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分析

林云刚

关键词:中西药, 不合理联用, 原因, 处方, 解决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情况,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从中抽取500张中西药联用的处方.并对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不合理联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结果 对不合理联用的中西药处方进行分析后,从中发现中西药不合理联用药处方100张,占中西药联用处方20%.其中由于诱发药源性疾病的用药处方占3%,由于重复用药的处方占3%,由于药理作用相拮抗的处方占5%,由于中西药联用的理化配伍禁忌占9%.结论 中西药联用处方存在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应加强中西药联用用药的管理规范,制定相关的用药规范制度.从而提高合理用药的意识.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骨化三醇加阿伦磷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使用阿伦磷酸钠加骨化三醇对骨折疏松症进行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 从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对在我中心门诊320例明确诊断骨质疏松症且有症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骨化三醇加阿伦磷酸钠治疗疗效观察.对照组采用骨化三醇进行骨质疏松症治疗,每天晨起早餐后服用骨化三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阿伦磷酸钠,每周中固定一天晨起用200ml温水送服70mg阿伦磷酸钠.结果 在进行骨质疏松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没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BMD均有明显上升,但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患者血钙及血磷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通过对骨化三醇加阿伦磷酸钠对于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的观察,发现其疗效要明显好于单纯使用骨化三醇的疗效.

    作者:王黎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指导癫痫患者停药的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用以指导癫痫患者停药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3年无癫痫发作的患者58例,采用上海诺诚8128型无线蓝牙动态16导脑电图仪进行24h脑电图监测58例3年无发作癫痫患者脑电图变化,观察其监测结果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结果 58例3年无发作的癫痫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无临床癫痫发作,动态脑电图发现痫样放电19(32.8%)例.19例痫样放电患者中,活动性痫样发作史<6个月3例、7-12个月5例、>12个月11例;单药治疗3例、2药联用3例、3药联用13例;全面性发作8例,部分性发作11例.痫样放电出现时间:睡眠状态12(63.2%)例,清醒状态6(31.6%)例,清醒与睡眠中均痫样放电1(5.3%)例,睡眠中痫样放电发生率明显高于清醒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可以用以指导3年无发作癫痫患者是否适合停药,对癫痫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时需要描记夜间脑电活动情况,监测时不短于一个完整睡眠周期.只有当患者临床发作停止2年以上,脑电活动完全正常时,才考虑停止抗癫痫药物治疗.

    作者:王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LAVH)和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的手术指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2003年06月至2011年06月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199例,其中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术103例,阴式子宫切除术96例.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LAVH和TVH均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两者有各自的优势及适应症,可依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作者:王海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梗塞应用血栓通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血栓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100例,在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50例患者定为实验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5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综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无恶化及死亡病例,治疗无效者5人,临床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无死亡病例,恶化5人,无效5人,临床总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治疗能明显地促进脑梗塞患者神经损伤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利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足拇外翻的表现与治疗

    目的 观察探讨足拇外翻的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诊治经验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足拇外翻的患者34例,其中采取保守治疗组12例,手术治疗组22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91%;保守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疗效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拇趾外翻主要临床表现为畸形和疼痛,但畸形与疼痛并非成正比,对于年轻病例建议采取保守治疗,以预防病情进展;对于病情严重且出现疼痛的患者,建议采取手术治疗,术式的选择应具体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病史、病理特点等进行综合考虑,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舒云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同术式脾切除术围手术期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变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因不同疾病而以不同术式行脾切除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变化规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对40例不同疾病不同术式脾切除术前后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降低,而预先结扎脾动脉组术后血红蛋白较术前明显增高.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前与术后(1日)白细胞数量比较变化不大,而预先结扎组较前组数量明显增高,差异显著.脾动静脉同时结扎组术前后(1日)血小板数量比较,术后明显高于术前,而预先结扎脾动脉组术前后(1日)血小板数量比较,术后显著高于术前.结论 ①各种原因所致脾切除只要条件允许,都应争取行预先结扎脾动脉切除脾脏.②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增加以成定论,应充分认识作好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任培状;王显臣;刁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尿毒清颗粒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方法 将6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采用尿毒清颗粒+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血肌酐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尿蛋白减少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可更好地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作者:张则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酱油中铅的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一种操作相对方便、快捷,结果可靠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酱油中铅的方法.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酱油中铅的含量.结果 方法的重现性好,样品回收率高(98.69-100%),相对标准偏差与经典双硫腙比色法:t=0.1143,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和精密度较好,适宜基层大量样品的检测.

