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疗效.方法:选诊断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38例,口服非淋清汤治疗,7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并与美满霉素治疗160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中痊愈2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中痊愈103例,有效28例,无效29例,总有效率为81.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游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股骨(下段)、髌骨、胫骨(上段)等骨折术后,特别是膝关节的关节内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运用活血接骨汤中药热敷及CPM机辅助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帮助.方法:将51例近膝关节或关节内骨折术后早期行中药热敷及CPM机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51例全部有效,有效率100%.结论:近膝关节或关节内骨折术后早期中药热敷并配合CPM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可减少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程宗敏;杨骏;林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笔者应用活血调经法治疗女性皮肤病取得一定效果,兹将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兴明;邵占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癌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癌症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但对于那些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癌症患者,或由于癌症生长部位特殊而无法手术者,或年老体弱不耐手术及化疗者,仍缺乏良好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癌症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现将笔者体会简介于下.
作者:郝现军;王冠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腹型癫痫属植物神经性癫痫范畴,多见于儿童,临床以发作性剧烈腹痛为主要表现,同时,具有突发性、反复性、自解性等痫证发病的一般特点,由于该病病因复杂,发作突然,反复无常,且病程较长,严重危害患儿的身心健康,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对癫痫病的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志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周围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施治整体综合治疗与调护是这类疾病的佳治疗方法,其中外治法的效果不容忽视.现将笔者多年来应用外治法的体会简述于下.
作者:齐洪珍;张学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有效方法.方法:96例遗尿症患儿全部采用针剌气海、关元、膀胱俞、足三里等穴治疗,结合耳穴贴压肾、膀胱、神门等处.结果:临床治愈63例,好转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8%.结论:用电针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小儿遗尿症具有温补肾阳、补益脾肺的作用,且疗效确切.
作者:刘振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颅脑CT检查诊断为血管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对照组60例单纯用胞二磷胆碱治疗,两组均治疗60天.结果:治疗组中临床治愈14例,显效28例,有效18例,全部有效.对照组中临床治愈6例,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7.92,P<0.01).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口服,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症状.
作者:陈莲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采用复方香附贴剂穴位外敷加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芬;于建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塞通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神经细胞的影响机理,特别是血塞通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末端标记法,测定血塞通干预后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血塞通能明显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降低凋亡神经细胞积分光密度,减轻病理损害.结论:血塞通可显著抑制由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一定程度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蒋祁桂;刘赛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局部穴位埋入肠线的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85例,每次选穴5~10个,15天1次,3次1个疗程,用2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28例,显效37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12%.结论: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可抑制患者食欲和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的分解,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郭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玻璃体混浊为较常见的眼科疾患,因局部炎症、衰老或是由于高度近视、某些视网膜病变、某些全身疾病、异物损伤或手术等等使玻璃体的透明凝胶状结构发生凝缩、液化、脱离以及出血等改变,从而出现颜色深浅不等、形态大小不一、不透明或欠透明的漂浮物,轻者眼前有不洁物混淆视线,重者影响视力n].2003年2月至2006年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玻璃体混浊15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更年益肾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5例符合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以自拟更年益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7例,以更年安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变状况和治疗前后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等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7例,好转5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65%,对照组治愈1例,好转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08%.两组比效差异显著(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E2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更年益肾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有提高E2水平的作用.
作者:解春湘;解宁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超短波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性关节炎患者200例,采用推拿加超短波治疗.结果:治愈80例,好转10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推拿配合超短波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作者:刘新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未病先防,是理想、积极的措施.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早期诊治就要求病者勿讳疾忌医,医者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传变途径,才能防微杜渐有效地治疗,而临床的要点就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作者:高玉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今存本《御药院方》由元代许国祯等人修订编辑而成,其采用的底本为金代《御药院方》,成书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中医大辞典》、《三百种医籍录》均误为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该书明清后已在国内失传,而后经朝鲜流入日本,再从日本回归中国,现存本为日本千贺芳久于宽政戊午(1798年)仿刻朝鲜癸巳刊本.是书为研究金元宫廷医方重要的资料,从中可了解当时医方的发展概貌,更能体现金元医学的成就与贡献.
作者:周益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的生理反应.这些情志变化过度时,可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活动失调而产生疾病.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精神情志的正常与否与健康有很大关系.
作者:张改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研究硝菔通结口服液对便秘大鼠肠组织中SP、VIP含量影响的实验,阐明硝菔通结口服液治疗便秘的机理.方法:将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组,造模,除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外,其它各组给药治疗12天,取大鼠肠组织检测SP、VIP含量的变化.结果:硝菔通结口服液大、小剂量组对模型大鼠肠组织中SP、VIP含量的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硝菔通结口服液大、小剂量组均有治疗便秘的作用.
作者:赵子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米逸颖主任医师是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医数十年,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赵展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祛湿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祛湿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1个疗程30天,可用1~4个疗程.结果:治愈24例,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5%.结论:祛湿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
作者:李立凯 刊期: 2007年第01期