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化汤加味对产后子宫缩复的临床效果

党秀丽

关键词:生化汤加味, 产后子宫缩复, 宫缩, 出血
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生化汤加味对产后子宫缩复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3月自然分娩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产后给予益母草颗粒,实验组产妇产后给予生化汤加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子宫缩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恶露时间短于对照组,恶露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后5d、30d经超声测量子宫各经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生化汤加味对产后子宫缩复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消炎、促进宫缩、缓解腹痛、促宫内残留物排出、减少出血量及缩短出血时间,有助于子宫迅速复旧,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行无痛人流术孕妇,根据麻醉药物不同随机分为1组、2组、3组,每组各30例,1组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2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3组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对比各组术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1组术前后HR、SpO2、MAP变化均不明显,术中扭动人数少,术后宫缩疼痛轻,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人工流产术选择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具有安全、有效、低麻醉剂量、术后疼痛轻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祥庆;王艳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68例乙肝肝衰竭患者肝内胆汁淤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乙肝肝衰竭患者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乙肝肝衰竭并发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每天给予腺苷蛋氨酸2g,对照组每天给予腺苷蛋氨酸1g,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均有显著性改善,和治疗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在临床治疗指标改善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由于腺苷蛋氨酸治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腺苷酸蛋氨酸在治疗乙肝肝衰竭并发肝内胆汁淤积上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但给予大剂量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没有体现出更好的疗效.

    作者:郝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机动护士的培训与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充分利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规范医院护理应急工作,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成立以急诊急救为主要工作的机动护士组,经过系统培训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结果 一年时间科室申请机动护士53次,覆盖全院60%的护理单元,调配机动护士97人次,共计928天,为医院节省资金近10万元,使部分科室床护比由调配前的1:0.32上升至1:0.40,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成立机动护士组,能适应目前医疗和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缓解护理人力不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史红;王春利;魏永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长托宁治疗小儿有机磷中毒观察

    目的 观察长托宁治疗小儿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有机磷中毒患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使用长托宁加氯解磷定,对照组常规使用阿托品和氯解磷定.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病程短,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结论 长托宁是一种治疗小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长效抗胆碱药,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于丽;孙桂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口老龄化下老年社区护理的现状及人才培养对策

    人口老龄化及其健康护理是当前江苏省乃至全国及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通过对我省老年社区护理工作面临的难题、护理需求现状及老年社区护理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速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作者:孙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60例子宫肌瘤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采取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腹腔镜下的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子宫肌瘤治疗,治疗组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进行POP-Q评估,同时,还要针对患者的性生活情况以及盆底肌张力进行相对应的问卷调查,观察两种手术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 经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都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保留患者的子宫,并且创伤面小,恢复时间短,不会对患者的盆底功能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刘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荆门市一起病犬咬伤多人事件的调查和处置

    目的 总结荆门市一起病犬咬伤多人事件的处置经验,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入户摸底调查被病犬咬伤情况,狂犬病暴露者按<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疫点疫区动物疫情按<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处置.结果 狂犬病暴露者100%得到处理,对犬伤者采取清创消毒,施行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及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措施后未发生狂犬病疫情;疫点犬捕杀率达100%,疫区犬强化免疫接种率97.05%.结论 必须加强对群众的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对病犬咬伤多人事件应及时处理,能有效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蒋志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对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观察

    目的 讨论慢性咳嗽患者吸入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观察.方法 选择符合慢性咳嗽标准的患者,首先测定基础肺功能再吸入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结果 236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阳性者110例,占试验人数46.6%.结论 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是变态反应性哮喘的特异性检查方法之一,对长期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激发试验有助于确认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及顺利完成,密切观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潘秀萍;崔丽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联合疗法治疗喘憋性肺炎68例

    目的 了解联合疗法治疗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的162例喘憋性肺炎的婴儿随机分组呈2组:治疗组68例,男35例,女33例,年龄-6月22例,6个月-2岁33例,2岁以上15例.对照组94例,男53例,女41例,年龄-6月24例,6个月-2岁46例,2岁以上20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疗法治疗喘憋性肺炎68例疗效显著.

    作者:张芙蓉;赵大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8例心得体会

    目的 探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中的主要作用与效果.方法 对我院本年度所实行的228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228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术中转为开腹,其余患者均安全顺利的结束了手术,少有发现胆道损伤情况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着微创性,安全性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乃想;曹翠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网织红细胞与手工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SYSMEX 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计数网织红细胞(Ret)的差异情况.方法 EDTA-K2抗凝全血标本分别采用仪器法(XT-40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手工法(显微镜)作Ret计数.结果 仪器法和手工法Ret计数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仪器法相较于手工法具有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更适用于临床大批量的标本检测使用.

