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云
目的 对足月妊娠分娩后宫腔积血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02例孕妇患者进行治疗,并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孕妇进行有效护理,一方面促使宫腔积血的有效治疗,一方面通过护理预防宫腔积血的发生.结果 针对相应的病情,给予有效的治疗,全部患者的病情都能够得到治愈,并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孕妇而言,出现宫腔积血的现象所受的影响较多,一般包括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等.针对性的对宫腔积血的孕妇进行护理,可有效促使产妇病情的进一步康复.
作者:翁德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很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让患者更好地康复.
作者:程菊英;程彩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距桡骨远端关节面约2.5厘米的松质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上肢骨折,占全身骨折10%左右,多见于女性[1-2].主要见于老年的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大部分为低能量的跌倒致伤.随着外固定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腕关节功能要求的提高,手术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2008年3月至2012年员3月,我们用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配以术后海桐皮汤熏洗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60至81岁、平均年龄68岁,按AO分型A1型15例、B2型10例,C1型7例、均为跌倒摔伤,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10例,受伤时间1小时至2天.32例闭合伤.
作者:陈松涛;吴永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对小儿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雾化吸入辅助临床治疗;甲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乙组患者64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治疗时间、治疗依从性.结果 乙组患儿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儿,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的提高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促进肺炎康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应用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对接受腰椎内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接受腰椎内定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进行术后镇痛.结果 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镇痛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对接受腰椎内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曾勇;黄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原因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 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58-70岁,平均63.5岁.分别行抗炎、切开清理,置管冲洗引流等保留内固定物治疗.无一例行假体取出术.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14-21天.结果 全部保留内固定物成功.5例患者随访个6-12个月无复发征象.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可有效保留假体,以杜绝因假体取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作者:安占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脑外科患者应用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42例脑外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输液时间7-21d,平均为15d.静脉留置的时间为3-14d,平均时间为10d.其中出现导管阻塞27例,导管脱落13例,静脉炎17例,经过积极的采取措施均良好治愈,未出现严重的后果.结论 静脉留置针可减轻反复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现代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公众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人们的健康知识、法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法律对自己权益的保护作用.妇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科室,护理中会产生很多风险因素,近些年来妇产科病房医患纠纷不断,也日趋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就妇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现状及研究进展、风险出现的原因、防患对策等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浅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水平.方法 随机性抽取30例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病人资料,对其浅表静脉留置针操作情况,重点总结临床护理工作的相关措施.结果 围手术期浅表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者的穿刺疼痛,提高了静脉注射的质量.结论 采用静脉留置针可显著改善病人的注射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帮助.
作者:王昕;王健;王丽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肺结核咯血诊治中的有关问题及如何通过止血药物快速止血.方法 以10-20U加入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或首次以5-10U垂体后叶素,加25%葡萄糖液20-40mL,缓慢静脉注射.结果 垂体后叶素能快速止血,有效治愈率高.结论 除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全程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首选垂体后叶素止血.
作者:翁一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阐述护理人员怀孕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胜任自己的工作.方法 从护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孕妇在妊娠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护理人员及相关护理工作提出高要求,并结合孕妇的心理特点,怀孕的护理人员调整好自己的工作状态,为病患服务.结论 护理工作的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怀孕的护理人员通过自我调节及同事的鼓励,劳逸结合,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从而胜任护理工作.
作者:吕文静;费建英;涂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普外科手术后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预防普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举措.方法 对近段时间由我院收治的172例普外科患者术后伤口发生感染的情况展开调查和研究.结果 在收治的172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了伤口感染,感染率为8.14%.经过研究发现,伤口由于手术器械、手术操作等因素造成的污染是导致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消毒,严格规范医师的手术操作,强化医师对感染的预防意识等措施可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彦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自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45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患者,对其病因、治疗方法、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后遗症等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中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1-5天,平均时间为3天,Ⅱ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2-10天,平均时间为6天,Ⅲ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为6-15天,平均时间为10.5天,患者受伤眼球视力恢复,在眼球受伤后于24小时内就诊的患者有41例,其中有38例患者能够恢复原视力,其中有3例患者视力恢复欠佳,而4例伤后3天就诊的患者,其视力恢复同样欠佳.结论 对眼球受伤后出现外伤性前房积血给予及时、有效合理的综合治疗,对前房积血起到促进积血吸收的现象.
作者:张立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家用无创呼吸机在重庆地区的应用现状,以期能为其在西部乃至全国范围内更好的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公共场所及市内18家正规医院为调查地点,对医务人员、患者及社会公众采用问卷和实地问询的方法实施调查.结果 该呼吸机在受调查群体中有一定认可度,医务人员及使用过的患者该呼吸机效果满意,但多数患者对该设备的购买热情不高.结论 家用无创呼吸机在重庆地区应用现状良好,但其需要进一步优化改善和政策扶持才能具有更好的应用空间.
作者:张海洋;刘治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方法措施,避免医疗事故的产生.方法 总结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预防办法.结果 规范手术室护理工作,使其更标准化、制度化,进一步预防医疗纠纷以及护理事故的出现.结论 健全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护理人员职责,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杜绝医疗事故的产生.
作者:汪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当今的医疗技术日趋发达,人们对医院有着很高的预期,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师通过进修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也是职业培训的重要方法.本文根据我院在接受进修医师方面的实际情况,就进修医师制度管理和其医疗行为的规范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作者:农永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我国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是因急性、暂短性心肌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当冠脉血流供应不能满足心肌的需求时即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缺血可由冠脉血流量的减少和心肌对氧的需求增加而引起,当患者本身有冠脉阻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原因更容易诱发心绞痛.1 病例资料
作者:苑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生活水平与保健意识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统计显示,我国在六十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到了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一,约为1.43亿,这表明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得到不同类别和程度的医护治疗.为提高针对老年人的医护工作质量,本对如何做好眼科手术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做出了部分经验总结与措施建议.
作者:张梅;冯志刚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风偏瘫也被叫做半身不遂,是指一侧肢体不能自己控制活动,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偏瘫病人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不知、疼痛不觉等.患中风后,大部分患者都遗留偏瘫,不仅由于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中风偏瘫康复训练的中西医护理研究日益增多.给予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和中西医护理,能够恢复肢体的部分功能,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蔡丽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护士礼仪是一种专业文化模式,与护理美学、护理心理学等密切相关,是各种护理学的综合体现,具有护士专业的文化特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对一个人的高评价应该是知书达理,护士作为没有翅膀的天使,更应该容貌、服饰端庄大方,言行举止优雅得体,体现护士的独特韵味和美的风貌.门急诊注射室是通过护理人员的集体协助、为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直接反应医院的精神文明和业务水平,代表医院的文化形象等,为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维持良好的医疗环境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护士礼仪通过护士的言行举止、行为活动、待人接物来体现关于教养理论及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有助于展示护理人员良好教养与精神风貌,从而树立良好的护理形象.
作者:曾江兰;陈文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