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华
目的 研究术前访视的必要性和对病人身心的影响,谈谈开展术前访视的内容、方法和发展.方法 选择10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不同反应.结果 对开展术前访视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访视对病人整体护理很有必要,也是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有效方法,对病人生命体征及整个手术起到良好的影响.
作者:马瑞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及人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院前救护也越来越受人民关注.而基层医院所处的地理环境,给院前救护增加了难度,笔者认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地点准确、出诊迅速、紧急有效现场救护、安全转运等,都对护理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艳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1 试剂存放的环境及管理实验室中所使用的试剂试药其配制后都有其规定的使用期限.化学试剂种类繁多、规格不一,用途各异,无论是化学试剂仓库管理人员还是实验室人员都应对各类化学试剂的性质有所了解和掌握,以便合理选购,正确使用,妥善管理,使实验室出具的数据更具有科学性.化学试剂有许多属于危险品,潜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日常管理中要高度强调防火意识、防爆意识、防毒意识、尽量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李耀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脑电图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66例和同期收治的脑脊液异常患儿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脑电图检查情况.结果 统计得知66例患儿中发生脑电图异常者59例,占89.39%,58例脑脊液异常患儿中发生脑电图异常者24例,占41.38%,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电图变化对于早期诊断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汤映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口服给药应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8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口服组和肌注组(各40例),分别采用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口服及肌注进行术前基础麻醉.结果 口服组患儿合作率显著高于肌注组(P<0.01),且麻醉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分别P<0.01,P<0.05).结论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口服给药应用于小儿术前基础麻醉,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磁共振检查就现在来说对于神经系统是处于比较领先地位.但由于成像时间长,图像处理复杂等原因,导致图像质量下降,以至于无法诊断.下面笔者根据以往的操作体会,就关于如何提高头部磁共振图像质量,作如下分析.
作者:崔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在的检验人员既能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得到真实和可靠的检验结果,又要有为临床提供对检验结果进行合理和恰当的解释,及时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得出的检验结果.
作者:穆英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讨论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过程,评价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运用价值.结果 70例患者经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均成功剔除了子宫肌瘤.手术平均时间60.4±34.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75.3±40.7ml、患者在术后6-12h即可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为20.3±9.7h.1例患者在术后有皮下气肿,经针对性治疗后,症状消失.除皮下气肿患者外,其余69例患者住院时间3-7d,平均5.3d.随访3-6个月,患者无发热、感染、出血等不良症状.伤口愈合情况良好.B超结果显示平滑肌瘤,无肌瘤残留或者产生新的肌瘤.未见积血存在.结论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王小珍;陈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血透患者在透析治疗时心律失常发生率可高达50%[1],尤其老年病人,由于身体耐受力下降常可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由此导致的猝死在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中较为常见,可以达到15.7%[2],美国USRD报告甚至高达25%[3],并且认为血液透析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与高血钾、电解质紊乱密切相关[4].作者近来抢救一例低血钾导致的心室颤动猝死,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梅;宋增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预后,以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减少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1-2010.12诊治的258例脑出血病人临床和CT.结果 血肿扩大主要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凝血功能、出血部位及血肿形态等多种因素有关,血肿扩大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结论 对有血肿扩大可能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尽早采取救治措施.
作者:李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CTGF是新近发现的一组对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的生长具有调节作用的多肽因子,其具有趋化细胞,促细胞粘附,增生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作用,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就CTGF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张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炎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新生儿肺炎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56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中,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7例,发生率为6.64%,与新生儿性别、肺炎严重程度等无直接相关性,与患儿年龄及新生儿肺炎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新生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生于肺炎急性期,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感染是主要诱发因素,应加强原发病及并发症的治疗,密切监测及血小板的变化,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预后效果较好.
作者:毛颖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血糖尿糖浓度变化.方法 从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妊娠期妇女中选择76例正常妊娠期妇女和GDM孕妇,将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 正常妊娠组相较于正常对照组的血糖浓度偏低,其P<0.01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妊娠组的尿糖阳性率也同样远远低于正常对照组,其P<0.01.结论 妊娠期妇女是当前社会非常关注的人群之一,在对她们进行产前检查时,应当准确把握她们的身体变化,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作者:王冬玲;陈瑞坚;吴川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9例结直肠癌,随机分为实验组(n=59),给予给予含精氨酸、ω-3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的肠内免疫营养液,加四联双歧活菌;对照组60例,普通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的营养指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开始营养支持前1d两组之间Alb,PA,TRF,Hb均无统计学差异.开始营养支持后d7实验组TRF高于对照组为(P<0.05).Hb,Alb,PA在两组间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开始营养支持后d15实验组Hb,TRF,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lb在两组间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d15与开始营养支持前,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实验组系统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态免疫营养可以有效的减少结直肠癌病人感染的发生率,并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作者:许毓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我院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将长沙市芙蓉区红十字医院4个护理单元护士分为护理层级管理模式组,传统护理模式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工作质量,护士工作缺陷和病人满意度情况等指标.结果 层级管理组的技术操作合格率、病区管理质量、无菌物品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病人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每百张床严重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明显改善我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恒波;肖红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神经外科治疗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患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比较多,由于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中常见的病种之一,所以,对于三叉神经痛这种病种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能够准确的做出诊断,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治疗方法.
作者:侯晓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强生制药公司研发的帕利哌酮缓释片(paliperidone ER,芮达),是目前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采用了OROS渗透泵控释技术(Osmotic-controlled Release Oral delivery System)的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周亚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针对内科护患沟通现状,通过调查结果来分析护患沟通的一些列相关因素,只有沟通得当,才能使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份至2012年7月份期间内科住院患者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在21岁至65岁之间,然后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4人.对这两组分别实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科学的沟通技巧和常规护理.并且对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和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和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程度远远低于观察组.结论 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若采用科学的沟通技巧能有效地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孙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CT增强扫描高压给药,研究不良反应的护理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560例患者高压给药后的过敏反应及渗漏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 轻度反应15例:占总例数2.68%.中度反应2例:占总例数0.36%.造影剂轻度渗漏2例:占总例数0.36%.结论 针对高压给药的特殊性,制定相关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过敏反应及渗漏的发生率,让患者达到安全满意的预期检查效果.
作者:顾颖;刘娟;王燕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前,随着我国老年人人口增多,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骨质疏松症所致的骨痛和骨折直接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本文总结分析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研究的进展.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