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外伤病人致精神症状的护理

李凤梅

关键词:脑损伤, 精神障碍, 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由头部外伤引起的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护理.方法 我们选取2009年8月-2011年8月住院患者35例,35例患者因为头部外伤后,在精神表现上产生了障碍,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我们在工作中积累经验,认真总结,形成一整套系统化的护理方法.结果 28例患者没有精神症状出院,6例患者有轻度的精神障碍,1例患者有重度的精神障碍,继续在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结论 头外伤致使患者出现精神障碍,在系统化与整体化的护理中,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与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人性化的普外科护理模式探讨

    在人本管理思想广泛应用的今天,探索普外科人性化护理模式成为了医院提高自身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阐述了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基于人性化普外科护理的基本模式,旨在为医院服务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鲁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2010年8月-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56例给予降血糖等一系列治疗,并全面分析治疗的结果.结果 经过3-5个周的治疗后,56例患者中36例基本痊愈,20例出现不同水平的好转.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面瘫评分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之一为糖尿病和血糖异常,深入研究该病的恰当的治疗方法及发病机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该病.

    作者:陈明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特异性免疫治疗

    目的 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又称脱敏性治疗)应用于小儿过敏性哮喘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把216例经吸入性变应原皮试(又称过敏源实验)检测后,其结果呈阳性的哮喘患儿,以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8人,其中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性治疗方法,而对照组患儿在进行免疫治疗时,除了使用有针对性进行配置的脱敏液进行治疗外,不再使用别的抗过敏类药物.结果 对照组显效8例(7.41%),有效21例(19.44%),无效79例(73.15%),总体有效率为26.85%;治疗组显效60例(55.56%),有效45例(41.67%),无效3例(2.77%),总体有效率为97.22%.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脱敏性治疗对于小儿过敏性哮喘的疗效非常确切且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敏军;郑启安;王子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分析

    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是医院卫生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开着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举措:宣传各种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常识,建立规范有效的健康档案,注重家庭病房的开展,积极主动的增强更年期妇女各种疾病的治疗工作,组织有理由老年妇女健康的社区活动.后得出:只有不断的加强我国社区老年妇女健康护理工作,不断的提升健康护理的质量,才能让老年妇女感受到温暖,才能不断的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平;唐晖;秦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眼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眼科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降低糖尿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针对150例糖尿病眼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在接受正确的护理后,并未出现伤口开裂,出血以及眼内炎症等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12天即痊愈.结论 加强糖尿病患者眼科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周期,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妙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对胃癌围化疗期患者所起的作用

    目的 对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8例患有胃癌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疗.常规组患者在围化疗期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围化疗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的胃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斯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斯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评价.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取肝素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38例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钙进行皮下注射,1周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ECG与血凝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4周、12周的治疗后,分别比较心绞痛的复发率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1周后,实验组无论是临床症状还是ECG均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凝血活酶以及凝血酶原时间都有明显的增加,血小板的计数减少,p<0.05;实验组只有纤维蛋白原减少,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4周、12周心绞痛的复发率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都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斯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杨文献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剂量紫杉醇同步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小剂量紫杉醇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护理.方法 67例局部复发的鼻咽癌接受了调强放疗,同时配合紫杉醇化疗.放疗中位剂量:42d共70.3Gy/30次.紫杉醇30mg·m.同步化疗,于放疗期间每周1次,共6次.结果 近期疗效:CR占62.22%(28/45),PR占24.44%(11/45),NC占13.33%(6/45).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84.4%,2年生存率为66.7%,除部分患者有体重下降和轻度口腔黏膜反应外.所有患者均能耐受这一治疗,使用紫杉醇无一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该治疗近期疗效理想,是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艳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针灸甲乙经》之经穴处方特点

    目的 对<针灸甲乙经>的经穴处方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使<针灸甲乙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主要选取<针灸甲乙经>中卷七至卷十二中的针灸处方,分析经穴处方特点.结果 <针灸甲乙经>主要以单穴使用为主,占83.4%,配穴使用以五腧穴使用多,辨证取穴是其大的特点.另外还有很多其他配伍使用,如经穴配伍,经经配伍等.结论 <针灸甲乙经>为后世的针灸的临床应用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程燕;李家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干预措施对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措施对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给予社区干预措施,对照组的5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社区干预措施实施之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干预措施实施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对其进行社区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逐渐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工作.

    作者:郦瑜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00例肝胆管结石伴胆道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肝胆管结石伴胆道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 选择肝胆管结石并胆道出血患者200例,分析肝胆管结石患者出血原因,治疗方法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200例肝胆管结石合并出血原因中,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比例高,为51.0%,其次为胆管炎症,比例为10.0%.其它原因还包括胰腺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细菌性肝脓肿及肝切除术后等.②经手术或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止血,无死亡病例.结论 肝胆管结石可以伴发胆道出血,在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应该积极行手术治疗.