    作者:朱珠;吴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口腔科院内感染管理对策分析

    医院的口腔科是医院发生感染主要的科室之一,这是因为口腔疾病的治疗都是在患者的口腔里进行,在治疗的过程中,牙科的器械会与患者的血液以及唾液和口腔黏膜进行直接的接触,病源微生物会被以直接或间接形式带给其他牙病患者,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会在不同途径中传播与流行,如果预防医院感染措施不力,将会使基层医院口腔医疗中感染概率呈几何倍数增大.所以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感染的预防工作就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医院口腔科的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院内感染管理的对策,为口腔科感染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建议.

    作者:吴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46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的4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及胸部CT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以男性及吸烟者多见,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结核的发病部位以双肺上下野发生率高.结论 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在临床较多见,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容易漏诊、误诊,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李兴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道的护理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呼吸道护理的方法.方法 收集从2009年9月-2011年9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重症呼吸道患者280例,均采取综合呼吸道护理.结果 280例重症呼吸道患者中255例呼吸道患者保持了呼吸道通畅,降低了肺部并发症,改善了脑缺氧;10例放弃治疗,10例死亡.结论 对神经外科重症呼吸道患者进行综合呼吸道护理,能够预防肺部并发症,降低呼吸道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神经外科重症呼吸道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王亚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鄯善县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促母乳喂养干预措施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其营养丰富,既方便实惠又经济安全,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基金会大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确保婴儿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1998年我院积极创建爱婴医院,严格按照<国际双十条>准则,以促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等方法,以爱婴医院为契机,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虽然多数人认知母乳喂养的优点,但由于代乳品商家广泛宣传的影响,纯母乳喂养率不容客观.

    作者:杨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初产妇分娩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给予初产妇分娩后尿潴留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初产妇95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7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48例给予产前、产后整体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分娩后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1-2小时排尿5例,占10.64%,3-4小时排尿10例,占21.28%,5-6小时排尿25例,占53.19%,首次排尿时间为40.63±5.21分,尿潴留发生7例,发生率为14.89%,实验组患者1-2小时排尿11例,占22.92%,3-4小时排尿30例,占62.50%,5-6小时排尿6例,占12.50%,首次排尿时间为60.47±5.36分,尿潴留发生1例,发生率为2.08%,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初产妇分娩后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帅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诠释9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重点

    目的 探讨并总结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对在医院眼科2011年5月2021年5月收诊的98例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进行专科护理指导及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 98老年白内障患者,经手术治疗和有针对性护理,视力均有明显好转,平均住院3-4.5d.结论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采取有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郭静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足部负重及非负重位X线片胫侧籽骨位置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拇外翻患者足部不同应力X线片胫侧籽骨位置是否有差异.结果 拇外翻患者的TSP(术前和术后)在不同应力下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胫侧籽骨在不同应力足部X线片上位置有差异.

    作者:王光义;温建民;崔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96例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加强心理护理;术中对患儿口吐渗液颜色进行观察,加强心理护理与体位护理;术后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重点观察,加强并发症的护理,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性,并进行饮食指导.结果 本组96例患儿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均较为平稳,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无1例患儿发生并发症状.结论 针对实施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术手术患儿,采取严密、正确、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患儿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邓素云;柳庆君;蔡艳;罗刚;张玲燕;颜红;毛洪波;黄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广泛应用

    目的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1],临床上主要以咳嗽、咳血、盗汗、乏力为主要表现.多因体质虚弱、机体抵抗力下降所致,随着科学的发展,经过合理的化疗,大多数患者得到了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单一长期的用药,而成为了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方法 将2000例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含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混合制剂的化疗药物组称联用组,另一组为未联用组进行观察.结果 联合用药可缓解结核病的中毒症状,使其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 表明两组关于治愈率的比较差别很大,说明联用组治愈肺结核的整体效果优于未联用组,提示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混合在一起可提高治愈肺结核的整体治愈率.

    作者:姜晓红;孟伟;王新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对几种伤口的处理方法

    目的 深入探讨几种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几种伤口正确处理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对几种伤口的正确处理,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正确处理伤口的方法和宝贵经验.结果 对各种伤口都能做出正确的处理,都收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结论 全面掌握了处理各种伤口的方法和经验,对及时减少患者的伤痛,促进伤口的早期愈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姬忠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84例肺炎中医治疗临床效果的分析

    通过对肺炎患者进行门诊观察以及肺功能检测,采用中药治疗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01月至2010年0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肺炎患者,共计84例.按照84例肺炎患者病症的严重程度,随机分为两个组别,治疗组42例,采用中医治疗的方式.对照组42例,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42例患者中,肺炎有所好转患者38例,其中30例患者治愈,总有效率90.48%,治愈率71.42%;对照组42例患者中,肺炎有所好转患者31例,其中25例患者治愈,总有效率73.81%,治愈率59.52%.结论 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治疗中得到推广.

    作者:熊茂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2011年间收治的6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性39例,年龄在35-69岁之间,女性30例,年龄在37-74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经筋针刺法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结论 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过程中,采用经筋针刺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较明显,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