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癌患者的应用效果

张媛媛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膀胱癌, 护理
摘要:目的 对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有膀胱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4例膀胱癌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所需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有膀胱癌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烧伤258例原因分析及预防

    小儿烧伤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由于小儿发育未成熟,动作不协调,好奇心强,回避反应迟缓,故易发生烧伤、烫伤[1].我科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小儿烧伤患者258名,通过对这258例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烧伤原因、地点、看护人员的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以期为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提供参考.

    作者:汤雨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肝胆疾病的B超检查分析

    目的 研究B超检查在肝胆疾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任意抽取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到某院就诊的肝胆疾病患者680例,对其进行手术之前的B超检查,并对B超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而且还要把B超检查的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680例肝胆疾病患者当中有424例是胆囊炎,占总体的62.35%;胆结石患者有185例,占总体的27.21%;肝硬化的患者有31例,占总体的4.6%;子宫肌瘤的患者有23例,占总体的3.4%;肝肿瘤的9例,占总体的1.3%;此外还有附件囊肿的患者有8例,占总体的1.2%.其中有12例患者的B超结果属于误诊或漏诊情况.老年患者所占的比例要比青年高;胆囊炎与胆结石的女性患者患病率高于男性,而肝硬化与肝肿瘤等男性高于女性.其中胆囊炎的患病率是高的.结论 B超检查对于肝胆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其中也有误诊与漏诊现象,所以要进一步提高B超检查的准确率.

    作者:高俊岭;霍政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应急管理路径在急诊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探讨应急管理途径在急诊手术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80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应急管理组,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应急管理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急管理路径的应用对于提高手术室急诊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群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远离添加剂烹调出真味

    从味内涵、基础、达成与目的 等视角,透视了以养为目的 的烹饪真谛.

    作者:高金鑫;田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脑外科医院患者感染的相关发病情况进行总结.方法 对我院2005年2月-2007年10月脑外科87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结果 医院的感染率为11%,恶性肿瘤患者占14%,外伤患者占21%;感染部位中,呼吸道就占据首位,其次就是手术切刀;感染细菌主要是大肠埃细菌、铜绿的假单包菌等.结论 脑外科的住院患者在医院感染中,主要是以呼吸道的感染为主,原发疾病中以外伤者容易感染,感染细菌主要是以假单胞菌为常见.

    作者:孙家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男性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宝科达医院就诊的60例男性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的就诊年龄平均(18±5)岁,其中17例为精索静脉曲张,42例染色体核型为47XXY,18例染色体核型为46XY,测甲状腺,肾上腺功能正常,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LH)升高,睾酮(T)值低,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排除下丘脑-垂体区占位性器质性病变,精液检查无正常精子.结论 根据性发育异常合并的各种先天性异常,病史,体格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性激素水平,必要时行骨龄检查,CT或核磁共振成像可进行男性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阿里木·阿不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胆囊切除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胆囊切除手术前、后肝外胆管直径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胆囊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囊结石患者35例、胆囊息肉患者29例,均行胆囊切除术,并分别于术前3个月、术后3、6个月应用B超测量患者的肝外胆管直径,准确记录各时间段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4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测量的肝外胆管直径分别为(5.4±2.2)mm、(8.5±2.3)mm及(5.3±2.0)mm.其中35例胆结石患者术前3个月及术后3-6个月时其肝外胆管直径分别为(5.1±2.0)mm、(8.6±2.2)mm及(5.4±2.1);29例胆囊息肉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时肝外胆管直径分别为(5.6±2.3)mm、(8.3±2.7)mm及(5.1±2.0)mm.术后3个月肝外胆管直径增宽,术后6个月逐渐回至术前水平.结论 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肝外胆管直径数值,术后3个月均比术前有所增大,术后6个月时逐步回缩至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彭伟雄;熊勇;王心吉;张奕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龄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高龄老年性肺炎患者接受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2月份至2010年2月份收治的120例高龄老年性肺炎患者,将其视作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分组实验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含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接受常规治疗与综合护理.观察在护理服务后,两组表现出的不同康复效果,对比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比例、持续发热天数、致死率等方面的不同.结果 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在平均住院时间、持续发热天数上,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比例以及疾病致死率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龄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提供积极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有着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适于得到更多的推广.

