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霉素治疗妊娠梅毒100例临床分析

王永霞

关键词:青霉素, 妊娠梅毒,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青霉素治疗妊娠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青霉素的治疗组和未进行驱梅治疗的对照组,分析观察两组之间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以及治疗孕周与先天梅毒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孕周12之前采取治疗比孕周12后采取治疗对新生儿更有效.结论 产前检查、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降低和减轻该病的发病率和严重性,同时能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46例采用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治疗标记为对照组,其余34例均为拒绝单用抗病毒药物和自愿采用本法治疗患者标记为实验组,给予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3个月/疗程.结果 实验组在肝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91.2%)亦强于对照组(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会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护理干预前后各两年时间内住院病人行腹部手术后DVT发生例数及率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结果 护理干预后DVT的发生率较护理干预前DVT的发生率低(X2=5.598,p<0.05).结论 尽早正确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芳;王淑梅;张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术式脾切除术围手术期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变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因不同疾病而以不同术式行脾切除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变化规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对40例不同疾病不同术式脾切除术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降低,而预先结扎脾动脉组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增高.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前与术后(1日)白细胞数量比较变化不大,而预先结扎组较前组数量明显增高,差异显著.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前后(1日)血小板数量比较,术后明显高于术前,而预先结扎脾动脉组术前后(1日)血小板数量比较,术后显著高于术前.结论 ①各种原因所致脾切除只要条件允许,都应争取行预先结扎脾动脉切除脾脏.②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增加以成定论,应充分认识作好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任培状;王显臣;刁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下肢术后的镇痛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下肢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60例年龄20-6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芬太尼组,B:氟比洛芬酯联合硬膜外吗啡组,每组30例,A组于下肢手术术后PCIA泵加入芬太尼20ug/kg静脉给药;B组于硬膜外注射吗啡2mg,联合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50mg,分别记录术后4h、6h、8h、12h、24h、36h、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当疼痛VAS评分大于4分时,哌替啶50-100mg肌注止痛,观察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的疼痛评分高于B组,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组和芬太尼组间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小时内A组肌注哌替啶的例数多于B组,A组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下肢手术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费用低.

    作者:李世才;钱伟;周松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59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复发病人的治疗关键.方法 对比分析59例,再手术病人的术后生存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示随访的重要性.结果 显示完善的随访机制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有效手段.结论 提高直肠癌复发病人的疗效关键是密切随访,早期诊断,早期手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作者:宋志军;蔺海福;张树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中药处方配合西医传统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70例男女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处方(太子参,生黄芪,五味子,丹参,苦参,生百合,郁金,麦冬,连翘,虎杖,莲子心,茯苓,甘草),每日1剂,持续5周.结果 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改善心电图明显,降低心肌酶相关指标,疗效良好,和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葛永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盐酸西替利嗪片稳定性深入研究

    目的 确保吉林(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西替利嗪片在有效期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该药品在中国大陆不同气候带分别进行长期稳定性研究及评价.结果 表明:药品在有效期内可以保证安全、有效.

    作者:周冰玉;王鑫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对临床免疲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的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医改的推进,临床免疫检验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临床免疫检验项目在医疗机构的广泛开展,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已经成为广大临床医师推进医疗工作改进的重要依据.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医师的诊断结果,从而间接地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本文主要对临床免疫检验的定义和质量控制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为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作者:唐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镜微创技术对治疗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膝关节骨创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实施镜微创技术以及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3.4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83.40%.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其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镜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痛疼轻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超;孙文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观察心悦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气虚血瘀型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应用心悦胶囊对患有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患有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悦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心功能不全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心悦胶囊对患有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郭春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瘢痕妊娠7例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在子宫瘢痕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4日至2012年6月26日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并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的7例患者,经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MTX)后应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术后24-72小时后行清宫术.结果 患者均成功保留子宫,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于术后4-8个月月经来潮,检测排卵正常.结论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风险小,安全性高,能保留患者子宫,保留生育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树斌;滕松刚;杨雨春;范宏宇;张淼;李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血栓病人的优质护理

    脑血栓是指由于脑动脉壁病变,尤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黏度增高而形成血栓,致使动脉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引起相应部位脑梗死的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急性脑血管病中常见、发病率高的一种临床类型.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脑血栓已逐步成为一项严重威胁中老年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该病具有发病快、病程长、恢复慢的特点.大部分脑血栓患者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负担影响较大.进一步加强脑血栓患者的护理,对于该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我院对脑血栓病人的一些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王形花;于文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药物流产失败相关因素及处理——附321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49天以内的早孕时流产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7年7月-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药物终止妊娠的321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起不全流产的原因.结果 药物流产失败相关因素主要与年龄、既往分娩方式、孕产次、孕龄、子宫位置、蜕膜厚度等相关.由于存在着用药者的个体差异及其它原因,与人工流产比较尚存在药物流产不全及失败后阴道流血时间较长,量多等问题,需及时清宫,避免导致盆腔感染、不孕、流产等后遗症.结论 掌握好药物流产的适应证,早期判断完全流产率及不完全流产,及时辅助清宫,是有效防止流血、盆腔感染、不孕、再次妊娠后流产等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隽;吕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60例外伤性肝破裂的外科诊治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外科诊治.方法 对我院6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外科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6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经积极有效的外科诊治后,治愈59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8.34%.结论 早诊断、早手术在外科治疗外伤性肝破裂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周光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内科呼吸疾病的护理探讨

    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对内科呼吸疾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疾病及呼吸衰竭疾病的护理进行详细的探讨,对临床护理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符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传染病经济负担的计算方法探讨

    人们在患病后需进行各项治疗,而进行各项治疗就会需要经济费用来负担,经济学者对患者因治疗费用而承担的经济花费问题非常重视.治疗所需要的费用可以分为无形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直接经济负担三种负担[1].无形经济负担比较抽象,其是指患者因为疾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无法正常饮食,无法进行休闲活动等损失.

    作者:杨吉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的内容及评价

    DRGs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是专门用于医疗保险预付制度的分类编码标准.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即将实现按DRGs分组进行预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疾病主要诊断的选择要求是很高的,如果主要认断选择不正确,会造成疾病编码错误,将对医院获取的医疗费用造成很大的损失.

    作者:原小宁;张喜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PICC在治疗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临床分析PICC在治疗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PICC肿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前后,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入院前50例)给予未改进护理对策,研究组(入院后50例)给予改进后护理对策,对比两组的感染率.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PICC置管、维护时,加强护理对策,可有效降低相关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丘金花;钟玉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目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这即为医院带来的压力,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动力.医疗管理人员需面对这一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不断对医院的管理及发展提出创新思路,有效提高管理效能.本文对现今医院的管理人员的各项素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如何提高行政人员综合素质提出建议.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护理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护理教育发展迅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笔者的调研谈一些看法.1 护理教育现状1.1 护理教育从单纯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中等和高等多层次护理教育.举办高等护理教育的院校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而中等护理教育人数逐年减少.

    作者:杨银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