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春霞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白介素II及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2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内注射顺铂及白介素II.结果 约88%患者胸腔积液得到控制,胸痛、胸憋等症状明显缓解,主要副作用为一过性的发热,体温高为38.5℃.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康乐;王一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自发性结肠穿孔是临床中少见的一种严重的急腹症,由于其常发病于老年患者,加之其起病的突发性、术前诊断的不确切性及高病死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注意.我院自2006年8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34例结肠自发性破裂病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4例患者全部为老年病例,年龄自62岁至80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大部分病例合并其他内科基础疾病,其中合并糖尿病6例、肺部感染幷慢性肺功能不全10例、高血压病16例、冠心病5例、陈旧性脑梗塞3例.所有病例无外伤史.34例患者中31例有慢性便秘的病史.34例患者除4例在术前通过下消化道水剂(泛影葡胺)造影确诊以外,其余全部在术中明确诊断.穿孔部位自升结肠至乙状结肠均有发生,以乙状结肠、直肠上段为多;其中盲肠2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23例,直肠上段4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检查排除肿瘤的可能.
作者:万剑;戴伟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是内分泌紊乱导致.之所以难治是因为多种疾病都能使内发泌紊乱,造成胰腺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升高.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随着糖尿病治疗的不断改进,死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已大为减少,患者的生命明显地延长,然而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却明显增高.1 糖尿病肾病的病因1.1 糖代谢紊乱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主要因素.葡萄糖能与蛋白质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生成糖基化终末产物,刺激肾小球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葡萄糖还能在醛糖还原酶作用下,通过多元醇代谢途径转换成山梨醇大量蓄积胞内,致使胞内高渗环境破坏肾细胞.
作者:李淑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TST手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医的28例痔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PPH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TST手术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出血和脱垂症状改善率对比则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TST手术治疗痔病,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明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浅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水平.方法 随机性抽取30例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院接受静脉注射治疗的病人资料,对其浅表静脉留置针操作情况,重点总结临床护理工作的相关措施.结果 围手术期浅表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者的穿刺疼痛,提高了静脉注射的质量.结论 采用静脉留置针可显著改善病人的注射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帮助.
作者:王昕;王健;王丽伟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ICU患者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ICU治疗患者中的16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82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乙组患者80例,采用常规性护理联合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乙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能力等评价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在ICU中进行治疗的患者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能力和护理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适宜广泛应用于ICU中护理干预.
作者:姚磊;刘青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不同科室的患者在治疗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本院1440份治疗病例,对不同科室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科室均普遍存在抗生素的滥用情况,但是内科科室中抗生素滥用情况尤为严重.结论 虽然抗生素的使用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也应该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不必要的使用.
作者:陈淑红;许鹂权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价值,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期间,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入住接受腹腔镜诊断治疗的86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探讨腹腔镜的诊断治疗价值.结果 68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患侧附件切除术,18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患侧卵巢肿瘤剥出术.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实现成功治疗,手术时间平均65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毫升,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7小时,术后平均放置尿管时间为11小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天,没有发现术时和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诊治卵巢肿瘤蒂扭转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良好的治疗方法,应得到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护理要点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本组患者中1例并发肝性脑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0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要兼顾肝病及糖尿病两个方面,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用胰岛素力求剂量准确,用法正确,还要注意饮食控制适当,防止感染,加强健康教育,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湿包形成的原因与控制的措施,减少医院的感染率.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1年1至6月未采取干预有效手段与2011年7月到2012年1月进行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进行比较,全年共进行900个灭菌数量操作.将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为实验组.结果 2011年1月至6月总共形成湿包80个,湿包率是8.89%;采取控制对策之后,湿包个数由80下降到32个,控制率由8.89%降至3.36%.结论 湿包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医疗机构应该规范各医院灭菌的环节,采取正确的灭菌方式、保证灭菌物品包装、装载方法的正确,规范灭菌的各项操作,保证灭菌干燥的时间,减少湿包的形成、保证冷却方法的标准,从而有效降低湿包的形成,提高医院灭菌的效率,避免感染.
