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素与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比较

彭恩强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 肺部疾病, 肝素, Ⅱ型呼吸衰竭, 纳洛酮
摘要:目的 对发生慢性阻塞性的肺部疾病(也称为COPD)以及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采取肝素以及纳洛酮这两种药物配合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的86例发生COPD以及并发Ⅱ型的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治疗组则在该基础上采用肝素以及纳洛酮这两种药物进行静脉滴注.结果 经过肝素以及纳洛酮的治疗,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缓解、住院等的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另外,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显著(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没有发生显著改变(P>0.05).两组患者中都没有出现不良的反应.结论 对于发生COPD以及并发Ⅱ型的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肝素以及纳洛酮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心脏手术(MICS)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心脏手术(MICS)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死亡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2至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均良好恢复.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为稳定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微创、美观、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小等显著的优势,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曾显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腹泻42例

    目的 研究应用捏挤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升临床工作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份至5月份收治的42例小儿腹泻患者,均接受捏挤疗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该治疗手段的步骤,并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捏脊疗法,42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消失,全部痊愈出院,临床治疗有效率达100%,预后效果十分良好.结论 针对小儿腹泻,应用捏脊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体征,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适于得到更多推广.

    作者:许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浅谈大学生饮食营养与体质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无论是老年、中年、还是少年,在追求健康的同时,饮食营养就是追求健康的必要条件.毋庸置疑,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祖国未来的希望,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营养是高素质人才的物质基础,因此大学生具有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良好的营养状况,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作者:李雪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的体会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 选取收集到的3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行护理监护.结果 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痊愈16例,充分好转9例,病情变化不大的有5例.结论 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情况特殊,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正确的护理与抢救能够显着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有效的护理方法非常重要,值得重视.

    作者:杨玉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早期气管切开在中、重度呼吸道烧伤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中、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8例中、重呼吸道烧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结果 26例在烧伤后24小时内行气管切开术预后良好,2例24小时后行气管切开术死亡.结论 早期行气管切开术是治疗中、重度呼吸道烧伤的必要措施,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钟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究与分析孕妇在妊娠期发生高血压的相关因素,降低孕妇在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并提供切实可靠的临床依据和预防措施.方法 现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设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并取同期来我院就诊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的科学比较与研究找出妊娠期高血压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通常是由多因素所引起的,例如孕妇的年龄,职业,家族史,经济情况,孕前BMI和低血红蛋白等.结论 良好的孕产妇卫生健康教育和生活习惯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能否适龄生育,进行产前检查,适度的运动锻炼和心理疏导都将会影响妊娠期的高血压发病率,所以针对危险因素进行人为的控制可有效的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

    作者:吕滇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 将于2009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通过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的治疗,观察组通过孟鲁司特钠和盐酸丙卡特罗的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结果 统计显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相比对照组的73.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要提高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准确性,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通过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小英;王安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早产儿分为奶粉喂养组、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同时对早产儿出生时、纠正胎龄40周、纠正年龄2月时的体质量、身长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 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时,母乳喂养组各项指标的变化均大于奶粉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年龄2月时,奶粉喂养组各项指标变化均大于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时,通过母乳喂养可以促使患儿的生长和发育,之后可通过奶粉喂养促使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

    作者:于小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来我院接受菌血症治疗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培养液80例,均匀混于接种水中,并接种于鉴定板上依次进行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80例样品中,生物微管法细菌鉴定结果准确率均高于84.61%,χ2检验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率均高于95.45%,χ2检验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可为菌血症患者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适于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马雪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计算机x线摄影对210例小儿胸部投照的体会

    随着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摄影在全国各大中型医院放射科逐渐开始应用.我科于2003年引进一台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计算机摄影成像装置(fcr-5000型)及fl-im d打印机,其优点是照片显示图像清晰,影像对比度好,简单快捷的操作方式,为临床提供了非常满意的影像资料,同时又为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几年来在拍摄小儿x线胸片的几点体会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作者:李永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直肠癌临床表现类型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直肠癌的临床表现类型.方法 对我院2003年以来门诊确诊的45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临床分为9种类型.结果 以上9种类型说明早期直肠癌并不难发现,临场诊断时注意直肠指诊和直肠镜检查,直肠癌的误诊率会大大降低.结论 有的直肠癌患者就诊时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医生应具备高度的警惕性,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苏宇;王波;李明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216例体会

