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华;吴明雄;杨爱菊;何赤斌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探讨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自2008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105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解痉、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苯唑西林钠、利巴韦林静脉滴注.以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患儿从发热、咳嗽、咯痰消失时间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效果理想,具有良好的解热、止咳、化痰功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蒙根;达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器械吻合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对19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后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器械吻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198例患者均进行过经上消化道的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病理检查,终确诊为贲门腺癌53例,食管鳞癌123例,食管腺癌22例.病变长度0.5-11cm.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02至2012-02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其中吻合口瘘3例,发生率1.52%(3/198),均经通畅引流、营养支持等内科保守治疗治愈.术后平均住院15天.结论 器械吻合提高了食管胃的吻合质量,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吕明闯;丁旭青;李国梁;董亚辉;周荣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骨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对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以及防治的意义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病例87例以及同期健康儿8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展开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佝偻病组BALP检测阳性率为90.8%,健康组BALP检测阳性率为15.0%.显然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P检测对佝偻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陆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CRP)检测和血球分析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2年8月我院儿科门诊54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集指端微量血用免疫比浊方法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同时做血常规检查,将C-反应蛋白结果与WBC计数比较.结果 C-反应蛋白与WBC计数均阳性者为59例(10.8%),C-反应蛋白与血球分析均阴性者为373例(68.2%),C-反应蛋白阴性与WBC计数阳性者为45例(8.2%),C-反应蛋白阳性与血球分析阴性者为70例(12.8%).C-反应蛋白与WBC计数一致者432例(79%),C-反应蛋白与WBC计数不一致者115例(21%).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和血球分析同时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判断及观察抗生素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柳红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总结强化护理对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经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强化护理方法.结果 经强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宏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主因上腹痛三小时急诊入院,以急性胰腺炎收住本科.患者平时体胖,喜饮酒,于入院前三小时进食肥肉及饮酒后出现上腹部剧痛,伴腹胀,恶心,呕吐,低热,急来本院就诊,入院查体,T37.8℃ P120次分R32次每分 BP9060mmhg,神清,精神极差,呼吸浅快,痛苦病容,前倾前屈跪位,双肺呼吸音弱,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左上腹明显压痛,轻微反跳痛.
作者:田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护理手段,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份至2010年3月份收治的120例新生儿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将12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向对照组的60例提供常规护理,向观察组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效果,并开展问卷调查,统计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0例病患,112例痊愈出院,进行远期随访,无一例出现后遗症;余下8例在出院后,表现出多种后遗症,其中4例智力低下,1例脑瘫,2例听力障碍与视力减退,1例癫痫.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表现出显著的不同,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的恢复速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家属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全面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有效提升治疗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适于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与护理中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龙希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样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检测结果存在的差异.方法 选取40例体检者的5种不同血液样本,即血清、肝素理血浆、枸橼酸钠血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血浆以及HMF血浆,在相同的测量环境与条件下对其进行15项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与血清组比较,肝素锂血浆组在ALP、ALB、TC、TG以及HDL-C方面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AST检测结果也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EDTA-K2血浆组除了HDL-C、Cr检测结果与HMF血浆组除了LDH-C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外,其余各抗凝血浆组生化项目的 检测结果均与血清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生化项目检测中不同血液样本对常规的检测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应依据WHO建议选择适宜的标本类型分别进行检测.
作者:梁吉平;孙振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发病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0例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为治疗组,60例应用奥扎格雷钠为观察组.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好,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联合奥扎格雷钠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力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采用尿毒清颗粒+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血肌酐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尿蛋白减少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可更好地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作者:张则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将19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营养心肌、抑制左室重塑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90.82%优于对照组的74.49%,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脏彩超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心脏病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综合调节机体,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刘丛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唯一有价值的手术干预[1],宫颈机能不全是导致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为0.1%-2%[1],在妊娠16-28周习惯性流产中占15%左右[1].往往在妊娠中期出现宫颈管缩短,宫口扩张,羊膜囊膨出或破裂,引起流产或早产,胎儿无明显异常,给孕妇的生理及心理上造成严重创伤.我科于2010年2月收治一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而致先兆流产的孕妇,行急诊宫颈环扎术,术后根据孕妇的情况给予评估及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灵芝;聂瑞萍;韩玉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一定的实验及数据分析,研究反应曲线对于生化检验的重要性.方法 研究发现标准品,试剂空白,临床标本以及质控品在测试过程中展现出的正常的以及异常的反应曲线,并对于异常的反应曲线进行一定的分析.结果 反应曲线可以反应出生化分析仪的试剂变质、临床患者、不稳定标本测试的结果的异常以及标本性状等等相关的问题.结论 通过反应曲线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可以相对正确地分析检测的结果以及快速地发现可能导致异常结果的原因.
作者:李文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后粘连的发生情况,探讨产妇二次剖宫术粘连的处理方法,提高术后防治粘连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采用横切口,对照组传统切口.采用0号可吸收缝合线.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发生粘连及愈合情况.其余各种手术和传统手术方法一致.结果 观察组88例中有32例发生粘连,发生率为36.7%;对照组44例中发生粘连为20例,发生率为45.5%.发生率比较不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改良术后,手术的粘连发生率降低,对产妇健康恢复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张吉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种,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通过某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其中,中毒性表皮坏死型药疹是一类伴有多系统损害的重症皮肤病,受损面积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的药疹.成都军区总医院感染呼吸科2011年2月收治了l例中毒性表皮坏死型药疹患者,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何烨颖;陈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11-2011.11收入我院的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34例,随机分为TPO治疗组(18例)和IL-11治疗组(16例),分别皮下注射rhTPO(15000u/d)和rhIL-11(3mg/d),监测血小板生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rhTPO治疗组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与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以上所需时间均较rhIL-11治疗组明显缩短,统计学差异显著,分别为P<0.01与P<0.05.rhIL-11治疗组有1例患者化疗后需要输入外源性血小板,rhTPO治疗组无患者需要输注血小板.与rhIL-11相比,rhTPO较少发生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 与rhIL-11相比,rhTPO能更有效地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李婧;陈丹;杨颖;徐朱俊;程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22例尿毒症脑病患者及进行治疗,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19例,单纯血液透析3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等变化情况.结果 经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后,19例中临床症状缓解16例,占84%.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脑病有较好疗效,优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
作者:于革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奥曲肽针,每8小时皮下注射一次,两组疗程均为三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尿量、肾功、腹水消长情况及治疗后转归.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尿量增加,肌酐、尿素氮下降,与治疗前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内科综合治疗顽固性腹水有较好疗效.
作者:胡景芝;张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确定医院服务范围重心、拓展方向,为领导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等评价指标分析我院2007年-2011年中病人来源的变动情况.结果 陕西省内的病人约占到九成,为医院服务范围的重心所在,外省市的病人占比例较小.
作者:刘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适合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以及亚低温疗法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收集37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表现,以及对其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及效果.结果 采用亚低温方法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表现为神经功能评分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讨论 亚低温疗法对于治疗外伤性脑梗塞具有显著优势,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耿立恒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