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娜;李斌
目的 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笔者所在医院3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并对患者满意度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14例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1例患者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满意度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耐心与精心的护理,能够为患者减轻痛苦,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四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治疗以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收治12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B超检查,给予有效的抗凝、溶栓、血小板治疗以及外科手术.结果 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好转,仅1例出现截肢处理.结论 在进行妇产科手术前要进行严密的高危评估,手术过程严谨、轻巧,术后适当休息与运动,尽量少使用止血药物,从而有效减少妇产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张凤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脾是一个组织脆弱而血供丰富的器官,所以当发生腹部损伤时,脾首当其冲发生损伤,约占腹腔脏器损伤的40%-50%[1].脾破裂分为中央型破裂,被膜下破裂,和真性破裂.其中以真性破裂为多见,约占85%.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而引起内出血,一旦发生破裂,可因快速而凶猛的出血,导致血容量骤减,重要脏器微循环灌注不足,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失血性休克.[2]我院2010年1月-7月共收治创伤性脾破裂患者2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娜;高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老年性胃溃疡的临床特征,观察并评价老年性胃溃疡的内科治疗疗效.方法 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40例老年性胃溃疡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保存完整,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老年性胃溃疡经过内科的综合治疗之后,31例患者临床痊愈,治愈率为77.5%(31/40);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临床痊愈共30例,治愈率为75.0%(30/40).结论 老年性胃溃疡患者经过内科的综合治疗之后,患者以往的疼痛感、梗阻、溃疡复发率、饱胀感、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均得到显著改善,为了控制病情,对于部分具有恶变倾向的患者以及频繁复发的患者则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张克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综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并患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用泮托拉唑进行静脉注射,附加奥曲肽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整个实验疗程3天.结果 治疗组成效高、康复时间短,比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但观察其治疗过程中的整体输血量和死亡率,却无明显的差异,即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突出、高安全和低副作用.
作者:柏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院内感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60岁住院患者出院病历,将院内感染相关数据整理后录入EXCE软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2008-2011年老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2.75%;肺部疾患者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道;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结论 加强老年住院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缩短住院时间,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医疗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适时给以心理支持,有利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的降低.
作者:郭秀利;冯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骨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对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以及防治的意义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病例87例以及同期健康儿8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展开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佝偻病组BALP检测阳性率为90.8%,健康组BALP检测阳性率为15.0%.显然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P检测对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陆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水平.方法 比较儿科实施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前后护理工作的变化情况,对实施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前后护理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后,我院儿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下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且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必要借鉴和推广.
作者:代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青霉素治疗妊娠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青霉素的治疗组和未进行驱梅治疗的对照组,分析观察两组之间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以及治疗孕周与先天梅毒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孕周12之前采取治疗比孕周12后采取治疗对新生儿更有效.结论 产前检查、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降低和减轻该病的发病率和严重性,同时能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王永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3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护理措施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38例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痊愈15例,占39.47%,显效11例,占28.95%,有效10例,占26.32%,无效2例,占5.26%,总有效率为94.74%.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一例不良反应.结论 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利于患儿病情的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护理教育发展迅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笔者的调研谈一些看法.1 护理教育现状1.1 护理教育从单纯的中等护理教育逐步转向中等和高等多层次护理教育.举办高等护理教育的院校逐年增加,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而中等护理教育人数逐年减少.
作者:杨银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乙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56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乙型糖尿病患者,其中A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有19例,B组:给予调整饮食和口服盐酸二甲双胍及其他降糖药物治疗有21例,C组:给予运动、饮食调整和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有16例,观察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几乎无明显改变,与A、B组相比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乙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重点是早期干预,定期对老年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早期采取运动、饮食调整和合理的药物辅助治疗,对早期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愈率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米娜娃古丽·阿不来提;帕丽旦·吾甫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技巧以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采取静脉留置针的16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其中有7例患者为穿刺成功,3例患者发生了脱管的情况,在留置期间有9例患者出现了堵塞的情况,所有患者并没有出现静脉炎的情况.在临床使用时,成功保证了液体和急救药物的输入,使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静脉留置针操作非常简单,且能够有效减少不断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对及时输送药物也有积极作用.该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临床中,并获得了患者的好评.
作者:梁淑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热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肝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月中晚期肝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为热(60°C)灌注化疗组,B组50例为对照化疗组,均采用经股动脉途径,插管至肝动脉用ADM+MMC+5一Fu+CDDP方案,间隔45天再次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并随访患者生存期.结果 A组0.5、1、1.5年生存率(100%、80%、60%)较B组(84.4%、64.4%、35.5%)均有提高(P<0.05).2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增高无明显差异(P>0.05).A组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较轻.结论 经动脉热灌注化疗可有效地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曹叔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慢性疾病,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成为现代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我站2006年成立以来,从2009年至今,为了进一步为建立我社区高血压病的综合治疗的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2011年版)中高血压慢病管理有关要求,通过开展社区居民家庭入户随访调查,电话随访调查,门诊随访调查等方法,详细记录了我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情况,同时建立高血压慢病健康档案,并自查总结本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情况;了解我社区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管理防治过程中的情况,发现我社区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管理防治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的.具体如下:
作者:杜志刚;张政;戴风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深入探讨几种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几种伤口正确处理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对几种伤口的正确处理,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正确处理伤口的方法和宝贵经验.结果 对各种伤口都能做出正确的处理,都收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结论 全面掌握了处理各种伤口的方法和经验,对及时减少患者的伤痛,促进伤口的早期愈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姬忠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癌胚基因Cripto-1(CR-1)在原发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与20例癌旁组织中CR-1蛋白的表达,比较两者表达的差异,分析CR-1蛋白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R-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灶(p<0.05).结论 CR-1在结肠癌的表达率高,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预后有关,该蛋白可能成为结肠癌较理想的治疗靶点.
作者: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12年7月实施的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和教训.方法 295例次,均行疝囊分离或部分切除后分离,PerFix充填物加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疼痛和自主活动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50min,术后12h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时间1-2d,有异物感10例,局部切口发红3例,术后排尿困难8例,近期复发1例,无1例切口感染,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3-6天内出院.结论 采用人工补片修补腹横筋膜缺损,加强腹股管后壁,可适用于大多数腹股沟疝,有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陈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根据资料显示,医学常用名词有三分之一左右来自人体解剖学,可见其作为基础课在医学教育当中的重要意义.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甚或是教师对一些解剖术语不求甚解,出现误读甚至释义的错误,造成学习和交流的不便,本文简要地分析并列出一些常见的错误,以供学习交流.
作者:王立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冠心病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16例,均合并冠心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心率、血压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率、血压水平波动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手术时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阿卜杜力艾则孜·喀斯木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