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要点

萨仁托亚;杨磊;姜珊珊;王莹莹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足浴, 护理
摘要:通过对本科室2012年来运用中药足浴治疗30例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总结出中药足浴治疗的护理要点,从而使临床在应用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时,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预防意外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肝动脉肝癌栓塞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附64例报告)

    目的 通过对肝癌晚期患者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护理经验的总结,探究护理对治疗前后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导管介入化疗灌注栓塞术,分析肝癌灌注栓塞化疗术前术后护理,总结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对我院64例肝癌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患者进行了并发症统计,手术前后观察护理及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疏导,可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更能增进患者积极治疗的决心.术后的精心护理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心脑血管方面预防和治疗研究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血压血脂普遍偏高,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多发性常见疾病.在医院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中老年人群占了很大比例,由此导致的因病致残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的现象并不少见.笔者从医多年,深知心脑血管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生理上的痛楚和病人家所承受的巨大经济压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比较注意收集有关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一些常识和有效方法,供大家参考.本文客观地提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并列举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新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与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原发性痛经对比治疗效果.方法 将62例原发性痛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伴随症状是否消失等.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71.9%,明显高于对照组54.8%(P<0.05).结论 治疗原发性痛经采用针刺配合超短波优先于一般针灸治疗.

    作者:陈彦;陈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探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7年4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75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采取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实行对症治疗,主要对患者采取肾上腺手术、肾切除手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及肾囊肿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均低于100ml,在手术后1-3天可以下床活动,1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手术后3-7天出院.结论 临床上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方法对泌尿外科疾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改善,而且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长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临床疼痛的治疗评估及护理

    疼痛不仅仅是生理性疾病,而且是心理及社会性疾病.现主要介绍疼痛产生的机制以及目前对疼痛治疗、评估和护理进展.

    作者:翟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静注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静注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120例选择全身麻醉方式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缝合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安慰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3h、12h的芬太尼消耗量及术后VS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芬太尼消耗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静注可使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尧永华;吴文峰;苏凤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关于国内兽用狂犬病疫苗市场的调研研究

    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病死率几乎为100%,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狂犬病的有效的措施.狂犬病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全球每年大约有5.5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99%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我国狂犬病每年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而且近年来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死亡人数连续高居法定传染病榜首.在我国,家养犬是狂犬病的重要传播宿主,85%-95%的人狂犬病病例是由犬咬伤所致,50%-70%的狂犬病病例发生在农村.因此给犬接种疫苗是我国控制狂犬病有效的措施.由于缺少安全有效、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动物狂犬病疫苗,加之群众意识淡薄,我国家犬的免疫覆盖率极低,野生动物更无狂犬病的计划免疫.

    作者:孙宝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士长走动式管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护士长走动式管理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护理部主任每周至少询问20个患者,片区护士长每天至少询问5个患者,病房护士长至少询问5个患者.结果 通过开展护士长走动式管理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减少护理纠纷、护士专业价值得到体现、保障病人安全.结论 护士长走动式管理,及时解决患者问题和护士工作情况,弥补护理管理漏洞,形成护理管理的互动模式.

    作者:李玲;吴瑞明;陈仁华;曾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介菌多糖核酸中苯酚残留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中苯酚的残留量.方法 色谱柱C18ODS柱(250×4.6mm,5μm).流动相:水-甲醇(50:50V/V),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25℃;进样量:10μl.结果 在5μg/ml-25μg/ml间,苯酚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方程为Y=9.2766X-0.3115(r=0.9994),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4μg/ml,且卡介菌多糖核酸中苯酚能得到良好分离,重现性好.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且无污染.

    作者:宋水燕;周华成;王晶;王聪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与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护理风险管理发展的现状,对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重要意义做了详细介绍,其次对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后对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多方面意义做了详述,供读者借鉴.

