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丽娟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小儿急性喉炎患儿78例,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注射液;另一组对照组33例,用病毒唑注射液.并对两组患儿腹泻时间、呕吐、脱水消退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均比对照组消失早(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77%,对照组总有效率84.8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可迅速控制病情,与病毒唑比较,在腹泻时间、呕吐、脱水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铁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对癫痫患儿动态脑电图(AEEG)和常规脑电图(REEG)监测的价值.方法 对132例癫痫患儿作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监测.结果 AEEG显示异常105例(79.55%),REEG显示异常48例(36.36%).结论 AEEG在监测癫痫患儿脑电异常活动方面优于REEG,可为临床诊治癫痫提供依据.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掌握蛟河市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更好地制定控制规范.方法 对蛟河市2011年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描述.结果 蛟河市2011年传染病年发病率342.86/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猩红热;春夏季发病率略高;农民和学生居多,分别占31.1%和17.3%;病种以呼吸道传染病(32.82.0%)为主,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29.19.0%).结论 加大对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力度能力更好地监测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一规范肺结核、乙肝等传染病的诊断和报告标准,有利于提高对传染病疫情的分析判断.
作者:王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全肠外营养液(TPN)处方用药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肿瘤外科2011年6-12月251张肠外营养处方处方配比以及稳定性等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我院TPN处方设计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热量供应不足,热氮比、糖脂比比例欠妥,镁离子浓度超标等问题.结论 应根据患者年龄、体重、自身疾病特点等制定个体化肠外营养方案,同时强化药师审方意识,并与临床医师加强沟通,提高合理应用TPN的水平.
作者:张素平;赖善城;林素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急症急救患者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的院前急症急救患者270例,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分别于救治后4个月、6个月以及8个月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分别于4个月、6个月、8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4个月未康复者6例,8个月未康复者7例,9个月未康复者6例,总有效率为79.1%;治疗组患者4个月未康复者0例,6个月未康复者0例,8个月未康复者2例,总有效率98.6%,差异具有显著性,有技术意义.结论 急症急救患者在救治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大大康复效率,且此方法安全科学,值得在技术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进行解析.方法 抽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心血管内科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中的心血管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取改良护理.对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有21例,占84.0%;而观察组中对于护理满意的患者有24例,占96.0%,即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均较为满意,但是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心血管内科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时,应针对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相应的改良,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素养,加强护患沟通,从而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林智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效果.方法 对检查患者及家属有内镜专职人员通过口头、书面、图片、电化教育等,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气管镜检查的相关知识、检查的目的 、意义等,使得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应对检查.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缩短了诊疗时间,减少和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讨论 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检查治疗过程中,可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明确诊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增加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降低了医患纠纷.
作者:张晖;闫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贝朗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自主成型补片作为疝修补材料.对68例不同类型腹股沟疝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切口疼痛、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复发率进行随访6个月-2年.结果 全组患者均满意离院,手术时间25-65分钟,平均40分钟,术后2-5小时即下地活动及小便,伤口疼痛轻微,无切口感染,均未使用止痛药,未出现任何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无明显异物感,无复发.结论 贝朗自主成型补片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贝朗补片能较好地修补腹股沟疝,可用于各种类型的腹股沟疝.
作者:赖文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宫腔镜治疗黏膜下肌瘤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2年4月于我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子宫肌瘤或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取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式.结果 患者在接受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和护理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护理人员的严格护理下,对患者采取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良好,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帮助其顺利完成手术和早日康复,适合各大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胡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40例结直肠癌合并结肠梗阻患者,有37例患者痊愈出院,有效率为(92.5%)有3例患者因临床治疗无效而死亡,病死率为7.5%,其中3例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因为中毒性休克、心肌梗死、肺部感染或者肾功能衰竭.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结肠梗阻患者临床实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和吻合手术相对比较安全,并且在临床治疗时还应该患者病理的类型选择佳的治疗方案,以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松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及分析我院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对我院100例心血管临床药物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98%的患者的临床正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心血管是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启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是女性细菌性阴道炎的常见病原体,可经性接触传播[1]该菌在阴道若过度生长,可引起乳酸杆菌大量减少,引发非特异细菌性阴道炎.近年来,由阴道加德纳氏菌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炎已被妇科重视,但幼女感染加德纳菌的报遭资料甚少,现将2010年5月-2012年3月诊治的6例幼女因加德纳菌感染的阴道炎伴泌尿道感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例幼女均为门诊就诊患儿,年龄分别为8月、1岁、3岁、4岁、5岁、6岁.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瘙痒,有脓性分泌物,阴道口红肿或丘疹.其中一例4岁幼女伴有遗尿症状.8月女婴有阴唇粘连,其母粗暴分开造成出血,后就诊外科.病史询问其中4例母亲有妇科病,2例否认,6例幼女均作阴道口分泌物涂片送门诊特殊检查室作微生物学鉴定,同时还作尿常规检查.
作者:赵全敏;陈素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其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对于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少致残、致死率意义重大.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也备受关注,除了全身治疗外,局部创面的处理很重要.本文就糖尿病足的概念、危险因素、预防、护理及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张春梅;李翠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改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从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疾病新生儿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在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中患儿的C反应蛋白明显高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敏C反应蛋白的对比中,观察组的阳性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C反应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有明显的变化,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具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陈满红;汪嫣嫣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是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保护广大群众的健康,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新发传染病的特点出发,探讨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李凤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隔药饼灸治疗小儿遗尿疗效观察.方法 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理组35例,采用耳穴贴压配合隔药饼灸疗法;对照组34例,服缩泉胶囊.连续治疗一个月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经一个月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64.71%,治理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耳穴贴压配合隔药饼灸治疗小儿遗尿有温肾散寒,固肾止遗作用,且疗效可靠,无痛苦易被儿童接受.
作者:杨淑贤;李娜;赵玉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了解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变化情况,为制定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措施提供依照,对我区200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及出生缺陷是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故降低婴儿、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达到提高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葛改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临床以血管的炎症渗出,玻璃体反复出血、结缔组织增生、视力锐减为特征,多为双眼先后发病,致盲率高.现代西医学多应用抗结核药、激素、止血药、局部激光光凝术,严重者行玻切术,但疗效均不理想.中医治疗该疾病,强调整体辨证,局部与全身相结合,有其独特之处.笔者在3年里采用滋阴降火中医疗法治疗本病22例,获效较好,现将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王磊;李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门诊输液相对来说对病情较轻的患者,由于见效快、手续简便、手段直接,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也是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基础护理操作,但由于门诊输液室病员比较集中、人员嘈杂,输液安全成为医务人员和患者为关注的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输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以免发生各种输液反应.1 门诊输液中的安全隐患1.1 病人因素1.1.1 输液病人多、量大,特别是流行病爆发期间,患者的数量比平时可增加一倍甚至还要多,而且各种患者都有,轻者感冒发烧,重者可因病情发展快、在门诊停留时间短、早期诊断不明确,输液过程中突发病情变化或病情加重.
作者:李菊芳;陈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颈椎病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从传统认识认为颈椎病属退行性疾病,与椎间盘突出有关,近年来研究证实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周围的颈肌改变或病变有紧密关系.颈肌由于本身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及生物学特性决定其容易发生劳损和退变,颈肌的改变致使肌肉张力不平衡,导致颈椎静力平衡失调,引起颈椎骨关节系统发生病变.现将颈肌改变与颈椎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康妮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