    作者:周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效果.针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采取综合措施,有预见性地进行干预治疗.方法 2年来收住婴幼儿重症肺炎314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52例,经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纠正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护心、脑、肺、胃肠功能、肾功能,尽量不让多个器官受损.结果 治愈35例,死亡12例,自动出院5例.其中合并2个系统器官衰竭30例,3个以上系统器官22例,从病史中可以看出多个脏器(3个以上受损,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达40%;而2个器官以下受损,病死率低,为7.4%.结论 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尽量做到超前性干预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管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行镇静治疗时的护理措施

    目的 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行镇静治疗时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ICU机械通气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镇静治疗,其中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沟通和人文关怀并予以合理镇静.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满意程度情况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ICU机械通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p<0.05.结论 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行镇静治疗时,在对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有效沟通和人文关怀并予以合理镇静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暨诚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随着目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了,现在人们在就医时不仅对医学水平有所要求,而且也越来越看中就医时的护理水平,为了顺应目前的这种现象,同时也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我院近些年来将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到了儿科护理工作之中,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得到了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

    作者:孙亚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症状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症状的效果,对两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在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痴呆精神患者,随机抽取其中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2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A与观察组B,患者的年龄在55-80岁之间,观察组A对患者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而观察组B使用奋乃静为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结果 观察组A使用奥氮平比观察组B使用奋乃静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PRS均有显著的变化,但是观察组A比观察组B的变化差异更显著,A组患者有6例患者痊愈,有10例患者治疗显效,有3例患者治疗有效且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B组患者4例患者痊愈,8例患者治疗显效,5例患者治疗有效且3例患者治疗无效,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因使用奥氮平比使用奋乃静为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好,且使用奥氮平治疗产生副反应的概率更低,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陶福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鼻窦冲洗法在鼻腔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鼻窦冲洗在鼻腔手术后的应用.方法 126例鼻腔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1例鼻腔术后行鼻窦冲洗和输液抗炎治疗.对照组65例仅行输液抗炎治疗,随后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缩短了临床疗程,提高了1级治愈率.结论 鼻腔手术后进行鼻窦冲洗有利于术腔内的清洁,减少了术腔结痂,缩短了临床疗程,提高了1级治愈率.

    作者:李富兰;严小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鼻咽癌漏诊15例报告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高发肿瘤之一,尤其是南方几个省份,发病率甚高,且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3倍,40-50岁为高发年龄组.本组15例鼻咽癌中男11例(占73.33%),女4例(占26.66%),年龄35-75岁(平均40岁).由于鼻咽癌表现各异,原发部位位置隐蔽、狭窄,不易检查.早期症状又不典型,晚期症状常被继发症状掩盖.若不重视,容易误诊或漏诊,影响疗效及预后.为了提高鼻咽癌的早期诊出率,探讨鼻咽癌的误诊原因,笔者将2003年至2011年在我院治疗过,后经上级医院确诊的15例误诊误治鼻咽癌患者中有代表性的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脑干脑炎的早期识别

    在手足口病大规模流行之前,我们对小儿脑干脑炎知之甚少,而近年来非手足口病的脑干脑炎又有多少因没有早期识别而延误诊治!甚至导致残疾或死亡!由此引发了不少医疗纠纷.脑干脑炎临床表现多样,早期无特异性表现,较为特异性的辅助检查如脑干MRI费用高,技术含量高,基层医院无法普及,给早期诊断带来很大困难.现将2010年1月-2012年6月由基层医院转来我院的5例小儿脑干脑炎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的分析.

    作者:张剑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外阴创伤的护理

    目的 探讨11例小儿外阴创伤的护理.方法 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基本常规护理、患儿心理护理、患儿用药护理,进行观察总结.结果 11例患儿均已治愈出院,未发生一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感染.结论 利用全面优质的护理减轻患儿的不适,得到患儿的积极配合,使患儿康复出院.

    作者:黄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中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CEM)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7例及同期体检人员52例分别为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且使其有可比性.检查两组成员血浆总胆固醇及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以及血浆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为(5.61±0.48)mmol/L和(4.66±0.70)mmol/L,对照组分别为(4.37±0.41)mmol/L和(4.82±0.67)mmol/L.观察组患者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血浆总胆固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通过红细胞胆固醇荧光测定法可以较为准确、客观、灵敏地反应冠心病患者的血胆固醇变化.

    作者:刘汝胜;席文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