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苏丹;黄锦红;叶慈惠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该种麻醉方法对临床的运用提供必要的参考与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9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114例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针对所有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将其随机分为三组,A、B、C三组分别含有患者38例,针对组别的不同,在施行麻醉时,选取不同的注药速度,A组患者的注药速度为10秒,另外两组分别为15秒与20秒.观察不同组别的患者表现出的麻醉效果,观察患者的感觉与运动阻滞情况,以镇痛高平面及其出现时间、镇痛平面T6的出现时间来表示,并检测低血压值以及该值出现的时间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低血压值上,三组患者无显著不同,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低血压值出现的时间点上,A组与C组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镇痛高平面上,A、B、C三组患者无显著不同,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镇痛平面T6的出现时间以及高平面的出现时间上,C组与A组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镇痛平面的出现时间上,B组与A组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统计学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时,保持10秒至20秒的注药速度,对患者的运动阻滞以及感觉阻滞的维持时间更长,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促进患者在正常麻醉的情况下,维持更加稳定的心血管状态,因而能够收到更佳的麻醉效果,同时也更为安全可靠,适于在临床领域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尹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举证,运用统计学原理,就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术对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达到提高医护人员对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成效的目的.方法 笔者调取某院2003年7月到2004年7月36例经相关标准确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并均未应用相关可能影响分析结果药物的患者病例,且病例除盆腔内出血外均无明显生殖道急性炎症症状发生,均要求生育功能保留.某院以输卵管妊娠病因为基础,就各患者实际患病情况作深入分析,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合理选取了取膀胱截石位等相关举措进行有效治疗.结果 经某院切实治疗,36例病例在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术配合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好转,整个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术应用得到良好成效,36例病例均操作成功,有效避免宫颈撕裂、子宫穿孔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确保疗效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术能够对输卵管妊娠病症起到良好疗效,且与其配合的药物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其他方案为低,疗程也较短,更为容易保证疗效,但使用此术对术者的操作熟练度要求较高,医院在选取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术进行配合治疗时应对术者能力进行考核,确保疗效能够从源头上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古丽加那提·麦哈麦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比较TRUST与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的100例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TRUST与TPPA两种试验检测,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 在100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样本中,采用TRUST试验检测方法的结果为:9例血清结果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9%;采用TPPA试验检测方法的结果为:11例血清结果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11%.在100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样本中,TRUST试验检测方法与TPPA试验检测方法同时检测出为阳性的有6例,TRUST试验检测为阴性而TPPA试验检测为阳性的有两例;TPPA试验检测为阴性而TRUST试验检测为阳性的有1例.结论 综合使用TRUST与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
作者:许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婴儿抚触方式.方法 将4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半封闭式婴儿抚触,实验组采用床旁抚触,在产后第28天家庭访视中比较两组产妇对婴儿抚触的掌握率及实施率.结果 实验组婴儿抚触的重视率及实施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床旁婴儿抚触有利于家庭化婴儿抚触的普及及应用.
作者:蒋晔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心理情况,便于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 对进行门诊手术的患者随机抽取100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情况.结果 即将进行手术的100例患者术前一般有紧张和焦虑,或者有恐惧心理.结论 了解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之后,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保持患者的平稳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也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曹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本文综述了维生素对人类基因表达与沉默的调控以及相关代谢机制的初步研究,并介绍了人体摄入维生素A、B、C、D、E等对部分基因表达产生的重要影响.
作者:楼秀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红霉素与吗丁啉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80例经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新生儿随机分成红霉素组和吗丁啉组,分别用红霉素(5mg/(Kg.d)分3次)及吗丁啉(0.3mg/(Kg.次)每日3次)餐前口服进行干预,治疗后10天进行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分析.结果 ①红霉素组与吗丁啉组在治疗后各项反流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两种药物间在治疗前、后的各项反流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中吗丁啉组未见椎体外系症状,红霉素组未见肠道菌群失调及肝功能损伤.结论 红霉素与吗丁啉均能改善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程度,应根据情况合理选用.
