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36例消化性溃疡症状学聚类研究

李毅;张小萍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聚类分析, 症状学, 证候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症状组合规律和证候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应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大样本病例的症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采用聚类分析研究,得出消化性溃疡基本中医证候为五类: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胃热炽盛证、胃阴亏虚证.结论:聚类结果与Pu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基本相符.聚类分析统计方法对症状组合规律、证候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确定性意义.
山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周玉麟老中医治疗中风验案1则

    誉为常州现代中西医结合界之泰斗,早年从师于孟河医派传人、上海名医俞同芳,悬壶60余载,匠心独运,学宗<内经>、<难经>、仲景、金元四大家及孟河医派、温病诸家,勤励精专,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学验俱丰,师古而不泥古,在遣方用药上颇具独到之处.现将其医案中记载的治疗中风验案1则介绍如下.

    作者:单德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尔肾康对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系膜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尔肾康对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系膜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Wistar大鼠,采用阿霉素慢性肾病模型,分别用强的松和中药合强的松进行治疗,并设对照组,连续给药12周,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及血、尿TNF-α,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中药合激素组24 h尿蛋白定量呈明显低值,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激素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中药合激素组明显降低大鼠血、尿TNF-α浓度,与激素组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中药合激素组同激素组比较有显著升高白蛋白作用(P<0.05);病理切片发现,中药合激素组与模型组、激素组比较,肾小球轮廓清晰,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不明显,肾小管内未见有蛋白管型.结论:尔肾康有明显抑制系膜增殖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白蛋白的合成,减少白蛋白在肾小管处的分解,抑制TNF-α的分泌.

    作者:王海生;张亚荣;刁娟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10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4例停止母乳喂养加用退黄颗粒口服;对照组96例单纯停母乳喂养治疗3天.结果:治疗组显效85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19%(95%CI=91.08%~99.30%);对照组显效46例,有效2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78.13%(95%CI=69.86%~86.4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4.319 9,P<0.000 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优于单纯停母乳喂养方法,其收益为OR=0.18(95%CI=0.07~0.50),NNT=6(95%CI=3.79~12.92).

    作者:王海红;罗世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该病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予奥美拉唑胶囊并用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应用西药,1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51例中治愈3例,显效17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8%(95%CI=86.1%~99.5%);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8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0%(95%CI=58.7%~86.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853 4,P=0.003 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其收益为OR=0.11(95%CI=0.02~0.52),NNT-4(95%CI=2.6~11.0).

    作者:李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相关问题及路径探讨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主要源于现代制剂工艺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由于相关基础研究薄弱,以及与传统中医药理论尚未有机融合,因而,在应用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此,提出了尊重传统、允许探索、拓宽思路、因药制宜、寻找支撑、形成体系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建议.

    作者:李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毫针配火针治疗痛经

    2005年3月至2009年5月,笔者应用毫针配火针治疗该病患者2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7例患者中,年龄小15岁,大43岁;病程短2年,长20年.

    作者:李桂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甲型H1N1流感诊疗须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针药并施治疗偏头痛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头痛速愈汤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偏头痛56例,6天为1疗程.结果:痊愈45例(80.3%),显效8例(14.3%),有效2例(3.6%),无效1例(1.8%),总有效率98.2%.结论:中药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曹建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消疹止痒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7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疹止痒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予消疹止痒胶囊;对照组70例用西替利嗪.结果:治疗组痊愈46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29%(95%CI=85.64%~98.39%).对照组痊愈29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7.14%(95%CI=65.01%~85.9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219 6,P=0.001 9),差异显著;且治疗组痊愈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X2=17.377 3,P<0.01).结论:消疹止痒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优于西替利嗪,其收益为OR=0.20(95%CI=0.06~0.65),NNT=6(95%CI=3.48~17.89).

    作者:寇琼;牛兴东;马宝林;莎玫;李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消痤汤治疗面部痤疮

    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笔者采用消痤汤治疗面部痤疮3加例,与用四环素治疗265例作对照,报道如下.

    作者:胡建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三七中三七素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三七中水溶性成分三七素的提取分离方法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超声提取三七素的粗品,然后经过醇沉、凝胶柱过滤和离子交换树脂的纯化,得到三七素单体,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三七素单体能够很好地被分离出来,含量为92.41%.结论:运用多种柱层析结合的方法能够成功地分离到纯度较高的三七素单体.

    作者:张玉萍;余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焦天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举隅

    焦天才系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中医骨伤科的临床和教学工作,善于灵活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对骨伤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焦天才老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对痛风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肺肠同治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肺肠同治法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只采用抗茵消炎,化痰解痉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在如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凯时等改善肠道缺血及保持肠道通畅.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t=-7.797 4,P<0.05);PO2明显提高(t=2.574 4,P<0.05);PCO2明显降低(t=-3.288 7,P<0.01).结论:肺肠同治法能更好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症状,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作者:张照健;李志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调任通督针法对脑梗塞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探讨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恢复期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应用诱发电位分析脑梗塞针刺治疗前后BAEP Ⅰ波、Ⅲ波和Ⅴ波潜伏期(PL)、Ⅰ~Ⅲ和Ⅲ~Ⅴ峰间潜伏期(IP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BAEPⅢ波和Ⅴ波潜伏期、~Ⅲ和Ⅲ~Ⅴ峰间潜伏期分别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法能改善脑梗塞患者脑千听觉传导功能.

    作者:罗文舒;饶晓丹;于海波;吴永刚;杨卓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上呼吸道感染治验1例

    上呼吸道感染是细菌或病毒局限于鼻腔或咽喉部的感染.其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约占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半数以上.该病一般病势较轻,病程较短,预后好.但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可继发支气管炎,甚至肾炎、风湿病等,还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作者:魏凤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大蒜水保留灌肠在婴幼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婴幼儿腹泻,西医包括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常用抗生素、补液治疗,有时疗效多不理想,如非感染性腹泻则无效,还可引起菌群失调,久治不愈.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笔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征得医生同意,应用大蒜水保留灌肠,收到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高瑞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降纤溶栓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降纤溶栓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常规法.结果:5种检测茵的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的检查符合要求.结论:用常规法即可进行该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可行性强,能达到检测目的.

    作者:段秀俊;裴妙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针刺太溪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症50例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太溪穴为主配合常规取穴,对照组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1~3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95%CI=85.5%~100.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95%CI=29.3%~76.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5.335 5,P=0O.000 0),差异显著.结论:针刺太溪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取穴针刺,其收益为OR=0.02(95%CI=0.00~0.19),NNT=2(95%CI=1.64~3.92).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心衰45例患者与单纯西医治疗45例作对照,比较临床疗效、BNP、LVEF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1%(95%CI=82.32%~99.4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2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8.89%(95%CI=55.36%~82.4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044 1,P=0.041 0),差异显著;且治疗组BN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LVEF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西药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收益为OR=0.22(95%CI=0.06~0.72),NNT=5(95%CI=2.58~17.57).

    作者:沈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舒血宁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血管性痴呆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治疗组予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用香丹注射液治疗.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治疗前后患者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MMSE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ADL参数有明显减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ADL参数有明显减低(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明显改善患者智能障碍和生活能力,疗效优于香丹注射液.

    作者:党娟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