    作者:李英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炎应用甲硝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就诊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单纯给予阴道塞入甲硝唑片,观察组阴道给药同时再口服甲硝唑片,两组治疗14天后观察比较临床效果、治疗后2个月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4.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4.65%,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16.28%,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1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硝唑具有杀菌、消炎、止痒作用,对局部黏膜改善、营养皮肤功效显著,口服加外用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詹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前牙修复中烤瓷冠粘结前排龈线排龈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前牙修复中烤瓷冠粘结前排龈线排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84颗牙)需行前牙烤瓷冠修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分成2组,均在牙体制备及取印模时采用排龈线排龈,对照组予以直接粘连,而观察组则予以烤瓷冠粘结前排龈线排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对照组1个月发生牙龈变色的为19.5%,发生牙龈炎的为17.1%,发生牙周炎的为2.4%,而对应的观察组则为6.9%、4.6%和0;6个月后发生对照组牙龈变色的为31.7%,发生牙龈炎的为26.8%,发生牙周炎的为9.7%,而对应的观察组则为11.6%、9.3%和0.以上情况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牙修复中运用烤瓷冠粘结前排龈线排龈,可明显降低牙周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邱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35例混合痔PPH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考察PPH手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35例混合痔患者采用PPH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混合痔患者采用传统痔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88.6%患者疼痛可耐受,对照组70%患者疼痛可耐受,观察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肛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9%;对照组1例创口水肿,1例肛门失禁,2例排尿出现困难,并发症发生率13.3%,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且术后患者疼痛耐受度良好,能完整保留肛垫组织,是临床治疗混合痔的理想方法.

    作者:肖海洋;杨萍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护理康复训练对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能力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对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对其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实施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观察组74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护理.分别通过FMA评分法和MBI评分法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FMA评分及MBI评分分别为(61.27±13.15)分和(60.67±11.85)分,对照组分别为(31.12±8.09)分和(41.18±10.22)分,两组患者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提高更为明显.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压氧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提高,应当作为此种患者的常规护理内容进行推广.

    作者:焦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烧伤重病区专科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体会

    目的 为了提高烧伤患者治愈率,提高健康教育落实程度和良好效果,对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探索,提高患者依从性是对治疗及治疗行为遵从的程度[1]从而提高治愈及满意率.方法 由专科责任护士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结论 在目前我国护理队伍整体健康能力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由专科护士个体化健康教育,更有利于健康教育的贯彻实施.体会 由专科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作者:刘咏兰;舒自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社区干预措施对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干预措施对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给予社区干预措施,对照组的5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社区干预措施实施之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干预措施实施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对其进行社区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干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逐渐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工作.

    作者:郦瑜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2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术后远期潜在的严重并发症,若病情进展或处理不当将会因子宫破裂或大出血而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卢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 以2009年7月-2012年1月70例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康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3%、65.7%;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7%;P<0.05,样本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9%;对照组1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8.6%,两组相比,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治疗疗程,提高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李建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肾脏保护作用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均给予氯沙坦口服,4周后复查.结果 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压显著下降(P<0.01),肾功能Cr、BUN比较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4h尿蛋白、MA、IgG、TRF下降显著(P<0.01).结论 氯沙坦不仅可降低血压,且可降低24h尿蛋白、MA、IgG、TRF,在治疗高血压同时对肾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温乃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影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影响其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的相关因素,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关的临床护理.方法 分析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各种病情的影响因素:初诊视力状况、视网膜脱离情况、眼内部的出血状况、眼内容脱失范围、是否有视网膜下的出血情况、黄斑损伤和外伤情况,观察76位患者情况,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临床观察和预后干预,确定临床个性护理方法.分析各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76例患者所涉及到的影响恢复的因素对手术结果和预后护理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 手术之前要进行详细病情了解分析,很多种因素都和对于眼睛的治疗效果都有密切关系,而且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相关的护理观察,及时解决问题,有效提高患者的状态,保证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谭志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