作者:庞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折关节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被我院收治的66例多发性骨关节损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本组66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手术治疗后均得到随访,有40例治疗效果满意,占了60.61%,20例关节功能障碍,占30.3%,3例脂肪栓塞,占4.54%,3例院内感染,占4.54%,内固定物没有出现断裂,没有发生骨不连现象.结论 多发性骨关节损伤类型复杂,常合并颅脑、胸腹部损伤,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所以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黄永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 以问卷方式对6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家长就住院不同阶段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患儿家长对疾病|治疗日常生活护理复发的预防及复诊等了解需求强烈,健康教育方式倾向于与护理人员一对一交谈发放科普手册、宣传栏和墙报.结论 应该对患儿家长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了解疾病及相关知识,掌握家庭护理知识,以早日康复,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陈庆雪;许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照研究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0例符合CCMD-3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坦度螺酮组(40例)和艾司唑仑组(40例),均治疗6周,采用汉密顿焦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体量表(CGI)以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来评定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坦度螺酮组和艾司唑仑组对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显著性的疗效,分别为90%和87.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艾司唑仑组(P<0.01).结论 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陈岳丰;邝云航;曾德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现阶段,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腹腔镜手术在临床治疗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受到了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的普遍欢迎.但术后的护理必不可少,如何把护理做得更细致到位,确保手术的整体成功,这和术后对患者的分级护理实施密切相关.护理分级制度是重要护理规章制度,它能对病情观察、有效及时分类、处置患者情况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指南,本文主要概述腹腔镜手术、分级护理存在的问题和干预对策,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作者:苏少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病因.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及在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儿童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缺陷的16项因素进行检查,并对两组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儿童在蛋白质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铁、锌、钙、镁、铜元素缺乏,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哮喘,先天性心脏病,长期使用免疫制剂等12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对儿童的合理营养,提高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作者:郭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为提高新生儿动脉采血成功率与检验数据可靠性.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因病情治疗需要采集动脉血样标本的新生儿210例进行桡动脉采血对照研究,采用短头皮针连接无菌玻璃行桡动脉采血,其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动脉血中是否混有空气,凝血发生几率均比短头皮针连接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少.结论 本研究方法得众多新生儿家属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徐均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近些年来神经外科收治的74例脑出血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严格控制无菌操作,以起到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发生.结果 74例患者中,度过急性期,并拔除气管套管的患者为52例,占总患者的70.27%,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为7例,占总患者的9.45%,出现脑疝死亡的患者为5例,占总患者的6.75%,自行出院的患者为6例,占总患者的8.10%,出现严重脑干出血并未进行拔管的患者为4例,占总患者的5.40%.结论 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对其行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样不但能使患者的呼吸道损伤降低,而且还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赵遇辉;孙志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现代医学观念的进步,以及医院服务理念的更新,为了大限度的挽救生命,考虑到患者的需求,我国许多医院都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设置了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unit,ICU).ICU是一个为重病人聚集,病情多变,先进医疗仪器集中的地方,这对ICU医护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ICU医护uoduo人员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和高尚的医德之外,还应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
作者:朴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的护理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消化内科15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后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肝动脉栓塞术的患者进行严密的术前术后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在预防并发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徐振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223例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历资料.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住院时间长、抗生素用药不规范、病区环境卫生差是导致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老年病患基础护理质量,保持医疗环境卫生,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规范,是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病率的基础措施.
作者:宋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特点及疗效.方法 对神经内科门诊81例抑郁症患者情况进行调查,诊断总分标准>40分,标准分>50分,在治疗之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女性在心理障碍、情绪、疲乏.自责等方面与男性存在着的明显的差异(P<0.01);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性格障碍存在差异(P<0.05);老年患者在自杀、障碍、疑病等方面存在差异(P<0.05).结论 充分了解抑郁症患者病状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对于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粟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及对乳晕血管和神经的影响.方法 对126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采取乳晕切口行腺瘤切除术,观察手术的治疗效果,并随访6月后患者乳晕血供及敏感度情况.并与同期112例行乳腺表面切口切除的资料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摘除腺瘤,术后无积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月随访均无乳晕坏死,敏感度下降等.乳晕切口组的手术时间(50±9min)长于乳腺表面切口(43±7min),而且手术出血量(30±5ml)也大于乳腺表(25±5ml)面切口.但是乳晕切口组的手术满意度(100%)大于乳腺表面切口组(9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临床疗效好,手术简单,术后疤痕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虽然手术时间及出血较多,但是对有美容要求的患者应提倡该手术方法.
作者:刘国伟;张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抑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苏醒后躁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脊柱择期手术40例,ASAⅠ-Ⅱ级,麻醉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地佐辛组(D组)关闭切口时静脉推注地佐辛0.1mg/kg,对照组(A组)不推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1小时(T2),拔管后4小时(T3)的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抑制及苏醒后躁动的发生率、拔管时间.结果 两组均无呼吸抑制的发生,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T1和T2的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P<0.05或P<0.01),T0和T3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能有效的抑制术后躁动,有助于维持病人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瑞芬太尼麻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东;李祺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