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老年上睑松垂患者眶隔筋膜及泪腺脱垂的处理

曾斌;倪红;王静

关键词:上睑松垂, 整形, 眶隔筋膜, 眶脂体
摘要:中老年上睑松垂术中,除单纯地切险松驰的皮肤及眼轮匝肌外,同时还应处理因张力降低而松弛的眶筋和随之脱垂的泪腺.我科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眶隔重叠缝合法,及悬吊泪腺两种处理方法,行之有效,介绍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脊柱结核的CT与MRI影像表现(附2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CT与MRI的影像特点,比较两者在脊柱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经病理证实和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后临床痊愈的28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溶骨性、虫蚀状、碎骨片状骨质破坏伴有硬化,椎旁软组织中见砂粒样钙化,冷脓肿形成,椎间隙变窄,椎管受累等;MRI表现为椎骨质破坏,破坏区周围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区,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型等.结论 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MRI对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病变范围的确定方面要明显优于CT,而CT在显示死骨和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结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观察.

    作者:李明鉴;王国栋;谢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探讨血脂、血尿酸浓度的检测在老年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脂、血尿酸浓度的检测在老年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来我院健康体检时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无心、肾、肝、肺及糖尿病,无痛风史,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尿酸情况,将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的TC、TG、LDL和U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则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脂肪肝患者表现为血脂代谢紊乱和血尿酸代谢异常,血脂与血尿酸的检测对预防脂肪肝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月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直肠癌根治手术方式选择的体会

    目的 鉴于开腹式手术是当前根治直肠癌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比较了传统开腹式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差异,探讨直肠癌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2011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院肠胃科收治的经微超声检查和病理学证实为直肠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行常规开腹手术的常规组和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腹腔镜组.结果 常规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高于腹腔镜组,对比有差异性(P<0.05),两组手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因晚期肿瘤侵犯周围脏器中转开腹,中转率差异不明显(P>0.05).讨论常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根治直肠癌上各有优势,但腹腔镜手术总体而言安全、彻底性强、术后恢复快,可作为开腹手术的替代治疗方式.

    作者:饶贵安;倪眺;黄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诊急救工作的质量是医院的生命

    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就急诊急救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相关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的做好医院急诊急救工作.

    作者:王亚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非局部平均低剂量CT的构建方法探究

    低剂量CT的成像质量会发生明显的退化,而通过将CT扫描的图像数据与投影数据恢复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对非局部低剂量CT进行有效的重建.首先通过数据的转化,有效的滤除投影数据的噪声,然后将滤过后的数据再次进行转化和滤过之后,进行投影图像的重建,后再通过投影数据滤过后的图像进行矩阵的构建,并将矩阵用于CT图像的成像,该种构建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图像的噪声和抑制图像的伪影.

    作者:杨俊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7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通过积极、个性的治疗后,其病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护理后,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为77.14%,观察组在给予整体护理后,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为97.14%,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其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给予整体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是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的重要手段,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游永华;周德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出血重症80例临床护理

    目的 通过重症脑出血80例的临床护理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选我院1998年2月-2001年5月住院的重症脑出血患者80例,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 重症脑出血患者危重6例经过治疗无效死亡,13例因病情重,家属同意放弃治疗.61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其中50例生活自理,80例患者住院期间有4例发生泌尿系感染,2例合并肺部感染.无1例褥疮发生.结论 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的护理措施,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桂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迈瑞监护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我院与2007年初迁入新址后陆续购买了20多台深圳迈瑞公司生产的监护仪,型号有MEC-1000、7000、8000型,PM-9000E型,IPM-9800型.监护仪虽然型号不同,但机器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能够对人体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有选择性地进行实时、连续、长时间的监测,并且具有显示、回顾、存储、分析、打印、报警、远程监护等功能,能够对病人的心电(ECG)、呼吸(RESP)、体温(TEMP)、脉搏氧饱和度(SPO2)、脉率(PR)、无创血压(NIBP)、有创血压(IBP)、成人心排量(CO)、呼吸末二氧化碳(ETCO2)等生理参数进行监测(MEC-1000型除外).

    作者:初海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探讨费县70例儿童保健教育评价

    目的 探讨费县70例儿童保健教育评价.方法 对我医院2012年1月至8月收治确诊的70例儿童进行保健教育,出院后再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继续进行健康教育,结束后通过发放调查表,持续了解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行为变化及保健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变化.结果 多数儿童对保健基本知识有了更详细全面的了解,自觉养成了健康的行为习惯.结论 行之有效的保健教育成为保持儿童健康,减少儿科疾病,增进儿童身体健康成长.医生高保健教育能力是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必要条件,所以一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健教育计划、具体内容和施行措施,使我们每一位医生与护士都能掌握保健教育的形式、目的 、定义、操作程序、以及保健教育是如何与护理措施相结合的.

