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莹
本文探讨了在诊断心脏病过程中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自然疗法在心脏病治疗中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宋蓓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36例无并发症淋病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治疗效果中药、西药相结合治疗总显效率88.9%,总有效率100%.结论 无并发症淋病多为内蕴湿热、外感邪毒、败精瘀阻、蕴毒于阴而致,治疗宜清利湿热、凉血解毒.
作者:葛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我国肥胖症患病率在逐年增加,肥胖不仅影响人的形体美,使人心理产生自卑感,而且易引起各种疾病,加速人的衰老和死亡,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作者:周凤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于第二产程延长的原因及第二产程延长后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第二产程延长的产妇50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分析.对影响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以及不同分娩方式与其的关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胎位异常、宫缩乏力、脐带异常、阴道异常以及分娩困难等均导致产妇的第二产程延长,而产妇的第二产程延长会导致新生儿出现新生儿窒息.结论 第二产程延长的主要原因为脐带异常、宫缩乏力、胎位异常以及产道异常等,而导致第二产程延长后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升高的原因主要为胎儿窘迫、阴道助产以及脐带异常等.
作者:刘银春;成素芳;杨美球;黄文静;屈洁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腔出血的方法,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78例鼻腔出血的患者进行鼻内窥镜下检查治疗,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结果 治疗后进行电话随访3-6个月,在78例患者中,75例患者为一次性治愈,3例患者经过二次治疗后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 鼻腔出血为耳鼻喉科的常见急诊疾病,结合鼻内镜双极电凝止血法为有效的止血方法,并能减少填塞所致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常规治疗方法加用艾灸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结果 常规治疗方法加用艾灸治疗小儿脑瘫,临床显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艾灸在小儿脑瘫的治疗中起主要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英;喻闽凤;曹祖清;邓吉华;舒毅芳;占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妇科确诊为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且要求保留输卵管患者109例,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随机分成2组,于术中在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注射垂体后叶素组(观察组)55例、未使用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54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卵管保留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对腹腔镜下输卵管手术治疗可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其可降低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朴升日;朴云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宫腔镜治疗黏膜下肌瘤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7月-2012年4月于我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子宫肌瘤或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取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式.结果 患者在接受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和护理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护理人员的严格护理下,对患者采取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良好,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帮助其顺利完成手术和早日康复,适合各大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胡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护理要点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本组患者中1例并发肝性脑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10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要兼顾肝病及糖尿病两个方面,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用胰岛素力求剂量准确,用法正确,还要注意饮食控制适当,防止感染,加强健康教育,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吴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400件中等污染程度的金属类器械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中的200件器械先在含氯的消毒液中浸泡,之后采用多酶清洗剂人工浸泡清洗.对照组中的200件器械常规在含氯的消毒液中浸泡进行人工清洗.清洗完成后对两组器械随机抽样调查器械残留污染和洁净度的情况.结果 加用多酶清洗剂进行清洗的器械其洁净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整体清洗效果好于对照租.结论 供应室内使用加酶清洗剂对器械的清洗效果更加理想,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陈良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静注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120例选择全身麻醉方式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缝合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安慰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术后3h、12h的芬太尼消耗量及术后VS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芬太尼消耗量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静注可使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尧永华;吴文峰;苏凤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口覆盖义齿改良修复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从而寻找全口覆盖义齿的佳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3月临床上认为有残根残冠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的3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改良组行全口覆盖义齿改良修复技术,对照组行常规的义齿修复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1年后、3年后牙槽嵴的吸收程度.结果 改良修复组牙槽嵴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口覆盖义齿改良修复法优于传统的义齿修复,其牙槽嵴吸收情况明显较好,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郑显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护理风险管理发展的现状,对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重要意义做了详细介绍,其次对护理风险管理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后对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多方面意义做了详述,供读者借鉴.
作者:李英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对PSA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色谱学和光谱学方法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PSA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Ⅰ)、苯甲酸(benzoic acid,Ⅱ)、芍药苷(paeoniflorin,Ⅲ)、没食子酰基氧化芍药苷(galloyl-oxypaeoniflorin,Ⅳ)、芍药内酯苷(albiflorin,Ⅴ).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PSA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作者:周冰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0-3岁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情况,找出婴幼儿发育落后的原因,指导家长如何合理、科学地在生活中纠正、改善和提高.方法 收集2012年儿保门诊0-3岁儿童1033例采用0-6岁儿童心理发育量表进行筛查.结果 加强婴幼儿语言、运动功能训练,提高认知和社会的交往能力培养,才能提高婴幼儿的大脑发育.
作者:梁俊英;王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根据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给予中药汤剂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6.29%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95%,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3%少于对照组的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扶正祛邪,多机制协同作用,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为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总结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的护理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38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外固定支架治疗后实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结果 38例患者均达骨折愈合标准,平均时间6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功能活动良好.结论 细致而全面的骨伤科护理对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外固定支架治疗后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患肢功能.
作者:蔡美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锌剂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5月-2012年1月我院儿科治疗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即分成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锌剂与叶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3.1%;观察组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锌剂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健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治疗71例,按ADL分级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16例,Ⅳ级29例,死亡3例.结论 小骨窗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洪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统计造成初筛错血型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方法 对本地区2011年144份初筛错血型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原因分析.结果 B抗原漏检占到36.81%,B抗原污染占到24.31%,成为初筛错血型的主要原因.结论 B抗原特异性凝集较A抗原弱,易漏检,血型鉴定时可增加抗B试剂量,延长混匀时间;针对吖啶黄染料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现象,要进一步提高对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凝集的判断.
作者:冯娟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