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肌梗塞合并高脂血症疗效分析

吴春菊;于丽佳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 心肌梗塞, 高脂血症
摘要:目的 研究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肌梗塞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心肌梗塞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50ml生脉注射液加入20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每疗程14天.结果 两组经过治疗后,高脂血症都有所缓解,观察组效果更好,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改善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多药联合治疗小儿腹泻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药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2例小儿腹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滴注,并给予思密达,按常规量口服剂量,随年龄不同酌情调整,金双歧1片,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头孢曲松50-80mg/kg/d,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患儿均根据脱水情况不同给予静脉补液,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药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权亚利;刘绍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外科手术可给患者的心理、生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患者术后有留下后遗症的可能.在围手术期内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面对和适应手术,对增强其手术信心,减轻手术痛苦和焦虑,达到尽早康复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英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一种发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由于SAP患者的病情比较凶险、复杂、个体间差异性大,所以目前在临床内、外科医生中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针对药物对该病症治疗情况展开阐述.

    作者:陈雪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重视门诊输液中的安全

    门诊输液相对来说对病情较轻的患者,由于见效快、手续简便、手段直接,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也是临床应用比较多的基础护理操作,但由于门诊输液室病员比较集中、人员嘈杂,输液安全成为医务人员和患者为关注的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输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以免发生各种输液反应.1 门诊输液中的安全隐患1.1 病人因素1.1.1 输液病人多、量大,特别是流行病爆发期间,患者的数量比平时可增加一倍甚至还要多,而且各种患者都有,轻者感冒发烧,重者可因病情发展快、在门诊停留时间短、早期诊断不明确,输液过程中突发病情变化或病情加重.

    作者:李菊芳;陈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脑血管病人的肢体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

    脑血管病人常见并发症是偏瘫,多发于成年人,是由于脑组织损伤致使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意识障碍,单侧肢体偏瘫,其特点是起病骤,恢复却很慢,急性期过后患者多失去工作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心理难以适应,而造成心理挫伤.因而针对患者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争取积极的心理康复和功能康复,使其尽快恢复自理能力,以改变病人生存质量,是康复医学的首要任务.1 早期康复护理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协助病人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和推拿按摩,功能训练,早期护理注意健侧肢体运动的锻炼,增强健侧肌力,患肢可由护士或家属按摩后做被动运动,对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上肢运动时,肩关节外展50°,曲40°,也可变换为伸直位,防止屈曲及伸直畸形,手指关节轻微屈曲,下肢运动时,髋关节伸直,腿外侧可放置枕头,防止下肢外旋,屈曲畸形,足与小腿成90°防止踝关节伸展性痉挛,下肢髋关节必需间断性屈曲或伸直,在做肢体被动活动时,运动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关节由远到近,这样有利于循环,大限度减少废用性骨关节和肌肉的退行性改变,为日后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姜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孕产妇孕期及产后饮食营养结构初探

    妇女在孕期和产后的饮食营养必须保证科学合理,才能保证胎儿的健康成长和妈妈们产后的身体机能快速正常恢复,本文则对孕产妇孕期及产后的饮食营养结构提出了部分看法与建议.

    作者:阳晓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对严重烧伤患者的护理研究与探讨

    目的 通过对我院就诊治疗的严重烧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和探讨.方法 从我院选择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69例严重烧伤患者的原始病历作为研究分析资料.将68例患者分为两个治疗组别,治疗组患者39例,采用常规护理、食疗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方法.另选择3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该组患者主要采用普通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39例患者中,33例患者伤口愈合,治愈率84.61%;对照组30例患者中,21例患者伤口愈合,治愈率70%.结论 在严重烧伤患者护理工作中,应采取常规护理为主,食疗护理和心理护理为辅的综合性护理方法,能够将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值得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于建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就诊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临床并发症,且无死亡病例和转为开腹手术治疗病例.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姜华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眼科手术老年病人的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与保健意识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统计显示,我国在六十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到了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一,约为1.43亿,这表明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得到不同类别和程度的医护治疗.为提高针对老年人的医护工作质量,本对如何做好眼科手术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做出了部分经验总结与措施建议.

