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足癣是皮肤癣菌侵犯足部所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部分患者对足癣认识不够,未进行规范治疗,单纯给予外用药物治疗,难以达到预期的疗效,故认为足癣顽固易复发[1].笔者于2007年12月-2009年12月采用口服氟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113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张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等指标.结果 胰岛素总使用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少,观察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减轻了患者多次注射的痛苦.
作者:李海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应用2%碳酸氢钠溶液常规口腔护理或不进行口腔护理对母婴同室新生儿预防鹅口疮,口腔炎发生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1年1月-12月在我院产科顺产或剖宫产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989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95例不进行常规的口腔护理,对照组494例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炎及鹅口疮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有3例鹅口疮及口腔炎发生,对照组有2列发生鹅口疮,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进行口腔护理及不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对预防口腔炎及鹅口疮的发生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取消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口腔护理.减少护理工作量,符合人性化护理宗旨.
作者:郑秋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事业经济投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品种,使得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及时接种上国家免疫规划须接种的疫苗,从而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护士与儿童家长沟通及儿童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即帮助儿童及家长,也需要取得儿童家长的信任,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对完成预防接种工作意义重大.从护士的角度谈一些实际工作中与家长沟通技巧.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大学生初入职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职场人际关系处理等问题都困扰着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们.适时调整心理,保持积极心态,将会帮助大学生更好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入职初期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
作者:石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总结硫酸镁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妊高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52例妊高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硫酸镁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以及尿酸、尿素氮、肌酐三项指标检查结果变化情况.同时对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52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尿酸、尿素氮、肌酐三项指标检查结果均有所改善.52例患者均安全分娩痊愈出院,无一例新生儿死亡.结论 硫酸镁治疗妊高症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学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肩难产是指凡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被嵌顿于耻骨联合上方,用常规助产手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由于其无法预测,常因操作不当导致损害性并发症,易致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臂丛神经损伤并发症,严重时导致新生儿死亡,是产科的急症,因此,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早期预测识别,正确处理显得非常重要.我院近三年间共发生36例肩难产,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朝葵;赵敏;汤玉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别是1-6个月的小婴儿.病变主要发生在细小支气管,以喘憋、三凹征和肺部喘鸣音为主要临床特点,因此国内认为它是一种属于特殊类型的肺炎,有人称之为喘憋性肺炎.严重的患儿可出现口周、口唇及指甲紫绀,可合并心力衰竭、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呼吸性酸中毒等酸碱平衡紊乱.近几年我院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联合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权胜;顾锡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经脐单孔三通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自脐孔置入三通道Trocar,再通过操作钳,常规腹腔镜下切除阑尾.结果 4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为28(20-50)min,手术未给予引流管放置,没有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后一个星期到一个月复查,肚脐部无明显瘢痕.结论 单孔法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化,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术后腹壁疤痕不明显,效果好等特点.
作者:施敏;张昕;曾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舒适护理在妊高症产妇围产期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优势和不足,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围产期妊高症产妇88名,分成A、B两组,A组34名产妇为对照组,给予产妇传统护理方式;B组54名产妇为治疗组,我院医生和护士制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将A、B组产妇剖腹产概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果 经护理,B组治疗组产妇剖腹产率低于A组对照组,自然临产率高于A组产妇,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产妇,新生儿阿氏评分高于A组新生儿.结论 舒适护理方法对妊高症产妇围产期护理,产妇剖腹产概率低,产妇护理满意度较高,新生儿评分较高,护理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覃兰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分析降低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方法和效果,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 对某一时期内我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切口是否感染做统计并分析原因和降低感染的办法.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有7例的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83%;感染的发生与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切口的长度、缝合技术和术后营养状况等有关.结论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系,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仔细操作,同时术后也应该注意嘱患者加强自身营养和护理.
作者:牟春山;宋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布洛芬混悬液联合物理降温治疗儿童发热的效果,为临床合理应用退热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门诊接诊的88例发热患儿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联合物理降温的方法进行退热,记录用药后30min、1h、2h、3h、4h、6h和8h体温变化,观察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联合物理降温的退热效果.结果 服药后30min内可有降温效果,2h达峰值,之后依次递减,维持8h左右;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热均有效,对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效果佳;没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联合物理降温治疗儿童发热退热效果好,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小,适于儿科推广使用.
作者:毕永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45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形成A组治疗组;选择32名肺结核患者,形成B组对照组.将A、B组患者临床病症和治疗效果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咳嗽咯痰、咯血、结核中毒以及胸闷等症状高于B组,经治疗,B组痰菌转阴率、结核病灶吸收率以及空洞闭合率高于A组,疗效较A组较好.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相比于肺结核患者更为明显,治疗后效果较低,应尽早接受诊断和医治.
作者:郝在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儿童营养不良在收入较低的国家有较高的发生率,为了降低儿童营养不良造成的儿童死亡问题,必须首先分析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文通过对营养不良儿童的病例的回顾分析,探讨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诱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胡林春;刘雁飞;王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水发产品中铝的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硝酸-过氧化氢体系,微波密闭高压消解技术进行样品前处理,使用ICP-MS进行样品测定.结果 本方法快速、准确、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广,适合水发产品中的铝含量测定.
作者:孔舒;侯韬乔;严燚;刘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30例患者中,年龄在60-88岁,男性20例,女性10例,男:女为1.5:1.诊断心电图均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f波,P-R间期极不相等.急性或快速型心房颤动者均有明显的心悸、憋气、恶心、疲乏不适等症状.其中患有高血压患者20例,冠心病者22例,糖尿病患者5例,风湿性心脏病者3例,甲亢患者2例,预激综合征1例.
作者:胡泉生;林刚;张复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方法 回顾来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均经B超、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传统开腹手术)和观察组(70例,小切口手术),两组患者在病情、病程、性别、年龄等方面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1.42±10.95(min)、术中出血量155.26±14.56(ml)、平均住院时间9.31±1.16(d)、术后疼痛时间38.22±6.17(h),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1.30±8.74(min)、术中出血量60.22±11.20(ml)、平均住院时间5.83±1.01(d)、术后疼痛时间21.05±4.47(h),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不需要昂贵的医疗设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孙成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和了解喂养技术对0-3岁婴幼儿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150名0-3岁正常足月婴幼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为喂养技术干预组和常规指导组.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心智发育、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等指标.定阶段、定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健康达标、体质量指数(BMI)、肥瘦程度、心智发育、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方面.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喂养技术干预的家长.其婴幼儿的体质量指数(BMI).心智发育达标理想.营养性疾病发生率较低.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余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外科手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长期以来人们心中固有的观念,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已经在我国以致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本文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重点内容即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为目标,观察研究了我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279例,分成不使用抗菌药物组、术前使用一次抗菌药物组和术后按使用抗菌药物组,来观察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抗菌药物组和不使用抗菌药物组间相比,切口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而使用抗菌药物组在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和药品不良反应率方面都高于不使用抗菌药物组,因此,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在没有感染的高危因素时,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非常合理的.
作者:吴文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创伤出血性休克的急救护.方法 观察临床171例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措施与临床疗效关系.结果 判断急救护理措施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论 正确临床急救护理可明显提高创伤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余向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