    作者:高彦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应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称为化学治疗发,简称化疗[2].它可以杀死生长中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有治愈的可能,但副作用较大,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我院普外科在2008年1月-2011年09月共收治了40例乳腺癌患者,并对40例患者进行了为化疗期的全面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09月在涿州市医院做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在我院接受术后化疗的4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为49.1岁,双乳切除为6例,左侧乳腺癌为23例,右侧乳腺癌为11例,平均住院天数为6天.1.2 方法均采用CEF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5-氟尿嘧啶),药物剂量根据身高体重来计算,治疗一般为6个周期.本组病例32人完成了6个周期,8人完成了4个周期2化疗前的护理.

    作者:李娜;李建美;李旭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做好孕期保健保证分娩质量

    妊娠是生理现象,它并非疾病,但此时怀孕妇女的身体状况与以往不同.身体里一个小生命正在孕育,正不断地从母体汲取营养来生长发育.所以,怀孕期间科学的营养和保健方法对于孕妇和胎儿来讲都至关重要.妇女在怀孕期间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孕期保健需要针对不同症状采取合理的保健措施进行缓解,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健康.本文首先介绍了孕期保健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在孕期保健方面的不足之处,后探讨了科学合理的孕期保健措施,以求达到高的分娩质量.

    作者:孟文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院前急救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急救中心2009年8月-2011年7月记录在册的有关院前急救纠纷30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的30例纠纷中4例为因为患者发生坠床引起,3例患者因为药物及设备不全引起,5例患者因为操作不熟练而引起,18例患者因为就诊时间过长而引起.结论 根据纠纷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事故与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重症破伤风患者的护理体会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外科感染.是由于破伤风杆菌从创口进入人体引起的,病人十分痛苦,危害性大.1 临床表现1.1 潜伏期一般为6-12天,个别病人可于伤后1-2天发病,长者可迟达数月.1.2 前驱期无特征性表现,病人感觉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嘴嚼肌紧张,烦躁不安,打哈欠等,常持续12-24小时.1.3 发作期典型的症状是在肌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呈阵发性强烈痉挛.通常是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嘴嚼肌,以后依次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和隔肌.病人相继出现嘴嚼不便,张口困难,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颈项强直,头后仰等.

    作者:徐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弥漫侵润型胃癌胃镜诊断4例体会

    近六年来,我院先后经胃镜检查结合病理诊断共发现弥漫性侵润型胃癌4例,就此浅谈一下体会:1 病例资料例1:男性,蒙族,52岁,主诉为上腹无规律性疼痛2月余,饭后胀痛明显,患者于2004年10月出现上腹疼痛不适,饭后胀痛明显,有时呕吐,伴有食欲不振、乏力、消瘦,痛情呈进行性加重,于2005年2月收住我院诊治.体检:四测正常,消瘦体质,贫血面容,心肺正常,腹软无包块,肝脾不大,剑下正中压痛明显.胃镜检查,2005年2月19日胃镜检查见:食道正常,胃底,胃体,胃窦部正常形态消失,胃腔变窄变短呈管状,直径约2-3cm,胃壁僵硬无蠕动.粘膜肥厚,表面见串珠样结节和浅表糜烂.剖腹探查见:胃呈管状,长约15cm,宽厚各约3.5cm,浆膜失去光泽.大弯侧癌侵润至网膜血管.胃体、胃底侵润至脾脏.小弯侧侵润至整个胰腺及横结肠系膜.在胃左组织及胰头处取活检各一块送检.病理诊断:印戎细胞癌.

    作者:田佳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动态检测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在肝病及其治疗过程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在肝病的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50例急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入院次日、治疗2周、治疗1月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PA水平,同时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L-y-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作对比分析.结果 各疾病组血清PA水平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PA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同组ALB的异常率(P<0.01).血清PA水平在慢性重症肝炎组降低明显,其幅度与肝病严重程度相平行.经治疗后,急性肝炎组血清PA逐渐恢复正常,而慢性重症肝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恢复不良.结论 血清PA是一项反映肝功能受损情况的早期敏感的指标,可为临床观察病情的好转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健;金晓华;张有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产科在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循证护理干预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有效的消除,患者的血压值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作者:李尉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干预初探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8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在21-46岁,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和护理,另外对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治愈率为5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治愈率为36.67%.均比干预组低,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少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骶管麻醉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处理

    目的 骶管麻醉并发症的有效防治处理的探讨.方法 对228例骶管麻醉患者的麻醉及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麻醉操作顺利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严密手术中观察和熟练的操作是预防骶管麻醉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福志;艾一玖;林艳茹;潘黎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