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制剂的疗效与血清药理学关系综述

赵景伟

关键词:血清药理学, 中药制剂, 疗效
摘要: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能以接近药物在体内的环境来进行药理作用,非常接近真实的药理过程,尤其适用于中药制剂的实验.对于一些复方制剂的药理实验用以评价其药效和了解其复杂的作用机制,还能同步研究其相应的药动力学及血清药化学作用机制.目前,而中药制剂的疗效是药学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更好的了解如何进行中药的制剂过程才能达更好的疗效是达到目标的前提,而血清药理学就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十二指肠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治特点.方法 对自2000年1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的3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间断性右上腹疼痛,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25例,术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5例,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确诊2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十二指肠漏2例、胃肠吻合口漏2例,均治愈,1例术后发现瘘口处癌变.结论 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确诊困难,ERCP可明确诊断,术中处理易造成副损伤,应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作者:戴兵;刘驰;万春;宋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先天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伴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波动1例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指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不能满足人体需要而出现的内分泌功能减退综合征.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因很多,可以是先天性,也可以是继发性.先天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发病罕见,发病率约1:3000-4000,多与垂体发育过程中遗传基因突变、围生期损伤和缺血有关,影像学上通常有垂体发育和形态学异常表现.临床上腺垂体功能减退表现为腺垂体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而引起性腺、肾上腺、甲状腺功能的不同程度减退,实验室检查提示LH、FSH、ACTH、TSH等降低或正常,TSH增高并出现波动不多见.

    作者:郑振;李勤;李世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眼外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征

    目的 眼外伤是常见眼病之一,一般可通过眼科常规检查明确诊断,但在屈光间质混浊时,超声检查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对眼外伤的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 眼外伤患者56例(58只眼),就诊时间为发病1-183天,所有患者均先行眼科常规检查,而后申请超声检查.直接探查法:仔细观察眼球内、眼眶图像,并可行双眼对比探查和运动试验.结果 58只眼外伤超声影像表现如下:1前房积血;2眼部异物;3球内积气;4眼球破裂;5晶状体混浊及脱位;6视网膜脱离;7脉络膜脱离.结论 眼外伤后在屈光间质混浊时,进行超声检查尤为重要.超声检查可详细了解伤情,明确具体病变部位,超声检查简便,快捷,图像清晰,诊断可靠,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徐开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和影响预后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6月的31例早产儿肺出血的原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将31例早产儿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败血症、窒息、颅内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凝血为考察对象,比较治愈组和死亡组的差异.对早产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探究.结果 治愈组中败血症发生率为2例(16.67%),死亡组5例(26.32%);颅内出血3例(25.00%),死亡组颅内出血7例(52.63%);弥散性血管凝血0例(0%),死亡组8例(42.11%).治愈组与死亡组相比较,死亡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症,败血症,颅内出血,案例都高于新生儿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早产儿肺出血的新生儿与呼吸窘迫综合症与新生儿肺炎,窒息,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凝血有关.尽早对早产儿进行机械通气和及时止血是抢救早产儿肺出血的主要手段,可以提高早产儿肺出血的治愈率.预后应加强专业人员的护理和监测防止复发.

    作者:陈碧兰;曾春英;张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 探析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手段.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份至2010年8月份收治的46例小儿重症肺炎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对重症肺炎患儿提供的护理分为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要求保持环境适宜、提供生活护理;针对性护理则要求做到合理用药、提供临床观察护理与发烧护理,查看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在必要时进行吸氧治疗.结果 经过积极的护理,46例小儿重症肺炎病例均痊愈出院,临床效果十分良好.结论 针对小儿重症肺炎,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提供全面的精心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加速康复进程,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适于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丁巧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临床幼儿护理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幼儿临床护理的特点与对策,为临床幼儿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3岁幼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护理特点为幼儿疾病种类较多以及护理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差错;共发生护理差错事件33起,以护理缺陷多,其次是护理差错.结论 针对患儿的疾病特点与生理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作者:甘政艳;郑玉婷;李芸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8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两组,分析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清蛋白(A)、尿素氮(UN)、肌酐(Cr)和胆碱酯酶(CHE)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尿素氮(BUN)高于存活组.清蛋白(A)、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CHE)水平死亡组低于存活组.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中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尿素氮(BUN)越高,清蛋白(A)、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CHE)越低,并合并胆酶分离者,患者预后越差.

    作者:苏加强;刘博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宫腔镜、B超对304例不孕症病因的诊断分析

    目的 通过宫腔镜、B超检查比较二者在不孕症病因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304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及B超检查.结果 诊断宫内病变,B超检出率为13.49%,宫腔镜检出率为42.43%.诊断盆腔病变,B超检出率为22.04%,宫腔镜检出率为0.结论 宫腔镜与B超在不孕症的病因诊断中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作者:于淑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乳牙反牙合畸形2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乳牙反牙合的病因并做好早期预防.方法 对268例乳牙反牙合的患儿详细进行家族史、哺乳方式、口腔不良习惯、乳尖牙磨耗程度等资料的采集,分析乳牙反牙合的病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不良的人工喂养姿势和口腔不良习惯是乳牙反牙合的主要病因.

