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梁健芬从肾虚血瘀论治阿尔茨海默病

覃翠;杨波;梁健芬

关键词:梁健芬, 阿尔茨海默病, 肾虚血瘀, 名医经验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渐进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变性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和精神行为症状.梁健芬老师长期从事中医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对阿尔茨海默病有较深的研究,临床上从肾虚血瘀论治本病颇有心得.笔者有幸师从梁健芬老师,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山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按摩等综合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为主,配合按摩及经络电冲击疗法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结果:痊愈33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针刺配合按摩、经络电冲击疗法综合治疗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较好.

    作者:贾跃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口服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养肝祛痰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养肝祛痰汤煎液口服,早晚各服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疗程4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为90.63%和75.00%.经SPSS检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改善有明显效果,且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口服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作者:龚洪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疏血通注射液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两组均予脑梗死急性期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氯吡格雷75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氯吡格雷75 mg口服,疏血通10 mL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15天.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8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2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稠度,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王塑华;高美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补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汤治疗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补气活血汤,对照组用长效消心痛与肠溶阿斯匹林,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显效24例,改善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61%(95%CI=74.80%~94.42%);对照组显效12例,改善1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56.25%(95%CI=42.22%~70.4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8712,P=0.0063),有显著性差异;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参数亦有明显差异.结论:补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长效消心痛与肠溶阿斯匹林,其临床症状收益为OR=0.23(95%CI=0.09~0.60),NNT=4(95%CI=2.17~9.46);可改善心电图ST-T改变,降低血液黏度.

    作者:李存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情志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关系探讨

    中医情志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从中医情志理论入手,结合有关文献,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廉洁;苏娟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廉玉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廉玉麟采用芒针与毫针配合,配合刺络拔罐、神灯照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云晓;赵红;廉玉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护理观察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各种因素,很多患者发现肿瘤时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放、化疗成为治疗晚期肿瘤的重要手段.康莱特配合放、化疗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具有抗恶病质和止痛作用.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康莱特,进行护理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肝康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肝康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9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肝康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和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间疗效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并发症及药物副作用.

    作者:梁芳;李长秦;李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补益肝肾法结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24例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与单纯西医治疗2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24例,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3%.对照组24例,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5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益肝肾法结合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董静;闫咏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阴黄的辨治体会

    黄疸分阳黄和阴黄,阴黄治疗时应明确其病因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把握传变规律,谨守肝郁血瘀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用药主次分明,寒温并施;处方遣药贵在轻平,时刻注意扶护正气,守方缓图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冯德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黄芪临床应用验案3则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补气散瘀之功,临床应用甚广,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气药之一,根据不同的用途,黄芪用量不一,效果各异,现结合病例谈谈心得.

    作者:李东芳;牛立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血塞通软胶囊配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与中药足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0例用甲钴胺口服.治疗组30例口服血塞通软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中药复方煎液沐足,每日2次,每次30 min.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法疗效显著,经济简便.

    作者:成意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24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1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对照组仅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3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47例,显效51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34例,好转4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0.479,P<0.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较好.

    作者:张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归芍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归芍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10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均给予归芍汤加减治疗.结果:100眼中,治愈54眼,好转39眼,无效7眼,总有效率93.0%.疗程长1年,短2个月.结论:归芍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满意.

    作者:兰彩萍;马素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浅谈中医实习生急救能力的培养

    中医学生的毕业实习是整个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医急诊临床教学角度看,中医本科5年制学生毕业实习期临床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急危重症的抢救能力、中西医结合的救治能力等普遍不足.在临床教学中,如何理解中医急诊的意义,引导中医实习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巩固和强化,掌握常见急诊的急救与基本技术基础上,熟悉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程序及原则,是中医急诊临床对中医实习生急救能力培养的重要课题.

    作者:韩清益;曹雪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川芎嗪丹参交替离子导入治疗眼底出血后期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交替使用眼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治疗眼底出血后期病证的疗效.方法:采用DY-LDY3型直流电离子导入仪局部使用川芎嗪、丹参药物交替离子导入法,对门诊眼底出血病变处于气滞血瘀证型患者43例(58眼)治疗,与单纯使用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法的对照组40例(54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19眼(32.80%);有效34眼(58.62%),无效6例(10.34%),总有效率89.66%;时照组显效11眼(20.37%);有效26眼(48.15%),无效17例(31.48%),总有效率68.52%;治疗时间:治疗组平均5.4天,时照组平均7.6天.结论:川芎嗪、丹参交替电离子导入,可显著增强视网膜血管对眼底瘀血的吸收与代谢,缩短眼底视功能恢复的时间.

    作者:王荣荣;沈爱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谢萍运用四物汤治疗月经病经验

    谢萍教授师承全国名老中医杨家林教授,从医20余载,中医妇科临床经验丰富.善于运用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秦银花;许宁;杨张婧;胡明英;李钰;谢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2例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口服加味玉屏风散;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牛磺酸颗粒、氨溴索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经检验,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明显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加快炎症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王学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消炎止痛膏临床应用

    1 组成及制作方法本制剂是我院的传统用药,药物组成:甲组:参三七、乳香、没药、银花炭、煅石膏;乙组:黄芩、黄柏、大黄、五倍子、蜡、麻油.制作:将甲组药材粉碎,过100目筛,混匀.将乙组黄芩、黄柏、大黄、五倍子投入麻油中浸润数小时,用中火将麻油烧沸改文火炸至大黄成焦褐色,去药渣加入蜡熔融,稍冷加入甲组药粉,轻轻搅拌至冷却即得.成品呈灰黑色油膏,色泽一致,软硬适中.

    作者:黄锦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阳明病因证辨析

    张仲景著<伤寒论>奠定了辩证施治的基础.<伤寒论>179条概括了阳明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表现.结合有关文献,分析了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的成因以及证候表现.

    作者:侯鸿燕;李金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山西中医杂志

山西中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中医药学会 山西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