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腹腔镜护理体会

杨一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护理
摘要:妇科腹腔镜手术作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已经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腔镜手术有着明显的特点和优势[1-2],以损伤小,愈后瘢痕不明显,术后粘连少,切口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逐渐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与普通开腹手术方式不同,其护理也有不同之处.采取相应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早日康复.现将腹腔镜手术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1年12月实行腹腔镜手术118例.年龄小18岁,大57岁.其中子宫切除手术24例,不孕症诊治20例,宫外孕42例,卵巢病变32例,麻醉方法均为气管插管全身复合麻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临床表现类型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直肠癌的临床表现类型.方法 对我院2003年以来门诊确诊的45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临床分为9种类型.结果 以上9种类型说明早期直肠癌并不难发现,临场诊断时注意直肠指诊和直肠镜检查,直肠癌的误诊率会大大降低.结论 有的直肠癌患者就诊时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医生应具备高度的警惕性,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苏宇;王波;李明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临床分析

    分析了2007年-2011年妊娠合并心脏病29例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患病率0.4%,平均年龄27.32岁,围生儿死亡率3.4%,剖宫产率65.52%,其中心功能III-IV级者占83.33%.认为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孕产妇系统管理及高危妊娠的监护,积极防治贫血、妊高症、产程延长及各种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1]

    作者:吴红新;于丽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针灸甲乙经》之经穴处方特点

    目的 对<针灸甲乙经>的经穴处方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使<针灸甲乙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主要选取<针灸甲乙经>中卷七至卷十二中的针灸处方,分析经穴处方特点.结果 <针灸甲乙经>主要以单穴使用为主,占83.4%,配穴使用以五腧穴使用多,辨证取穴是其大的特点.另外还有很多其他配伍使用,如经穴配伍,经经配伍等.结论 <针灸甲乙经>为后世的针灸的临床应用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财富,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作者:程燕;李家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妇女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的相关因素

    目的 调查妇女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的发病状况,探讨其相关因素,为妇女的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检查的1600例妇女患者进行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的1600例妇女中,有96例妇女患乳腺疾病,发病率为6.00%,其中乳腺癌8例,乳腺增生88例,发病率依次为0.50%、5.50%.结论 乳腺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因此,在生活中应切实加强乳腺疾病的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各种诱因的影响,切实保障女性安全.

    作者:夏重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化学方法快速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

    目的 采用化学方法快速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方法 利用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在水中易溶的物理性质制成溶液,与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铁氰化钾试液-10%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反应3分钟内溶液呈红色,并结合薄层色谱法来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结果 与10%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铁氰化钾试液-10%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反应,3分钟内溶液呈红色可以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的真伪;用薄层色谱法可以区分出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与其他同类药品的区别.结论 用化学方法结合薄层色谱法不仅可以快速鉴别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的真伪,而且可以将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与其他同类药品进行区分.

    作者:刘艳丽;朱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分析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8年9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6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都较为显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有2例,出现肺部感染的有3例,出现头晕嗜睡的有1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有5例,出现肺部感染的有4例,出现头晕嗜睡的有3例.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的镇痛效果都较好,但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鲍济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摄131I率低甲亢患者131I治疗疗效探讨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33例,所有患者均为摄131I率低表现,均给予其应用131I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33例,男l0例,女23例,平均年龄(36.5±13.8)岁.过往有过此疾病病史的患者有6例,初次就诊的患者有5例.其中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没有起到疗效的患者有19例.3例曾接受过甲状腺手术.所有患者均进行摄131I率检查,结果<40%可入选本文研究,其中有4例摄131I率<30%,平均(36.8±4.6)%.有9例伴摄131I率高峰前移,4h即达甲状腺高摄131I率.

    作者:易战雄;李卫春;杜方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帕苏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帕苏沙星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法考察不同情况下DNA对帕苏沙星荧光猝灭的影响.通过Stern-Volmer方程和Scatchard方程的简化形式,确定两者的猝灭类型和猝灭常数.结果 小牛胸腺DNA对帕苏沙星的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两者的结合常数大约为1.84×104,结合位点约为6.9个;通过考察KI对体系荧光猝灭的影响,发现两者的相互作用类型沟槽作用.结论 帕苏沙星可以与小牛胸腺DNA相互结合,产生较弱的荧光发光体.