    作者:张怀英;王西海;王先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9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观察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9月份至2010年9月份收治的9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其中28例合并其他疾病,42例无明显合并症.本文将所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方法,研究临床疗效.结果 90例患者均住院治疗,有31例患者起初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后经CT检查与胸片检查确诊为支原体肺炎针对其中的26例首先应用氨苄青霉素与青霉素进行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转而应用罗红霉素与红霉素进行治疗,终康复.另外63例患者应用红霉素进行治疗,29例采取分次口服的方法,34例采取静脉滴注的方法,用药剂量为35mg/kg,频率为1次/日.治疗期间,患者的疾病体征得到显著改善,咳嗽症状得到缓解,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治疗结束后,患者均康复,其中无并发症患者的平均疗程为13.4天,有并发症患者的平均疗程为24.2天.结论 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重点在于抗感染,并控制并发症状.应用红霉素,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体征,增进临床疗效,有着积极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红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COPD患者射流雾化的护理体会

    阻塞性气道疾病是雾化吸入的首选适应证,尤其对急性加重期的COPD或支气管哮喘患者[1],射流雾化是常见的雾化吸入的方法,而压缩氧气作为射流雾化气源在医院中为常见,与超声雾化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使用方便等优点,但需注意所用的压力和流量[2].通过对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16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年龄66-92岁)实施氧气射流雾化护理的回顾,体会如下:

    作者:吴建华;孔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荆门市一起病犬咬伤多人事件的调查和处置

    目的 总结荆门市一起病犬咬伤多人事件的处置经验,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入户摸底调查被病犬咬伤情况,狂犬病暴露者按<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疫点疫区动物疫情按<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处置.结果 狂犬病暴露者100%得到处理,对犬伤者采取清创消毒,施行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及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措施后未发生狂犬病疫情;疫点犬捕杀率达100%,疫区犬强化免疫接种率97.05%.结论 必须加强对群众的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对病犬咬伤多人事件应及时处理,能有效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蒋志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防范

    急诊急救医学是一门研究和治疗急危重病的学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急诊急救工作的对象是急危重病人,他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承担急诊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具有思维敏捷性,快节奏性、高技术含量性、高风险性,因此:在此项工作中如何做好风险防范,降低风险系数,保证病人安全,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是每个从事急救护理工作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所以我们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要不断的探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防止风险的发生.

    作者:宛英梅;迟雪梅;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产儿抚触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抚触对早产儿睡眠质量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进行抚触,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护理,将两组早产儿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在睡眠质量和体格发育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抚触能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于子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冷湿敷+乐肤液外用+冰黄肤乐软膏,每日2次;对照组单用乐肤液外用,每日2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35例,显效10例;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27例,观察两组2周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起效快,治愈后维持时间长,复发率低.

    作者:赖应庭;郭建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治疗疗效.方法 我乡计生服务所进行子宫上环术的妇女72例,所有妇女在上环时均处于哺乳期,并且在接受子宫上环术后均给予中成药口服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月经量的变化,并与进行子宫上环术前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在子宫上环术后月经量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月经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患者的月经量与子宫上环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停药后随访均无复发,并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使用中成药治疗哺乳期子宫上环术中出血,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月经量,并且不良反应较小,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晓燕;郝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4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8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外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外给予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24,P<0.05).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小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诊科急腹症分诊及护理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急诊科的急腹症的分诊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的分诊情况以及相关的护理情况.一般急诊科分诊主要分为询问、观察和分诊三步.护理则需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安抚患者情绪、积极协助做好各项检查治疗相关准备.结果 外科急腹症分诊正确率为92.8%,内科急腹症分诊正确率为93.8%,分诊正确的妇科急腹症的分诊正确率为85.6%.结论 急诊科正确的分诊和护理能有效帮助提高医生对各类疾病的诊断成功率以及能帮助患者迅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永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健康儿童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的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健康儿童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的意义,并为临床提供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6月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儿童420名,对其血清性激素水平睾酮(T)和雌二醇(E2)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年龄分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正常值.结果 11岁之前,男、女儿童的E2、T水平变化差异无显著性,11岁以后,男、女儿童E2、T水平有了明显的升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健康儿童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可提供本地健康儿童血清性激素参考值范围,并可指导临床对于儿童性早熟的诊断.

    作者:黄庆华;吕迎霞;周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肠内、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治疗的新进展

    目的 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2例胃肠道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17例,肠外营养组15例.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热时间及胃肠道恢复时间等,均较肠外营养组低.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术后早期采有肠内营养支持具有优越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林;向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