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玲
目的 探讨不同的呼吸训练方法对老年尘肺病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尘肺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观察组患者给予深慢呼吸缩唇呼气加阻力呼吸器训练,进过训练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改变的情况.结果 经过3个月的训练后,两组患者比较无明差异(P>0.05),经过6个月的训练后,两组患者比较各项指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深慢呼吸缩唇呼气加阻力呼吸器训练的疗效明显优于深慢呼吸缩唇呼气训练,在改善老年尘肺病人肺功能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晓枫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SYQ-系列,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材料,过滤器过滤介质孔径小于等于3.0μm的天津哈娜好医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带配套自用静脉输液针)对静脉输注的化疗药液进行净化处理,减少对局部血管的刺激,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保证化疗顺利进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对100例临床肿瘤化疗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和临床常用的普通输液器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输注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可有效减少输注疼痛和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陈黎黎;王敏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 以2009年7月-2012年1月70例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康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3%、65.7%;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7%;P<0.05,样本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9%;对照组10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8.6%,两组相比,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治疗疗程,提高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李建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56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指导患者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饮食指导、低血糖的防治和胰岛素的使用、心理疏导.结果 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结论 社区护理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
作者:于桂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的误诊漏诊原因,减少结肠癌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的26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结肠癌的诊断治疗经过.结果 病理诊断阑尾:急性单纯性阑尾炎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4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慢性阑尾炎3例.结肠:腺癌22例,黏液腺癌3例,回盲部恶性淋巴瘤1例.肿瘤的部位:回盲部17例,升结肠6例,结肠肝曲2例,横结肠1例.结论 合并急性阑尾炎表现的近端结肠癌,很难与单纯地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常易误诊漏诊.对40岁以上中老年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详细系统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是减少急性阑尾炎合并近端结肠癌误诊漏诊的关键.
作者:周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2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2%,观察组为91.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治疗头痛操作方便、疗效显著.
作者:崔立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中医针灸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总结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4月到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服用西药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的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的患者1例;对照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3例,不良反应表现患者4例,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存在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疾病中医针灸治疗比传统的西药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普遍应用.
作者:高明;岳鸿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孕妇在妊娠期发生高血压的相关因素,降低孕妇在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并提供切实可靠的临床依据和预防措施.方法 现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设为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并取同期来我院就诊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的科学比较与研究找出妊娠期高血压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通常是由多因素所引起的,例如孕妇的年龄,职业,家族史,经济情况,孕前BMI和低血红蛋白等.结论 良好的孕产妇卫生健康教育和生活习惯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能否适龄生育,进行产前检查,适度的运动锻炼和心理疏导都将会影响妊娠期的高血压发病率,所以针对危险因素进行人为的控制可有效的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
作者:吕滇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新生儿黄疸合并胆红素脑病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病例6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预防胆红素脑病的护理干预.而后对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该组患儿的其他合并症的发生率同样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新生黄疸患儿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对并发胆红素脑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作者:王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止差错的对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门诊西药房出现的差错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出现差错204起,差错率为1.76%;分别为药品摆放差错118起,占57.84%;处方书写差错或无法分辨31起,占15.20%;药品摆放差错26起,占12.75%;用法交待不清7起,占3.43%;药品配伍差错22起,占10.78%;其他差错19起,占9.31%.结论 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中绝大部分是人为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西药房各细节的管理,是降低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赵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吸氧、心理、体位等的护理.实验组在应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将两组的复发率及发病率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作者:谌建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下肢骨科患者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舒芬太尼联合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腰硬联合麻醉的62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两组术后均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组在该镇痛基础上另于术毕给予帕瑞昔布钠静脉滴注.结果 观察组术后8h、24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舒芬太尼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上疗效显著,帕瑞昔布钠、舒芬太尼联合用药是一种有效的骨折术后镇痛用药方法.
作者:魏伟;赵天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将我院84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二期吻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期吻合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生活质量优良率及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有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及延长5年生存率.
作者:王耀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应充分重视其对从业人员的实践技能培养,那么积极开展临床医学的实践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临床医学的实践教学对临床医学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做好临床医学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本文将详细论述.
作者:汪小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心脏手术(MICS)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无死亡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2至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均良好恢复.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微创心脏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为稳定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微创、美观、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小等显著的优势,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曾显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育龄妇女放置第四代活性宫腔型宫内节育器(宫喜环)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105例放置宫喜环的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放置爱母牌功能性宫内节育器(爱母环)的育龄妇女10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放置宫内节育环后1月、3个月、6月、12月进行随访,记录二组置环后月经量、腹痛情况、白带情况、有无脱环及带环受孕,因症取出率和续用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置环后1个月、3个、6个月两组没有可比性,在第12个月,二组妇检均正常,观察组月经量增多及腹痛情况较对照组少.观察组仅1例带环受孕者,1例环脱落,3例因病取环,续用率达95.23%,对照组的续用率88.57%.结论 育龄妇女使用宫喜环,较爱母环更为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林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护士礼仪是一种专业文化模式,与护理美学、护理心理学等密切相关,是各种护理学的综合体现,具有护士专业的文化特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对一个人的高评价应该是知书达理,护士作为没有翅膀的天使,更应该容貌、服饰端庄大方,言行举止优雅得体,体现护士的独特韵味和美的风貌.门急诊注射室是通过护理人员的集体协助、为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直接反应医院的精神文明和业务水平,代表医院的文化形象等,为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维持良好的医疗环境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护士礼仪通过护士的言行举止、行为活动、待人接物来体现关于教养理论及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有助于展示护理人员良好教养与精神风貌,从而树立良好的护理形象.
作者:曾江兰;陈文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就糖尿病患者来说,护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10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然后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随访3个月对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含量、餐后2h血糖含量、胰岛素用量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对照组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测、低血糖处理进行评分均较对照组为高.结论 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志刚;张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也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该病起病隐匿、病程长、治疗困难,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并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如何做好老年人的保健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科学合理、充满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防止病情加重,维持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崔梅花;高希玲;王晓冬;鲍晓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两组群体的人格特质及其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16pf对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分别采取个体施测与团体施测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的4项应用预测人格因素得分均未达平均水平,其中,心理健康者的人格因素得分分别为20.23±3.93、20.36±4.05;流浪儿童的紧张性、忧虑性、敏感性、幻想性、敢为性等因素得分较高,流动儿童的忧虑性与紧张性得分较高,两组的聪慧性与独立性得分均较低,流浪儿童的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流动儿童;流浪男生的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流动男生,而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得分显著低于流动男生;流浪女生的敢为性及内外向性得分均显著高于流动女生.结论 流浪儿童与流动儿童的人格并未得到健康发展,流浪儿童较流动儿童更为敏感,两组间,不同性别具有不同的差异表现.
作者:蒋正华;孙楠;黄志勇;杨鹤林;杨健身;徐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