    作者:郝凤花;林维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也谈医疗护理的人性化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和护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和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以人为对象的护理工作教学,教学重点是要把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作为工作宗旨,并能够正确预测患者的隐性需求,高效优质地为其提供服务.以医疗服务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学习,是强化医院服务资源的保障.医院的发展和壮大可以通过提高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来实现.人性化护理是近一个时期,在我国护理行业提出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可以优化地为病人提供服务,改变过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向着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

    作者:唐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宫内节育器安舒环438例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安舒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站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安舒环且无手术禁忌的438例育龄期妇女,和随机抽取的放置普通元宫环的438例育龄妇女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随访,对随访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在随访期内,安舒环组的月经量增多、经期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元宫环组(P<0.05).结论 新型宫内节育器安舒环放置后发生不良反应较普通型的宫内节育器少,育龄妇女的耐受性良好,提高了放环的成功率,也提升了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女性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宫内节育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林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讨心理护理在药物流产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药物流产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站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药物流产患者为实验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精神状况和SAS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流产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巩固药物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杨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对街头无偿献血进展的情况的探讨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十余年,无偿献血工作已经逐步渐入了正常轨迹.积极踊跃投入到街头无偿献血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自愿无偿献血已不再兴师动众、大张旗鼓,而是自然又平常地默默奉献,选择闲暇假日去街头献血,渐渐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献血模式,变要我献血为我要献血.从第一辆采血车开到街头到现在十个街头采血屋的建立,大连市年采血量由10吨变为20吨.

    作者:孙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优质护理模式探索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优质护理模式.方法 随机选择120例患者行优质护理,80例传统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及意外伤发生率.结果 优质护理组满意度高,意外伤发生率低.结论 老年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意外伤发生率.

    作者:王燕红;张洪英;陈碧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近三年来我院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风险原因,及采取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病房的管理、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及满意程度.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对病房管理及基础护理质量的评价,患者满意度达92%,明显高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对病房及基础护理质量的满意度76%.结论 内科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地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病房管理及基础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因此,护理风险管理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芸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断指再植术后彩色多普勒血流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彩色多普勒血流的临床检查价值.方法 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断指再植术患者19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5条再植手指微血管吻合端进行能量图检查,观察其周围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流信号数量.结果 25条再植手指中,1条由于右环指桡侧暴露不充分,其血流频谱没有能够检测到,其余24条再植手指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其血管吻合端,血流信号检出17条,检出率为70.83%,而能量图血流信号检出24条,检出率为100%,断指再植术后,其远期功能恢复预测敏感性为70.83%,断肢再植血管早期成活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对断肢再植血管早期成活情况,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能够准确地进行提示,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相比较,其敏感性和检出率均显著优异,可作为检测微血管血流的首选,对预测术后远期功能恢复程度及指导断肢再植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定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手工清洗器械采用两种不同润滑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润滑手工清洁后器械的防锈效果和细菌培养结果.方法 将手工清洁后的手术器械以包为单位分为两组,常规组将器械浸入常温状态下的润滑剂中,实验组将器械浸入煮沸状态的润滑剂中,两组器械的浸泡润滑时间均为1min,分别抽取1ml润滑剂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两个月后观察器械锈蚀现象.结果 两组器械锈蚀现象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润滑剂细菌学监测结果合格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 两种润滑方法都能起到有效的防锈作用,而煮沸状态下使用可以有效地避免润滑剂连续使用而造成的手工清洗器械的二次污染.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抗原修复液和固定时间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目的 针对不同的抗原修复液与时间对免疫组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取出2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试样.其中的每例中附着4个时间点,这四个时间点组分别为:立即固定组,延迟12小时固定组,延迟24小时固定组和延迟48小时固定组.依次对所选取4块肿瘤组织,在肿块部位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和切片等相关操作,利用行HE染色方法验证试验中的肿瘤组织,再通过抗原修复液展开免疫组化验证实验.结果 CK7、ER和C-erbB-2在4组试样在不等的时间和不同的抗原修复液的乳癌组织间表现出了不同的效果,并且结果的差异可以从统计学角度进行分析.结论 在本实验中,所进行延迟固定的组织,在通过充分固定和进行选取抗原修复液A[高温高压EDTA(pH9.0)缓冲液修复)]、抗原修复液B[高温高压EDTA(pH8.0)缓冲液修复]、抗原修复液C[高温高压柠檬酸盐(pH6.0)缓冲液修复]和抗原修复液D[微波炉EDTA(pH9.0)缓冲液修复法]的前提下能够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但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减少和避免延迟固定时间.

    作者:朱向阳;吴注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36例甲状舌骨囊肿手术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甲状舌骨囊肿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36例甲状舌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应用经验.结果 36例甲状舌骨囊肿,经1年随访,除3例复发,需二次手术,其余33例均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 手术是治疗甲状舌骨囊肿的确切有效方法.

    作者:赵东文;李东;陈富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