    作者:刘艳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 分析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自行设计观察表格对464例静滴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进行调查,在性别、年龄、滴注时间、滴注前是否进食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464例患者中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36例(7.76%),其中男女性别比为5:31,女性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男性高(P<0.05);60岁以上人群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滴注时间小于2h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滴注时间大于2h者(P<0.05);滴注前进食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进食者(P<0.05).结论 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滴注时间、滴注前是否进食均有一定关系,临床上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聂正义;魏文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胎盘植入至产后大出血孕产妇死亡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5岁,因孕40周无产兆,于2010年11月22日入院.末次月经:2010年2月15日,预产期:2010年11月22日.孕期经过顺利,20天前外院B超提示:宫内单胎、头位、晚期妊娠、羊水过多.入院查体:脉搏86次/分,血压113/67mmHg.心肺(-)腹部呈纵椭圆形隆起,触腹壁无明显宫缩.

    作者:吴朝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榆中县出生缺陷干预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榆中县对出生缺陷实施人工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和随访观察法.结果 采取人工干预给予叶酸及斯利安的服用者致畸率明显降低.结论 出生缺陷应以预防为主,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及健康教育,加强孕前一围孕期保健,开展产前诊断和优生咨询,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

    作者:宋彦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加强中医院校传统保健与养生教学的几点体会

    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对于保健和养生的需求也逐渐升高,而中国传统的保健与养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中医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又结合了中国传统的体育保健与养生的特色,针对如何加强中医院校传统保健与养生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同时也表达了关于体育保健与养生的几点体会,借此来加强中医院校传统保健与养生的教学.

    作者:陈晓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滤除白细胞血液的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滤除白细胞血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随机抽取80袋滤除白细胞血液制品,对滤过前后的血液进行质量检测,并对滤过后保存期末的血液制品质量进行检测.结果 滤除白细胞过程除白细胞外并不会影响到血液制品中的其他成分,在保存期末血液制品的质量仍然符合血液质量的要求.结论 滤除白细胞可以有效地滤出血液中的白细胞成分,并且不会对血液的质量造成影响,对临床上的输血安全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李畅;王鹤;裴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肠内营养对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的 我科在机械通气置管后24h-48h内实施EN,能改善营养摄取,EEN降低危重病人死亡率,降低感染发生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方法 2007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科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0位患者,随机、均衡的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名,一组给予肠外营养,一组予留置鼻饲管给予肠内营养.结果 机械通气患者选择肠内营养较选择肠外营养者撤机早.

    作者:宋彦;曾孝琼;夏东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穴位注射治疗呃逆32例临床观察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本病多由各种原因所致,病位在胃,隔肌.2008至2011年间,我康复科采用穴位注射治疗32例,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2例,女10例.年领18-70岁,平均58岁.

    作者:杨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维生素对人类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本文综述了维生素对人类基因表达与沉默的调控以及相关代谢机制的初步研究,并介绍了人体摄入维生素A、B、C、D、E等对部分基因表达产生的重要影响.

    作者:楼秀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输精管结扎术的临床护理重点

    目的 本文主要是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在临床上的护理重点,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输精管结扎术的男性受术者共223例.两组受术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结扎方式,但对照组受术者采用一般常规的手术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护理干预手段.结果 观察组受术者的疼痛程度没有对照组受术者大,观察组受术者在II级和III级的疼痛受术者数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受术者,两组受术者在疼痛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比两组受术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受术者的手术时间要比对照组受术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稍低,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临床护理能帮助进行输精管结扎术的受术者减轻疼痛程度,减少手术时间,能有效降低受术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需要重视输精管结扎术受术者的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杨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对支气管镜检查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 将140名初次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认知行为干预等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检查过程中不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耐受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适当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对支气管镜检查的耐受性,保证检查的顺利完成.

    作者:温素莲;李春燕;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导向下行肝脓肿穿刺治疗的分析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脓肿穿刺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8肝脓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剖腹切开引流,观察组给予超声导向下行穿刺抽吸脓肿的治疗.对两组疗效结果作对比.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均在2周内,脓肿消失,并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肝脓肿患者,在超声引导行穿刺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汤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放置活性γⅡ型宫内节育18个月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放置活性γⅡ型宫内节育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来我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求避孕的育龄期妇女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宫内放置元宫环,观察组给予γⅡ型宫内节育器.随访18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随访期间,对照组继续使用率为89.2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9%;观察组继续使用率为96.1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6%.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继续使用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置活性γⅡ型宫内节育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刘美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