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流产以及先兆早产疗效显著,起效快,有效地控制病情,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荣花;易姗祺;钟永红;胡彩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本院门诊和急诊处方进行定期的抽查,对当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以提高药师辅助医师和指导患者用药的能力,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6月到12月我院门诊处方3000张,对其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及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发现问题处方117张,占抽取处方数的3.9%.结论 应加强处方的监督,及时与医师沟通,提高处方合格率,保证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陈璐韵;陈丽贞;陈凯兰;彭桑;黄宗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我市碘缺乏病病情、居民碘营养水平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方法 检测8-10岁儿童、孕妇和哺乳妇女尿碘和儿童甲状腺B超检查进行病情监测.结果 掌握碘盐浓度新标准出台前我市居民碘营养的本底状况.结论 进一步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有效落实消除碘缺乏痛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何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预防锁骨骨折的助产护理措施.方法 根据产妇以及胎儿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避免新生儿的锁骨出现骨折现象.结果 有1例新生儿的锁骨出现了骨折现象,骨折发生率仅为1.16%.结论 要预防锁骨骨折,则应对助产护理方式进行完善.
作者:任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30例脾外伤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已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脾外伤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平扫后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 30例患者,平扫即可确诊脾破裂的23例,可疑脾破裂4例,未见异常3例,诊断敏感性90%,特异性76.7%.7例增加增强扫描,全部患者皆获得明确诊断.结论 CT平扫对脾破裂诊断快速有效,对可疑脾破裂患者,CT增强扫描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满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作者:肖古华;陈宝芝;姜晓燕;冯波;夏文骞;刘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乳腺漫润性小叶癌(ILC)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19例ILC确诊病例的切除物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9例患者中,20-30岁2例,31-50岁9人,50岁以上8人.光镜检查显示,癌细胞体积较小,呈核圆或者卵圆形,核仁模糊,界限清晰,粘附性差,核分裂较少,嗜酸性较多,癌细胞多呈单行串珠状或单列线状,也有围绕残留导管呈同心圆样漫润.实验室免疫组化结果提示:C-erb大部分是阴性,ER75%-95%,PR60%-72%.结论 ILC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较多,临床病理医生加强业务学习,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高明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45例患者的病例回顾及随访,探讨应用PFNA(防旋股骨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5例.结果 45例全部获得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未见并发症发生.疗效按Harris评分,优30例,良11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1.1%.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抗旋转能力强,生物学固定,骨折愈合率高,能提高患者早期负重和患肢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患者粗隆间骨折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冯红卫;曹希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卒中单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模式,调整工作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 实现了部分病人有陪无护的目标.结论 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护士的责任感及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增强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同时建立了新型的护患关系.
作者:盛彧芳;王亚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主要是来分析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本院20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并且在围手术期间通过护士的护理,在手术两周之后,时患儿进行扩肛治疗,并且医院护士也在护理的同时,对患儿进行出院的指导工作.结果 2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后续的一年两个月的跟踪期间无便秘,大便失禁等现象出现.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的儿童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儿童的疾病得到治愈的关键.
作者:赵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下肺结核误诊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8年——2011年期间收治的68例下肺结核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完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临床考虑肺结核诊断后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结果 68例下肺结核误诊患者经临床观察和完善检查,重新更改治疗方法后均获痊愈.结论 对病部位不典型,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不典型而酷似下肺肺炎的患者,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或疗效差,病变无明显吸收时,应尽早到结防机构采取细菌学检查、纤支镜检查、病理检查、诊断性治疗等综合手段,尽快明确诊断.
作者:陈永芳;王志刚;陈裕;程俊伟;马峥;李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朝阳市双塔区3-6岁1631例集体儿童微量元素锌现状调查,制定干预措施.结果 儿童平均锌缺乏患病率为29.2%,药物治疗对纠正儿童锌缺乏效果可靠.结论 儿童锌缺乏与生长发育速度及膳食结构、摄入量、饮食习惯等相关,因此要加强营养,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防治儿童锌缺乏.
作者:孙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提高急诊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既需要高超的抢救技术,更需要优质的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护理服务.急诊护士只有在护理中给予病人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才能和病人做到有效沟通,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徐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风湿病发热症状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52例风湿病发热症状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患者进行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分析患者的护理和指导效果.结果 所有发热患者在接受护理和健康指导服务后均顺利痊愈出院,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在风湿病发热症状治疗过程中给予精心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疾病更快恢复,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鹭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