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诊治探讨

花伟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 急性左心衰, 诊治探讨
摘要:目的 本文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治方法.方法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从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孕产妇的临床救治经过.结果 20例患者经及时诊断、积极抢救,适时终止妊娠,均抢救成功,挽救了母儿生命.结论 及早发现心衰,迅速控制血压,适时终止妊娠,预后良好.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间收治并运用介入术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168例,其中2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回顾所有出现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并总结并发症类型与发生率,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 通过对2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分类,总结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并发症,其中血管并发症患者5例,占总并发症比例19.23%;低血压3例,占总并发症比例11.54%;拔管综合征8例,占总并发症比例30.77%;排尿困难7例,占总并发症0比例26.92%;心律失常3例,占总并发症比例11.54%.结论 心血管介入术并发症较多,但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是严格手术适应症,操作细心,护理得当,均可以将并发症发生几率控制在低.

    作者:张婉斌;杨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的应用.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护理.结果 可以发现实施护理干预的B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A组.结论 通过对患者药物、心理、知识以及运动进行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作者:周玉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96例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个体化治疗联合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将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之间收治的9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48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复方降压片与罗布麻进行联合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则是在采取基本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一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进行检查与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一个月之后,将两组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下降,经过统计学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收缩压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降压平稳、有效,降压过程中患者没有出现不适感和其他不良症状.结论 老年高血压个体化小剂量、联合降压治疗起到了较好的降压效果,其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给予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夜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IL-6等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在治疗10周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夜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IL-6以及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等指标显著下降.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腹胀,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但服药第2周后不良反应逐渐消失.结论 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能存在互补机制,能显著降低血糖,提高疗效,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妍;贺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三种充填材料和氢氧化钙联合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三种充填材料和Ca(OH)2联合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80颗髓室底穿孔的磨牙,随机分三组,分别和Ca(OH)2联合修补穿孔,再常规行根管治疗及窝洞充填.结果 80颗患牙经三种充填材料和Ca(OH)2联合修补,银汞合金组治愈率为76.0%,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治愈率为93.3%,复合树脂组治愈率为84.0%.龋源性穿孔治愈率为78.8%,医源性穿孔治愈率为96.4%,穿孔直径≤2mm的治愈率为91.8%,穿孔直径>2mm的治愈率为74.2%.结论 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和Ca(OH)2联合修补髓室底穿孔疗效显著,且穿孔直径越小,穿通时间越短,炎症越轻,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阎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恩经复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症状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重症手足口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总结2010年03月至10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77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应用(恩经复)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神经系统症状的结果.结果 治愈76例.结论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降低死亡率起重要作用.

    作者:孔凡坤;马亚丽;吴世红;秦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16例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我科收治16例哮喘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符合诊断标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小25岁,大63岁,平均44岁.哮喘病史7-30年,平均18.5年.

    作者:白淑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补肾健脾祛邪方治疗慢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随机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祛邪方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研究.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符合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诊断标准,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共治疗5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24周及52周时血清HBV DNA定量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 补肾健脾祛邪方治疗慢性HBV携带者24周后HBV DNA即较基线平均下降0.29lgIU/ml,至52周后较基线平均下降1.01lgIU/m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01lgIU/ml、0.05lgIU/ml(P<0.05和P<0.01).治疗24周后,HBV DNA较基线下降>1lgIU/ml、>2lgIU/ml及阴转比例分别为:22.81%(13/57)、7.02%(4/57)、治疗组0.%(0/57),同期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组5.17%(3/58)、3.45%(2/58)、0%(0/58);治疗52周后,HBV DNA较基线下降>1lgIU/ml、>2lgIU/ml及阴转比例分别为:46.42%(26/56)、21.43%(12/56)、治疗组1.79%(1/56),同期对照组分别为:12.29%(7/57)、5.26%(3/57)、0%(0/57).结论 补肾健脾祛邪方有一定的抑制慢性HBV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作用呈时间依赖趋势,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陈亮;贺劲松;赖姿娜;张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有特征性皮损的炎症性皮肤病,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本文通过对临床25例实施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中波紫外线的辐射波能大部分被人体表皮吸收,作用部位与玫瑰糠疹病变部位完全吻合,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及过敏反应,达到治愈的效果.

