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良先
目的:观察润肠汤配合耳针及腹部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采用润肠汤配合耳针及腹部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56例,疗程3个月.结果:本组56例,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9%.结论:中药配合耳针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稳定,无副作用.
作者:王翠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脑梗死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提高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至关重要.针药结合治疗方法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在脑梗死急性期、恢复及后遗症期临床研究中均表明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研究亦有新发现.针药结合治疗方法具有协同增效效果.
作者:朱庆;倪光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静点阿奇霉素及加替沙星,阴道给予土霉素或四环素上药.连用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治愈22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7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疗效满意.
作者:李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语言不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针刺并口服醒脑再造胶囊,治疗中风语言不利50例.疗程30日.结果:痊愈7例,好转3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醒脑再造胶囊配合针灸治疗中风病语言不利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赵瑞华;张晋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聂某某,女,66岁,2009年4月21日初诊.1 年前患者无意间发现右手无名指远端指间关节背侧有一绿豆大小的半透明水疱样囊肿,质地较硬,推之不移,无明显不适.半年前,囊肿渐大,有触痛,指关节活动受限.遂至当地医院就诊,给予激光烧灼术治疗(具体不详),病理报告示滑膜囊肿,术后复发.5月前,患者再次于该院行激光烧灼治疗.3月前再次复发至玉米粒大小,曾用紫金锭外敷无效.
作者:黄丽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009年4月至11月,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走罐方法治疗腰肌劳损42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病例均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患者,男24例,女18例;年龄小23岁,大67岁,平均52岁;病程为2周~12年.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作者:李琰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它肠液混合,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从而产生的胃黏膜的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主要为手术后幽门缺失,以及幽门功能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等.笔者以疏肝利胆、降逆和胃为主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举例如下.
作者:赵宏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笔者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48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48例本病患者,其中男18例,女30例;年龄56~78岁;病程短1个月,长20年.多数曾经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梁永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3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夹脊穴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静滴治疗,14天为1疗程.结果:3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3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结论: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消除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
作者:胡良先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以青春期女性尤为多见,严重者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本病往往在月经初潮后一段时间建立起正常周期不久即发生,此种痛经经检查显示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临床上称为原发性痛经或功能性痛经,多数不影响婚后生育.
作者:郑俊华;刘莹莹;付雨;曹俊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糖尿病(DM)是中老年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又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2009年9月至11月,运用针药结合治疗DPN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旭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法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便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西沙必利治疗.服药20天后观察治疗效果及其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治愈24例,好转22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中治愈12例,好转24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中药升清降浊法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疗效较好.
作者:姚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自1958年Kassander首次提出糖尿病胃轻瘫(DGP)概念以来,DGP患者的数量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而增多,大约50%以上糖尿病患者伴有DGP[1],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血糖波动,并且加速病情恶化.目前,西医主要以红霉素以及西沙必利、莫沙必利、吗丁啉等具促胃动力作用的药物治疗,但临床存在疗效较低、停药易复发且具有一定副作用等缺陷.近年来,中医药对DGP的研究和治疗上已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综述如下.
作者:胡方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采用下瘀血汤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孕三烯酮胶囊.3个月1疗程,用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下瘀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与孕三烯酮相当.
作者:侯志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该症患者450例,采用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每日1次,1周为1疗程,治疗1~2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87例,好转63例,总有效率为100%(95%CI=98.7%~100%).结论:定点旋扳复位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张国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防风祛痹丸是依据名中医临床经验方研制的中药制剂,对痛风有较好疗效.笔者采用防风祛痹丸治疗慢性期痛风(痰瘀痹阻兼气血两虚证)24例,观察其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乔夕;刘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针灸治疗腰椎闻盘突出症的机理研究表明,与局部神经根压迫的缓解作用、对化学神经炎的影响、提高痛阈、调整血供障碍、调节自身免疫、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等有关.近10年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有一定进展,但仍在在不足,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提高实验研究的水平.
作者:许国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该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予安神解郁汤,对照组口服5-氟西丁.4周为1个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95%CI=79.3%~98.4%);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95%CI=53.5%~83.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340 1,P=0.000 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显著降低SDS、HAMD积分(P<0.01).结论:安神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优于5-氟西丁,其收益为OR=0.19(95%CI=0.05~0.74),NNT=4(95%CI=2.5~18.6).
作者:侯光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风病急性期,痰浊内闭是其主要病机,腑实不通是加重的重要条件,瘀毒互结是神昏关键所在.结合临床实践体会,提出涤痰泻浊,开闭解郁;通腑急下,祛邪安神;祛瘀逐毒,开窍醒神的治疗思路.实践证明,将通腑法贯穿在各个治疗环节中,可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牛豫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汪新象(1922-),1939年跟师学习中医,1945年开德仁堂悬壶济世,1959年任四川泸州医学专科学校中医教研组组长,1978年任泸州医学院中医系副主任、主任,1983年晋升副教授,1987年晋升中医内科教授.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7年评为泸州市十大名中医.汪新象教授在6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针对结石患者正气不足,导致湿热下注而成尿路结石的病机,采用攻补兼施法,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用五淋汤加味治疗每收良效,其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汪世强;赵尔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