    作者:张锋;张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程序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程序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诊断规范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神经内科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其预后情况,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代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正压留置针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本文主要是阐述护士在临床护理中正压留置针护理的方法和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从而降低患者的风险,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使患者从中受益.

    作者:杨佳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针刀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23例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小针刀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9月间接诊的颈椎病患者23例,排除手术指征.根据颈椎病病情、局部压痛点等选择小针刀治疗点,每周进行1次治疗,一个疗程共3次,并配合局部按摩手法.结果 17例治愈,3例有明显效果,2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96%.结论 小针刀配合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良好,在治疗过程中,本法体现出简单安全、见效极快、无副作用、疗效稳定的优点.

    作者:徐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蛋白质营养不良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蛋白质营养不良在临床上对于初治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于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78例合并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和同期收治的186例营养状况正常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对照观察分析,蛋白质营养不良的患者为观察组,营养状况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2HREZ(S)/7HRE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及X线好转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2个月疗程的强化期治疗,观察组患者和对照患者痰菌转阴率分别为55.06%、65.05%,两组结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于病灶的吸收好转率之间也存在差异分别为76.97%、8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洞闭合率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分别为12.24%、35.56%(P<0.05).两组患者额经过为期9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6.63%、97.31%(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灶的吸收好转率为92.69%、93.55%(P>0.05),空洞闭合率为83.67%、84.44%(P>0.05)均没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患者在肺结核治疗早期如果存在蛋白质营养不良则会对早期抗痨有着一定的影响,由此,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初期治疗时,要严密的关注患者营养状况,为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陈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湿疹清涂膜剂的制备与临床疗效

    自行研制湿疹清涂膜剂内含曲安奈德、新霉素两组分,用于慢性湿疹78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湿疹清涂膜剂成分曲安奈德、新霉素对慢性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洛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数字化技术推动护理人员培养模式的变革

    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针对数字化医院的创新发展方向和对护理人员素质提高的要求,重点讨论了新形势下护理人员培养模式的转变,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及虚拟实验室的应用和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教育内容要综合考虑护理工作模式和工具的变化,包括护理事务处理的无纸化、护理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和护理管理模式的现代化等变化.

    作者:宁为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肌梗塞合并高脂血症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肌梗塞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心肌梗塞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50ml生脉注射液加入20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疗程14天.结果 两组经过治疗后,高脂血症都有所缓解,观察组效果更好,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改善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春菊;于丽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肝源性糖尿病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护理要点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本组患者中1例并发肝性脑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0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要兼顾肝病及糖尿病两个方面,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用胰岛素力求剂量准确,用法正确,还要注意饮食控制适当,防止感染,加强健康教育,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行为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行为因素.方法 把我院2011年6月到2012年8月所接收的8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一组采用常规指导和治疗护理,称为常规组;另一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再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称为观察组.在3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血糖控制的行为因素.结果 3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影响血糖控制的行为因素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意识,并对其生活中的影响血糖控制的不良行为进行改善,从而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对血糖合格率进行有效的提高.

    作者:双丽焱;张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70例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措施

    目的 采取措施对70例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措施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病例中选取70例患者,她们的年龄在20-40岁之间.随机将这70例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35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需要采用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在进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要运用止痛干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与护理.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超过91.4%,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1%,观察组的止痛效果要好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措施对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评估与度患者进行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作者:赵文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2010年8月-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血糖异常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56例给予降血糖等一系列治疗,并全面分析治疗的结果.结果 经过3-5个周的治疗后,56例患者中36例基本痊愈,20例出现不同水平的好转.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面瘫评分相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之一为糖尿病和血糖异常,深入研究该病的恰当的治疗方法及发病机理,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该病.

    作者:陈明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管在肝脓肿的临床应用

    肝脏受到感染后,因未及时处理而形成脓肿,称为肝脓肿.目前治疗主要是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现在普遍认为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有明显的优越性.我院从2001-2011年收治肝脓肿63例,通过肝穿刺引流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我们在临床治疗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使用血液透析管在肝脓肿的引流中相对其他的引流管有很多的优势,使用效果非常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63例,男35例,女34例,小年龄56岁,大年龄82岁,平均72岁,单纯合并糖尿病16例,单纯合并冠心病15例,单纯合并胸水5例,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胸水11例,合并胆管结石、糖尿病、胸水22例.

    作者:舒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