    作者:张小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使用电子阴道镜检查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CIN42例,慢性炎症128例,宫颈湿疣2例,宫颈癌8例.电子阴道镜检查42例CIN中诊断正确36例,诊断符合率85.71%;128例慢性炎症中诊断正确70例,诊断符合率54.69%;2例宫颈湿疣全部诊断正确,诊断符合率100.0%;8例宫颈癌中诊断正确6例,诊断符合率75.0%.结论 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在宫颈疾病的筛查上具有重要价值,结合病理组织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王燕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早期胃癌中CD44v6的检测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检测胃癌中CD44v6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68例I+II期的胃癌患者,设为A组,再选取64例III+IV期的胃癌患者,设为B组,皆采取流式细胞术(FCM)对术前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v6含量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早期胃癌患者在术前检测淋巴细胞中的CD44v6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Ⅲ+Ⅳ期胃癌患者中的CD44v6含量显著高于Ⅰ+Ⅱ期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按照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患者的CD44v6含量与中、高分化腺癌患者的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癌细胞浸润深度到达浆膜层的胃癌患者中CD44v6含量与未达浆膜层的患者的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对早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4v6含量进行测定,有助于监测胃癌的进展,对预测胃癌的转移潜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磊;朱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临床应用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观察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行静脉输液的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患者应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堵塞率、留置时间和静脉炎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 应用留置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留置针堵塞率较低、留置时间较长、静脉炎发生率较低、护患满意度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效果较好,值得在静脉输液操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唐华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讨胃出血围术期护理

    目的 分析胃出血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胃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对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护理后44例患者手术后成功止血,1例患者手术后再发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护理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在围术期对胃出血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可增加手术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林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因素的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安全与否,是影响新农合制度能否持续健康实施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医疗消费潜力的释放、医疗需求的增高、就医观念的改变,新农合基金安全所面临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基金安全的风险因素加以分析研究,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防范,确保新农合制度健康持续推行.

    作者:陈浩;朱伟;韦宛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40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高通量透析和低通量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持续透析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β2-MG、iPTH以及不安腿综合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β2-MG、iPTH以及不安腿综合征评分变化都比较明显,证明两种透析方式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高通量透析对不安腿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比低通量透析效果更好.结论 高通量透析在保证尿毒症小分子毒素充分清除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可明显改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

    作者:李瑞萍;吴华;梁天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口腔科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在口腔科中的应用效果.方 分组护理,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普通组.前者采取舒适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后者采取普通护理,一段时间后了解患者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度.结果 通过几组表格做出详细对比,证明试验组患者无论是对护士的满意度还是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上均要高于普通组.结论 优质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掌握更多的口腔健康知识,还可以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患者健康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合推广到实际工作中.

    作者:陈小玲;徐光召;钟淑琼;袁伟洪;尹婉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云南省某省级医院2008-2010年住院儿童病例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某省级医院儿科住院患儿疾病谱变化,以及患儿年龄、性别、民族分布、入院情况及治疗效果分布情况.方法 对2008-2010年该医院2945例儿科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2010年该医院儿科住院患儿人数呈现逐年上升;从住院患者的疾病谱来看,近三年患儿疾病占据前五位为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占总住院病例的94.7%;住院患儿男性多于女性,0-1岁之间的患儿多,主要以汉族、白族和彝族患儿居多.结论 进一步加强儿童疾病的防控和保健工作,特别是对前五位疾病的防治工作,以期提高患儿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作者:郭亚男;吴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产生因素研究

    目的 为了探寻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产生抑郁症的原因.方法 抽取我院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收集的实验数据以及统计记录,对抑郁症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采用本院新技术对患者的肾脏以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在112例患者中,有96例病人患有抑郁症.将患有抑郁症的病人与未患抑郁症的病人进行分组,分开对比研究.临床研究发现,非抑郁症组的病人比抑郁症组的病人所动过的动静脉相关手术的频率要低,而且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清蛋白含量相对更高,心脑血管健康,营养相对更为均衡.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患抑郁症比率高的原因,不仅仅因为体内的血蛋白含量与肾功能问题,也与日常饮食以及生活质量有关.

    作者:陆秋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化学发光法的研究进展综述

    化学发光分析法实际上是利用化学发光的原理,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特点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化学发光不需要任何光源,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化学发光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其灵敏度也较高,此外线性范围宽和仪器简单也是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特点之一.正式基于这些特点,化学发光分析法在环境化学、临床检验、药物分析等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本文针对化学发光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作者:卢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男性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宝科达医院就诊的60例男性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的就诊年龄平均(18±5)岁,其中17例为精索静脉曲张,42例染色体核型为47XXY,18例染色体核型为46XY,测甲状腺,肾上腺功能正常,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LH)升高,睾酮(T)值低,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排除下丘脑-垂体区占位性器质性病变,精液检查无正常精子.结论 根据性发育异常合并的各种先天性异常,病史,体格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性激素水平,必要时行骨龄检查,CT或核磁共振成像可进行男性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阿里木·阿不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