    目的 探讨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的应用及其优点.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2012年期间216例采用深低温冷藏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1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可行的方法,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王建新;耿灵军;刘海滨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医院档案管理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探索

    医院档案是医院整个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原始记录,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医院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及人民群众法制化观念的逐步提高,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力度,对贯彻落实医疗卫生政策、法律法规,促进医院健康有序发展,保证医院可持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做为医院发展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旋;张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与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原发性痛经对比治疗效果.方法 将62例原发性痛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伴随症状是否消失等.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71.9%,明显高于对照组54.8%(P<0.05).结论 治疗原发性痛经采用针刺配合超短波优先于一般针灸治疗.

    作者:陈彦;陈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经皮肝动脉肝癌栓塞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附64例报告)

    目的 通过对肝癌晚期患者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护理经验的总结,探究护理对治疗前后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导管介入化疗灌注栓塞术,分析肝癌灌注栓塞化疗术前术后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对我院64例肝癌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患者进行了并发症统计,手术前后观察护理及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疏导,可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更能增进患者积极治疗的决心.术后的精心护理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不同形状冰袋的制作及应用

    冰袋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冰敷工具,冰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抑制细胞的活性,达到降低体温目的.新鲜组织挫伤、关节脱位及术后,局部冰敷可达减轻局部充血、出血,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但临床上应用的的冰袋多为板砖状,仅适用于平坦的体表,而头面部、四肢远端、腋窝、腹股沟等不规则体表需要冰敷时,由于冰袋不能妥帖于体表,达不到冰敷效果.于是我们利用简单的模具制作成不同形状的冰袋,应用效果良好.1 材料与制作1.1 材料普通硬纸壳,厚度3-4mm;清洁的500ml空塑料输液袋;普通纯棉毛巾,长75cm,宽32cm;透明胶带.

    作者:崔立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基于人性化的普外科护理模式探讨

    在人本管理思想广泛应用的今天,探索普外科人性化护理模式成为了医院提高自身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阐述了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基于人性化普外科护理的基本模式,旨在为医院服务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鲁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激素替代疗法在男科临床上的应用

    临床上应用的激素替代疗法多应用安特尔药物进行治疗,笔者1990年起开始应用此药物治疗男科疾病,此种治疗措施对雄激素缺乏、更年期综合症等男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高龄患者因年龄原因其激素水平随年龄而出现降低的表现,从而发生疾病,给予患者应用此治疗措施可改善患者体内激素缺乏的情况,从而改善患者的疾病.之后笔者又将此治疗措施应用在慢性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治疗上,给予患者试用十一酸睾丸酮进行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此治疗措施效果理想,明显高于其他治疗措施.1 对于不育症的治疗分析

    作者:阿不来提;吐逊艾力;白迎堂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1200例

    泌尿系统结石症是常见病,是新疆地区的高发病之一,形成机制未完全阐明,有多种学说.平时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伴有上腹或腰部钝疼,结石发生梗阻时,常导致肾绞痛.结石一般在肾中生成,即为肾结石,较小的肾结石一经掉入输尿管则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是临床泌尿系统急症之一.肾、输尿管B超明确结石大小、部位,中草药汤剂、理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症.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能直接震碎结石,在配合中草药排石汤剂治疗,清热利湿、化石、溶石.能有效缓解症状,又能缩短结石排出的时间,我院结石科超声定位下,中草药汤剂、理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300例,达有效率95%、治愈率达90%,输尿管结石900例,达有效率99%、治愈率达96.5%,先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涛;徐秀玲;周小娟;周瑞;路红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14例超声诊断分析

    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表现腹痛、畏寒、发热及黄疸;胆道感染严重者可发展成胆源性肝脓肿和败血症,缓解期可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也可因反复胆道感染而出现肝脏肿大及压痛,终导致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超声对诊断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超声表现为肝门部边界清楚的无回声区,可以显示囊肿的形态大小和分布.

    作者:佟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