    作者:张梅;冯志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叙事教育的教育方式在护理教育中得以应用并逐渐引起了教育者重视.传统的护理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护理教育的全新需求,叙事教育作为一种能够体现护理教育特色的新的教育方法,让护理教育逐渐的由重理论转变到重实践和重交流上来,成为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王延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34例结肠自发性破裂诊治体会

    自发性结肠穿孔是临床中少见的一种严重的急腹症,由于其常发病于老年患者,加之其起病的突发性、术前诊断的不确切性及高病死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注意.我院自2006年8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34例结肠自发性破裂病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4例患者全部为老年病例,年龄自62岁至80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大部分病例合并其他内科基础疾病,其中合并糖尿病6例、肺部感染幷慢性肺功能不全10例、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5例、陈旧性脑梗塞3例.所有病例无外伤史.34例患者中31例有慢性便秘的病史.34例患者除4例在术前通过下消化道水剂(泛影葡胺)造影确诊以外,其余全部在术中明确诊断.穿孔部位自升结肠至乙状结肠均有发生,以乙状结肠、直肠上段为多;其中盲肠2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23例,直肠上段4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排除肿瘤的可能.

    作者:万剑;戴伟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分析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9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数字减影技术的指导下,采取平阳霉素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的方法,对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子宫肌瘤缩小程度等进行观察.结果 行栓塞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缩小更好,子宫体积恢复正常比例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陈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初探

    现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已经是一类常见的疾病,随着检验技术的提高和指南的不断改进,该类疾病检出和确诊的病例逐渐增多,加上现在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也有所增加,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本人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的大批的该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减少患者对免疫抑制剂和激素药物的依赖,并且大幅度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也大幅度的减轻的患者的经济负担.先将本人的体会终结如下,与同道共同探讨,算是抛砖引玉吧.1 一般资料

    作者:薛宪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器官捐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从器官捐赠知识、态度及意愿的研究现状和影响器官捐赠的主要因素两个方面加以综述.影响器官捐赠的主要因素有传统观念、脑死亡、组织协调和器官捐赠宣传教育.

    作者:黄芬;万艳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随着高血压病患病人数的日益增多,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并发症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社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行分级管理,综合个体化干预后,可大幅度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从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范小萍;叶东海;李波;崔梅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分析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8年9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6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都较为显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有2例,出现肺部感染的有3例,出现头晕嗜睡的有1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有5例,出现肺部感染的有4例,出现头晕嗜睡的有3例.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的镇痛效果都较好,但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鲍济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干预初探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8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在21-46岁,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和护理,另外对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治愈率为5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治愈率为36.67%.均比干预组低,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少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60例胸外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促使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医院2010年-2011年期间在院治疗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这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在临床上应用的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孢菌素类等3类药物.结果 ①本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概率为100%,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为40%,在基本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占32%,在不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占28%.②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后的血常规检查、咳痰以及体温等检查情况显著的好过不合理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胸外科手术患者.③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感染的情况有1例,在不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出现感染的情况有6例.两组患者在胸外科的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有着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 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促使病患身体尽快康复,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和作用.

    作者:李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普外科伤口感染案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预防普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举措.方法 对近段时间由我院收治的172例普外科患者术后伤口发生感染的情况展开调查和研究.结果 在收治的172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了伤口感染,感染率为8.14%.经过研究发现,伤口由于手术器械、手术操作等因素造成的污染是导致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消毒,严格规范医师的手术操作,强化医师对感染的预防意识等措施可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彦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直刺法减轻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的佳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240例住院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单日组采用针头先刺入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后刺入静脉(称常规法)和采用针头在血管上方直入静脉(称直刺法),分别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直刺法较常规法疼痛程度轻.结论 直刺法的穿刺方法疼痛程度轻,返修率低,是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黎建华;方宝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