作者:谢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血型不合的孕妇产前进行抗体筛选及效价对产后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8年9月-2010年9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夫妻血型不合的O型血孕妇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5例和对照组225例,观察组对孕妇进行IgG抗A或抗B的筛选与效价,对抗体效价≥64的孕妇进行产前治疗;对照组的夫妻血型不合的孕妇不进行产前抗体检测.观察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机率.结果 观察组5例出现新生儿溶血病(1.81%),24h内出现的1例,2-3天出现的2例,>3天出现的2例;对照组19例出现新生儿溶血病(8.83%),24h内出现的3例,2-3天出现的13例,>3天出现的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规则抗体筛选及效价对新生儿溶血病有重要作用,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咏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应了解湿疹的病因,积极治疗控制,并给予适当护理,减少对人体造成的危害[1].方法 笔者通过临床数例患者观察、护理、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控制甚至痊愈.结果 湿疹是一种表皮及真皮浅层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结论 过敏是其主要的原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迁延反复.
作者:王力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深入探讨63例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小儿支气管炎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X线电视胸透及胸部拍片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结果 对63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都做出了比较正确的诊断.结论 X线电视透视及拍片检查结合临床诊断小儿支气管肺炎,可大大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率.
作者:白英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手三里、足三里,行针3分钟后推拿治疗,再取局部常用穴和经验穴留针,起针后以痛点为中心中药处敷,以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等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治疗肩周炎.超短波加中频电、透热中频电、医疗体操等方法治疗,取得不同疗效,现报告如下.结果 参照疗效评定标准本组58例中,全部有效,其中治愈38例,显效20例,治愈率为65.5%,有效率为100%.结论 综合治疗肩周炎确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玉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66例妊娠期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58例,6例患者先进行剖宫产手术分娩之后再进行阑尾手术治疗,52例患者只进行阑尾手术治疗.通过保守治疗的患者有8例患者.并发先兆流产6例,先兆早产3例,胎儿窘迫6例,均为化脓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无孕妇死亡病例.结论 熟悉掌握妊娠各期并发急性阑尾炎的特点,在处理上外科与产科互相配合,尽量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能够降低孕妇和胎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作者:胡小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蔗糖铁治疗孕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0例缺铁性贫血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静脉组采用蔗糖铁静脉滴注治疗,口服组采用硫酸亚铁胶囊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静脉组的各血液检查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口服组(均P<0.01);且前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 通过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孕期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迅速改善了患者的各项血液检查指标,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黄宝娥;王丽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骨桥蛋白(OPN)水平,研究OPN与慢性乙肝的关系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8例健康对照者和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骨桥蛋白水平,观察其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慢性乙肝疾病发展中的意义.结果 所有慢性肝炎组外周血OPN水平均高于正常组,OPN水平随肝脏炎症程度加重而增高,与反映肝脏炎症的生化指标呈正相关,与乙肝病毒的复制无关.结论 测定骨桥蛋白水平变化可评估乙肝患者肝功能状况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对判断乙肝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文平;郑伟强;郝伏龙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观察椎板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原理.方法 将我院近几年来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收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进行椎板开窗术(FD)治疗.结果 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组和椎板开窗术组疗效优良率无显著差别,但是术后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操作出现了明显差别.结论 两种手术方案在-定程度上均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经比较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进行治疗总体上占有优势.
作者:王贺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影像医学是21世纪医学领域中知识更新快的学科之一.随着CT、MRI、介入放射学等的影像技术、影像诊断和影像治疗的相继问世,医学影像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飞速迅猛的发展过程.当今医学影像技术进入了全新的数字影像时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反映和引导着临床医学在诊治以及随诊方面的进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医学发展潮流中的一个热点趋势,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介入放射学的出现,使医学影像学科从单纯的诊断演变为既有诊断又有治疗的双重职能,成为与内外妇儿并列的临床学科.展望未来,医学影像学必将得到更快、更好及更全面的发展,必将会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冯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应用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对接受腰椎内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0例接受腰椎内定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进行术后镇痛.结果 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镇痛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芬太尼与地佐辛联合对接受腰椎内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曾勇;黄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